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中新  蔡勇 《城市勘测》2010,(3):133-135
通过对比建筑形变监测数据的GM(1,1)模型和改进的GM(1,1)残差修正模型建模的预报结果,表明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传统GM(1,1)模型的预报精度,并且二次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报精度远高于一次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报精度,从而为准确形变预报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秦超  祁萌  刘汉东 《山西建筑》2007,33(24):13-15
在灰色预测的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GM(1,1)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分别运用GM(1,1)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它们的组合模型三种模型对坝体的非线性水平位移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此组合模型兼有灰色预测和BP神经网络预测的优点,模型既克服了原始数据少的缺点,也增强了预测的自适应性,证明了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以应用于坝体水平位移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谢波  汪荃 《城市勘测》2013,(6):150-152
在分析GM(1,1)建模过程和最小一乘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最小一乘法GM(1,1),解算最小一乘法GM(1,1)的线性规划问题,分析和比较了最小一乘法GM(1,1)和GM(1,1)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变形系统看成灰色体系,采用最小一乘法GM(1,1)模型预报沉降变形监测结果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即使在较少的数据信息情况下,通过缩短外推时间,也可以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改进型GM(1,1)模型在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改进型GM(1,1)模型,通过同时优化模型背景值和初始值的方法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以北京地区电力需求预测为例,对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研究,M 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GM(1,1)模型预测精度比灰色GM(1,1)模型更高。  相似文献   

5.
地基沉降的灰色群优化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地基的沉降观测一般是时间非等间距的;分析了基于灰色理论建立的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进行预测所得出的结果的误差变化,得出需要进行预测的后续时间越长,误差就越大;用越久远的数据建立的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进行预测,所得出的相同后续时间的结果误差越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模型群,进而对模型群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群的优化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GM(1,1)模型基坑结构变形预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使得基坑结构变形预测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GM(1,1)模型在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进行应用研究.工程应用结果显示灰色预测理论在深基坑结构变形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GM(1,1)预测的深基坑地面水平位移、沉降与实际监测结果比较接近,GM(1,1)模型预测方法有效可行.灰色系统GM(1,1)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可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7.
GM(1,1)与GM(2,1)模型在基坑工程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灰色系统理论已经在岩土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把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和GM(2,1)模型应用到基坑工程中,并编制了预测计算程序GYC1.0用于锚杆拉力、地面沉降和地面水平位移预测计算。工程实践说明:GM(1,1)模型比GM(2,1)模型更可靠,稳定性高,但是GM(1,1)模型短期预测时效果良好,中期预测时效果偏差较大,长期预测则要慎重。  相似文献   

8.
GM(1,1)灰色预测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中一种特殊的线形动态预测模型。根据上海市区1990年以来人均居住面积的历史统计数据,建立了GM(1,1)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区未来10年人均居住面积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郝又猛 《山西建筑》2010,36(8):100-101
利用现场实测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数据,应用灰色理论建立非等步长GM(1,1)模型预测桩基极限承载力,验证了用非等步长GM(1,1)模型对桩基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时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姜旻骁  范进  吴文伟 《河南建材》2011,(4):50+53-50,53
应用了灰色系统理论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的试验数据建立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利用GM(1,1)模型得到的模拟数据实际数据十分接近,可以进行预测,能够作为一种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新信息对认知的作用大于老信息的作用,而传统的累加生成没有体现原始数据中新信息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利用新信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将加权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应用于滑坡工程进行变形预测,而且对权的选取做了初步讨论,从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加权累加生成的GM(1,1)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比传统的GM(1,1)模型模拟和预测精度高,从而说明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动态GM(1,1)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建模时只从静态角度考虑未来时刻的状态这一缺陷,本文引入了可以实时加入系统最新信息的动态GM(1,1)预测模型。利用传统GM(1,1)模型与动态GM(1,1)模型对某桥梁监测点进行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动态GM(1,1)模型可以有效地修正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其预测效果优于传统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3.
建筑基坑施工中,变形监测是基坑是否安全的重要环节,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基坑变形监测的数据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可进行变形预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进而证实基坑位移变形分析中采用灰色GM(1,1)预测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拟合度较高,有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陈健 《工程勘察》2010,(9):71-73
灰色系统理论在岩土工程领域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为最。本文基于GM(1,1)的建模机理,从原始序列、初始值、背景值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并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某基坑工程的变形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拟合得效果很好,较之原GM(1,1)模型预测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15.
蔡贝特  卫宏 《山西建筑》2012,(35):57-5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基坑变形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通过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比较,验证了灰色理论GM(1,1)模型在基坑周边地面变形预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不等时距GM(1,1)模型预测边坡失稳变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边坡的失稳变形进行预测可以有效预防灾害的发生。传统灰色GM(1,1)模型多适用于等间距序列监测数据的模拟预测,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出现不等时距现象。为此,在分析传统等时距GM(1,1)建模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等时距GM(1,1)模型,并对灰参数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讨论。依据渝黔高速公路某边坡B3测点的监测数据,建立了该边坡变形灰色预测模型,并且将改进灰参数求解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不等时距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和Usher曲线模型预测了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指出其模型具有合理性和精确性,并运用MATLAB软件实现预测模型算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灰色预测模型对原始数据预测较精确;Usher模型对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在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环节中,传统的监控方法不能简单且有效地对桥梁应力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测。本文依据同一座连续梁桥施工中控制截面的应力序列,同时建立两种灰色预测模型,比较这两种模型在连续梁桥施工应力控制中的应用。同时,以宁杭客专南河大桥施工为背景,对该桥控制截面的实测应力序列同时建立新陈代谢GM(1,1)模型和SCGM(1,1)滚动模型,预测在各施工段预应力张拉结束之后控制截面的应力值,施工控制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达到工程施工要求的水平,且两种模型的适应性较高,从而验证了这两种模型在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应力控制中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改进灰色GM(1,1)模型在隧道围岩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灰色GM(1,1)模型 ,多适用于等间距序列监测数据的模拟预测 ;对非等间距则往往产生较大的滞后误差。提出了一种经改进的GM(1,1)模型 ,经实例分析 ,该模型适用于隧道围岩位移非等间距监测数据序列的位移预测 ,且都能获得很高的模拟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