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快速有效地评价河岸边坡稳定性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不利的工程影响,在广泛调查河岸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由2级4类16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河岸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利用该评价模型对重庆白沙长江大桥主塔一侧河岸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判,说明该模型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可以为后期重庆白沙长江大桥的运营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常用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文章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基坑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权值进行修正。应用该评价模型对成都某安置小区工程及自贡某在建工程基坑边坡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得到了实践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可以使边坡稳定性评价更全面、更科学、更符合实际,该方法简便可行,结论可靠,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基坑边坡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边坡稳定性分析预测的综合指标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依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根据影响边坡稳定性主要的内在和外在因子,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预测的综合指标模型,得到边坡稳定性等级分类指数,据此判断出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可应用于边坡工程稳定性的辅助评价。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某边坡具体工程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相关标度方法,建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4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和排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权重进行了总排序,找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高速边坡在运营期的维护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受多因素耦合控制,其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特点,对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与归类,并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综合评判计算模型。以新建长韶娄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结合模糊数学理论,计算该段边坡的最终稳定性级别。为验证评判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边坡建立了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其稳定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重视并充分掌握边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判计算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高速公路建设中复杂地质条件边坡展开快速、有效的稳定性分析评判。  相似文献   

6.
模糊数学方法在路基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国林  张娜 《四川建筑》2009,39(1):67-68
由于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存在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模糊稳定系数的概念和描述方法。建立了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确定个体因素等级标准和权重,得出模糊稳定系数,从而使路基边坡稳定分析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7.
边坡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专题调查基础上 ,根据某煤矿边坡的实际地质条件 ,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 ,确定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 ,将各主要因素转化为模糊语言 ,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边坡的实际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模糊数学引入到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已取得多项成果,但评价专家主观意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评价因素覆盖面不全,因此评价系统对岩质边坡的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始终存在。对此,在将岩体质量分级法和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引入到模糊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边坡稳定性模糊评判方法。该方法在增加和修正评判因素的同时,通过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选取适当的参照量,将某些因素影响进行定量化处理,从而确定这些因素的权重比,减少专家评分中主观上造成的偏差。结合实际工程的分析过程显示,该方法实际操作性较强,对岩质边坡的分析更具针对性,能使得较多的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参与评判。  相似文献   

9.
以贵阳市黄山冲的某小区住宅楼7#、8#、9#基坑开挖形成的高边坡工程为例,利用专家调查法结合信心指数法对边坡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建立了该城市高边坡工程安全风险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建立的风险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该边坡工程的安全风险等级,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三江县连接线边坡为依托,从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评价因子的选定、评价集的建立、权重因子集计算及评价矩阵的建立等方面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边坡防护加固方面的应用,通过实践证明,模糊理论对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适用于学生成绩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别采用主观因素决定模型和加权平均模型对学生某一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加权平均模型能较为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具有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成绩评价的准确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边坡地震稳定性评判中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充分性,为提高判别结果准确性,构建灰色模糊边坡地震稳定性综合评判模型。利用隶属函数和点灰度建立综合评判矩阵,通过熵权法和改进的AHP法进行组合赋权,减少单一赋权缺陷,最后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判定边坡地震稳定性等级。通过对16个地震边坡实例进行评判,与灰色聚类法和未确知测度法相比准确率更高。研究表明,组合赋权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是有效且可行的,为边坡地震稳定性综合评判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模糊数学引入到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已取得多项成果,但评价专家主观意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评价因素覆盖面不全,因此评价系统对岩质边坡的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始终存在。对此,在将岩体质量分级法和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引入到模糊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边坡稳定性模糊评判方法。该方法在增加和修正评判因素的同时,通过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选取适当的参照量,将某些因素影响进行定量化处理,从而确定这些因素的权重比,减少专家评分中主观上造成的偏差。结合实际工程的分析过程显示,该方法实际操作性较强,对岩质边坡的分析更具针对性,能使得较多的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参与评判。  相似文献   

14.
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影响因素众多,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常采用各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但在应用中,很难找出一种合适的方法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常是由专家凭经验给出权重大小,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这类方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考虑到以上不足,提出了边坡稳定性主客观权重多级模糊模式识别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的客观方法确定权重的初始解,然后视需要按二元比较模糊决策简捷方法对初始解作必要的主观调整,使专家经验的重要性和数值计算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后应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以说明其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地基处理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优选地基处理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土工程中的各种信息都存在模糊性,通过对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模糊因素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工程边坡模糊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建立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该模型可以考虑分析中所涉及到的计算力学参数的模糊性。在分析岩土力学参数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了岩土力学参数的隶属函数构造方法,利用统计资料构造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隶属函数,并提出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具体分类指标和模糊安全系数隶属度的计算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边坡稳定性模糊分析方法是一种更为合理的研究边坡稳定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阴大桥南岸边坡安全性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程开挖、工程荷载的增大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岩土体必然产生相应的变形,甚至失稳破坏。安全监测的目的在于预测、发现失稳征兆。实测的边坡外部变形值,通常可由3部分组成,即边坡岩体的弹塑性变形、沿滑动面的剪切位移以及测量误差,而且目前尚难以将对判别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沿滑动面的剪切位移分离出来。所以,对于在破坏之前变形量不大的岩质边坡,往往不易根据外部变形来判别稳定性。在阐述岩质边坡和地基外部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外部变形观测成果对工程边坡安全性进行评判的非单点原则、一致性原则、累进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无因果原则和可视性原则,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考虑多因子边坡安全性的综合评判模型,按地基和边坡的结构类型和边界条件分区,给出了江阴大桥南岸工程边坡的安全性评判实例。  相似文献   

18.
熊旭平  赵建三  陈芳 《山西建筑》2007,33(6):210-211
介绍了《测量学》平时成绩评定常用的方法,阐述了科学准确评定《测量学》平时成绩的基本原则,针对《测量学》平时成绩评定涉及指标多,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了模糊综合评制法,并进行了定量计算,以使平时成绩评定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