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武汉市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32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利用汉森模型,对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动进程分三个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个时段内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动存在着显著差别,剖析了武汉市近32年来人口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取"五普"、"六普"人口数据,对近10年来杭州城市人口空间变动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近郊区通勤人口的交通出行调查,界定杭州都市区空间范围及其未来生长空间。研究发现,上轮总体规划确定的"一主三副六组团"格局,已成为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格局。同时,提出"一主六片区"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利于形成新时期杭州大都市多中心的空间形态,构建不同空间尺度的多中心体系,以引导城镇化人口合理集聚和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并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对中、美大都市区人口空间演变及其所引发的城郊冲突进行了总结。二战以来的人口郊区化浪潮导致美国大都市区城郊之间出现政治、经济冲突,并出现社会空间失衡等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若干大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人口郊区化趋势,并在郊区引发了弱势群体集聚、财政压力增大、社会管理面临新挑战、产业定位与劳动力素质不匹配等问题。同时,本文重点对比分析了中美大都市区人口郊区化动力机制、人口空间演变引发的城郊经济社会变动、大都市城郊冲突治理背景。研究表明,应该反思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的指导理念,为发挥先进治国理念对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的指导作用,政府必须要积极作为,提出各类相关制度改革措施,确保各利益群体参与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调整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上海人口郊区化与新城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踪研究2000-2010年期间上海人口郊区化态势,以及嘉定、松江、青浦、南桥、临港等5个郊区新城的人口集聚状况,发现上海人口分布变动模式既有延续性也有新变化。具体而言,单中心扩张的基本模式仍未被打破,但城、郊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缩小,多中心城市结构初露端倪;外来人口郊区化仍然比户籍人口郊区化走得更快、更远,但随着核心城服务业发展,外来人口重新集聚,使得外来人口分布出现"环间塌陷"现象;规划重点发展的新城人口增长势头仍不突出,以城区为核心的多层次、组团式、紧凑式的合理城市空间体系还有待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5.
杭州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杭州城市工业郊区化从工业郊区化的力度到动力机制 ,在 1980年代和 1990年代均存在较大区别。工业郊区化有效地推动了杭州城市工业地域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演化。城市污染工业发展的两难处境、二次搬迁与多次搬迁、区内搬迁与领导干预、近域搬迁与分散搬迁等均是杭州城市工业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杭州工业的郊区化 ,必须从政府宏观调控、经济保障、规划的空间引导以及综合发展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才能确保其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口郊区化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城郊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同时不同客运模式也支撑着不同的城市形态和用地布局.在分析国外人口郊区化背景下的城郊客运发展模式基础上,对我国大城市人口郊区化及其客运交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谢守红  宁越敏 《城市规划》2003,27(11):24-29,38
利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对广州市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变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自 1 980年代以来 ,广州一直处于城市化和郊区化并存的阶段 :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使都市区的总人口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从 1 990年代起中心城区的人口出现较明显的郊区化。这一现象是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空间表现 ,体现了转型时期中国都市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6,(11)
人口空间重构是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方面,是从"人口空间"视角解读城市并探讨其规划响应的重要抓手。文章以武汉作为实证研究地区,首先利用人口普查数据,从"区域空间联系"和"城市内部结构"两个层面,跟踪研究了武汉的人口空间重构特征,并探讨了其规划意义和应对策略。研究发现,近年来武汉对外省人口的吸引力有所提升,但上游城市对武汉户籍人口的吸引作用明显,流往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具备良好的区域合作基础。武汉在20世纪90年代所出现的很多人口分布变化"异常"现象都得到了缓解,尤其是老城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远城区在集聚人口尤其是外来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人口增长的重点空间正向外推移,城市向"远域郊区化"方向发展。其次,对武汉人口空间重构的规划意义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若干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引入住房属性变量研究苏州社会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社会区研究与苏州城市规划的关系。空间统计结果表明,苏州社会区的主因子包括非劳动年龄人口、知识分子、外来人口、定居就业人口和居住条件,社会区类型包括本地就业人口集聚区、外来人口集聚区、居住较为宽敞的城市郊区、知识分子集聚区和非劳动年龄人口集聚区。其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和定居就业人口因子反映了老龄化社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对苏州城市社会空间的最新影响。论文总结了苏州社会区的形成机制,以期对苏州城市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发展自规划初期就对郊区空间予以重视,其关注点随着历史背景的不断深化,经历了从理想模型到以工业为基础,再到以重点城镇和试点城镇为基础,最后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发展历程。基于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人口密度的焦点统计方式获取可视的宏观核心结构,以此判读上海的郊区人口集聚的空间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其内涵和分类,以解析上海郊区空间形态的主要特征和所处阶段。从人口集聚的角度看,上海的中心城区仍有强大的吸引力,但郊区的人口集聚和多中心化是必然趋势。经过几十年发展,上海的郊区已形成多个人口集聚点,但仍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与规划布局略存差异。通过郊区的集聚强度和空间属性,能够将郊区空间分为几个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空间导向。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交通导向的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探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管驰明  崔功豪 《城市规划》2003,27(10):39-43
基于对城市交通应融入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的认识 ,通过借鉴国外大都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经验 ,指出中国大都市面临着小汽车浪潮和快速城市化的冲击 ,城市土地市场正在形成 ,城市交通亟待寻找主流运输方式的背景 ,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 ,认为中国大都市必须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运输体系 ,而实现这种运输体系必须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以CBD为中心、沿着放射状的公共交通线站点为次中心的、疏密相间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2.
