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主要成本增量构成出发,实例分析广西南宁裕丰·英伦绿色建筑住宅小区项目通过优化设计控制建造增量,以低建造成本增量实现理想状态下低建筑运行能耗的目的,在保证良好的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资源及能源消耗量,实现绿色建筑成本增量的短期回收.  相似文献   

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过被动式设计策略、高性能的围护结构和高效的设备体系降低其使用阶段能耗。零能耗建筑在此基础上,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进一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这两类节能建筑的材料和设备系统的隐含能耗、环境影响和成本通常高于一般建筑,同时对构件的后期维护和替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生命周期的范畴分析其环境和经济效益。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为建筑项目的建造、运行和拆解等阶段提供多专业共享的数据平台。本文基于BIM,通过LCA和LCC方法对一座小型住宅建筑在不同节能目标情景下的生命周期全球变暖潜势值(GWP)、一次能耗(PE)和成本(LCC)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零能耗乃至正能源建筑在降低一次能耗和GWP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也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由于住宅建筑能源价格较低,如果按近年的价格指数计算,零能耗建筑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初建成本和后期构件替换成本增量将抵消其使用阶段节约的能耗成本,因此生命周期成本高于普通节能建筑。如果未来50年能源价格涨幅超过建筑安装价格涨幅,那么零能耗建筑在生命周期成本方面将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超低能耗建筑以其更加舒适、更加节能、更高质量等技术特点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建筑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通过收集整理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已建成及在建的64栋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对其能耗控制指标、所采用的主被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情以及增量成本变化趋势与分布组成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将示范项目相关技术参数与国家标准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比对,发现64栋示范项目均达到国家标准中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控制指标要求,其中32个示范项目达到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控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寒冷气候区的六例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性数据,并通过与传统公共建筑进行比较,得出了寒冷气候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各项节能技术在增量成本以及增量效益方面的特征和规律。为指导设计人员合理选择技术方案,使建筑项目取得良好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美近零能耗建筑标准的居住建筑部分为研究对象,对比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与美国准零能耗住宅项目要求.通过研究两部标准基本内容、主要指标与评价方法,从标准框架、技术要求、与其他标准和认证的关系三个方面开展了对比分析,希望对我国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发展净零能耗建筑正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新趋势。基于严寒、寒冷、夏热冬冷三个气候区的12项净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本文从节能降耗技术、可再生能源的产能技术方面提出实现净零能耗目标的“无差异技术曲线”,并总结分析示范工程的技术特点及增量成本。研究认为净零能耗建筑的各类技术和市场逐渐成熟,增量成本正逐渐降低,应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发展多元化的净零能耗建筑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我国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在实际运行中的热舒适性和节能性,选取辽宁省沈阳市某近零能耗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冬季供暖期间采用环境参数测量与问卷调查同步进行的方式对该建筑的热舒适性进行研究。同时对近十年来严寒地区普通居住建筑的热舒适测试进行了文献调研,得到严寒地区冬季供暖期间普通居住建筑与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热中性温度、期望温度和80%可接受度的温度范围等热环境指标。另一方面监测了冬季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各项能耗指标并进行了节能性对比分析。明确了普通居住建筑与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在热舒适与节能性上的差异;得到近零能耗建筑中人热感觉的变化规律;阐述了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冬季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并从人体热适应的角度出发对近零能耗建筑热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提供理论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零能耗"建筑因其对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异的绿色生态性表现已逐步成为国内外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但我国对"零能耗"的基础研究才刚起步,而真正建立起来的"零能耗"建筑更是较少;通过对比国内外多个"零能耗"住宅的实际案例,论述了在相同设计条件下,各国对达到"零能耗"标准的设计策略的差异性;同时,探讨了其从设计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对能耗控制和设计策略的思考,为我国在"零能耗"住宅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彩凤  陈梦源  彭莉  潘玉亮 《建筑科学》2021,37(10):170-178