胡敏 《现代城市研究》2007,22(11):34-39
通过对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轨道交通线路的综合研究,对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进行总结与概括。着重从居住空间的转移、商业空间的变化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进而从宏观上分析轨道交通在影响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对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国内研究阶段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本文尝试从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和规划设计学等几个视角分别概括和归纳国内外城市研究者的相关成果,为在连续的时空背景下全面综合地认识城市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提供必要的理论联系。同时,在基本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城市空间扩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后,笔者阐述了对城市规划学科自身研究任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杨俊宴 《城市规划》2019,43(4):63-69,92
空间问题是城乡规划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在规划实践快速增加和学科外延快速拓展的同时,对空间本体的研究,尤其是对空间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基于国际典型城市街坊的空间形态比较研究,从空间的特征属性入手,阐述影响城市街坊空间形态的内在机制,依托自上而下的空间逻辑提出空间削切设计法,兼顾了土地经济性和空间功能美学需求,进而建构城市街坊空间设计的具体步骤:守边、退角、掏中、划场、定高、分裙,将其推进到可操作的层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案例详细解析空间削切法在城市设计中的理性特征和应变方式。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的多样和动态性使城市的空间生长在不确定中不断寻找平衡点,遗传算法思想正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这种城市空间增长的动态性理念。通过对空间增长适宜度的量化研究,试图找出通过遗传算法量化计算获得不同发展目标下的多种城市空间增长方案的方法和策略,并对该方法面临的实际问题及改进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城市病"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城市空间系统阐述,指出:对于中国大城市的建成区和半建成区,需要确立"空间组织优化"的规划主题。在此主题下,论述了出行尺度、出行方式和组织层次等三个空间组织方面的优化内容;提出,大城市空间规划需要基于交通行为选择调查,遵循一种"渐进式"的规划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陆致 《福建建筑》2002,(3):22-24
在世纪转折的今天 ,城市居住综合体作为城市住宅的一种 ,在改变着城市面貌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居住综合体这一特殊的居住建筑模式 ,进而对城市居住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认识的回顾与展望 ,指出城市需要更加开放、复杂、连续的空间结构。文章还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 ,特别是住宅建设对其的影响作了分析 ,认为城市居住综合体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大有可为 ,而这也正是城市居住综合体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合理性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城市空间增长出现高速低效、整体结构失衡、整体容量控制失效的问题,城市增长边界作为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本文立足于城市增长边界在我国的规划实践,结合典型发达国家对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分析,试追溯城市增长边界基本内涵,对城市增长边界与我国现有空间管制工具——"三区四线"、"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城市开发边界"的关系进行辨析。提出我国城市增长边界应具有双重内涵——基于区域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原则,体现"底线"思维和城市最终远景规模特征的"永久性"城市增长边界,和基于"分期规划"的理念,体现城市阶段性发展特征的、保证过程紧凑的"阶段性"城市增长边界。最终通过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需要结合切实有效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政策,从而实现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平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郑州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1906-195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历史发现,晚清民国时期,京汉、陇海两铁路的建造,不仅决定了近代以来郑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而且还带动郑州的商业迅猛发展,致使其城市空间结构在缺失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自发的发生本质性变动。建国初,为了合理分布工业生产的区位,城市规划则成为影响构建郑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最重要因子。两个时期,因主导城市建设的力量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特征也截然相反,前者杂乱无序,后者规则严整。今天郑州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亦与其在早期发展中所形成的这种特殊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杨俊宴  马奔 《城市规划》2019,43(9):95-106
城市空间的不均衡发展导致阴影区现象,这种现象包含了人群活动聚散、物质空间形态变化、服务业态布局在城市地理上的投影,并在形态特征、空间模式和内在机制上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在城市全域三维街坊建筑、人群活动手机信令、业态POI等多源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以上海为实证样本,从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界定入手,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用地结构、人群聚散变化、业态机构分布等进行量化分析,以解释阴影区的各项特征规律,分析城市阴影区的特征指标以及与城市土地价值、空间形态布局的关系,据此可探析城市阴影区的空间深层次规律,进而探讨城市空间要素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叠合机制,阐明城市阴影区形成与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