本文对严寒、寒冷、夏热冬冷3个气候区的12个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示范项目的共性节能技术的全寿命周期增量效益、增量成本以及效益费用比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了各气候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共性节能技术的经济性特征.又在考虑环境收益的情况下对这些技术的全寿命周期净现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近零能耗公共建筑在不同气候区的经济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投资者和设计人员制定经济性合理的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零能耗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近似为零,是建筑节能发展的必然趋势,外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对实现建筑近零能耗至关重要。本文从外墙、屋面、外窗类型及窗墙比对住宅能耗的影响着手研究,得出了夏热冬冷地区较为适合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和建筑各朝向最佳窗墙比。建立了以工程实例南京锋尚国际公寓1栋住宅为基础的模型建筑,根据得出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和建筑各朝向最佳窗墙比,对该住宅模型的外围护结构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其是否能够达到近零能耗建筑的标准,为夏热冬冷地区研究近零能耗住宅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导向,各地区的绿色建筑数量大幅增加,而针对地区性绿色住宅适宜技术体系研究较少,为使得绿色住宅技术选用能更清晰、合理、高效,选取了长沙地区的绿色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住宅数量、星级进行统计;结合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49个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住宅项目进行技术梳理,归纳出适宜长沙地区的绿色住宅技术体系,包括被动式技术与主动式技术分类;并根据技术投入的资金量的程度将技术分类为零增量成本技术、低增量成本技术和高增量成本技术。结合某个三星住宅项目对选用的绿色技术做出详细说明。所得结论拟为湖南省各地州市及地区性的绿色住宅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促进零能耗建筑发展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政策不够完善,且普通建筑用户对高昂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成本望而却步,使得零能耗建筑的推广工作进展缓慢。为形成设计合理且能促进零能耗建筑发展的奖惩机制,帮助建筑用户选择最优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使其在该奖惩机制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爱尔兰某社区随机选择了100栋住宅建筑,利用这100栋建筑的能耗数据为该社区设计奖惩函数,分析不同可再生能源系统容量下建筑成本与零能耗等级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上网电价政策下所提出的奖惩机制对建筑成本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零能耗等级越低的建筑总成本反而更高,选择更高零能耗等级的建筑用户可以获得可观的奖金,且不同上网电价下的成本变化曲线均符合预期,上网电价的不同对奖惩函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建筑》2019,(14)
正近日,中建科技以康居养老为对象建造的国内首个装配式模块化零能耗健康集成房屋——当代MOMA"恐龙三号"零能耗健康集成房屋在北京发布。该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示范工程,采用科研、设计、制造、采购、施工于一体的REMPC模式实施,从开工到交付用时仅40天。房  相似文献   

14.
彭莉  陈梦源  于震  高彩凤 《建筑科学》2021,37(6):171-179
随着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实施,我国近零能耗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外窗作为近零能耗建筑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近零能耗建筑外窗目前多采用外挂式安装,高安装成本、材料成本和安全性等问题凸显,本文针对外挂式安装存在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外窗嵌入式安装方式,并对其安装热桥、成本、安全性、节能性进行分析.嵌入式安装对近零能耗外窗安装技术的发展及近零能建筑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零能耗建筑研究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变得日益重要,热泵技术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某低密度近零能耗住宅进行实测,对比分析了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的关键运行参数及能耗指标.案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室外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系统日均耗电量为40.1 kWh,而地源热泵耗电量为27.9 kWh,地源热泵具有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绿色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的研究,首先,对绿色住宅建筑基本内容进行相应阐述。然后,对绿色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中的前期成本、绿色技术成本以及施工成本进行分析。最后,分析绿色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节能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个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及类似定义并开展技术研究,近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政府指令、技术发展目标等文件中对"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做出中长期规划,并完成建造了大量示范工程。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科技含量逐步提升,我国也开展了大量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示范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8.
钢结构建筑的自重轻、材料回收利用率高等一系列优势,使其成为当今绿色建筑的最佳选择之一。但人们认为其前期成本较高,性价比低,导致了钢结构住宅认可度较低,所以有必要对绿色钢结构住宅增量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概念,并由概念得出了绿色钢结构建筑增量成本的计算方法;其次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绿色钢结构住宅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具体分析,构建了增量成本效益模型;最后以某二星级绿色钢结构住宅为例,得出了此项目的增量效益费用比为1.35。表明从长远来看钢结构住宅性价比高,一方面有助于绿色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另一方面可为今后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近零能耗建筑数据平台可为今后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于实际项目的数据支撑和分析工具,同时为今后全国各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实践提供案例参考与指导。本文参考国内外已有相关建筑数据库结构及利用现状,结合近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的系统梳理,针对性地提出我国近零能耗导向的建筑案例数据平台的构建思路,构建了围绕基础信息、围护结构、设备系统、室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级数据指标体系,并通过实际项目数据整理对数据库各指标进行标准化,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前装配式混凝土(PC)住宅领域,不同项目有着不同的预制装配率(PAR)要求,定量分析PAR对建筑成本的影响对有效控制成本至关重要。以苏州市某住宅项目为案例,对比分析30%、35%、50%三种预制装配率情况下的装配式建筑方案,统计分析其相较于现浇建筑的增量成本构成,比较主要的PC构件的单位增量成本、单项增量成本以及增量总成本。研究表明50%、35%、30%预制装配率的PC建筑成本相较于现浇建筑增加了约为16%、12%、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