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结合土木工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最新理念,立足学校铁路交通专业传统优势和特色,在既有土木工程"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办"线桥隧一体化"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实行"依托大工程、校企联培、实践创新并举"的育人模式,构建了与《华盛顿协议》相匹配的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核心的校企"3+1"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并以"校企双轨"模式建立了实践和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新机制,优化了师资配置,完善了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和控制体系。成功培养了首批77名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土木工程卓越计划毕业生,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新时期应用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示范作用,具有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其核心是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现有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联合"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一目标、两平台、三结合、四层次"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模具卓越工程人才。实践表明该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获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
"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企业的高度参与教学。根据"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结合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工程专业的多年办学基础,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探索,构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高校类似专业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基地,需要探索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管理人才。文章以构思(C)—设计(D)—实施(I)—运行(O)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结合专业建设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根据工程师素质和能力要求,提出"3+1"的模式,即三年在校,第四年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及打造师资队伍的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9)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可以根据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6)
结合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特色,可以建构在"工程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卓越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通过改革,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培育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实践证明,该项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
在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结合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热工过程及设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在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考核形式、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
本文通过对近年福建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二元制"办学试点现状的调研,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及优势,并结合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与运行管理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出了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二元制"改革的市场需求和办学优势及特色,以及教学与运行管理的创新措施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4)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保障制度等方面对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加深,目前发展出多种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包括订单式、工学结合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等,但校企合作依然存在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和服务平台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国外先进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对校企合作提出发展建议,如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构建网络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11.
工程造价信息化是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 21 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认清当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的发展现状,访问并梳理了各类造价信息平台,发现平台主要有以下四类: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行业服务信息化平台、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考虑到任何平台的建设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站在全局、长远的视角,结合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现状,分别针对“谁投资建设、谁运营管理、何种盈利模式、信息如何生成”等问题对四类平台适用的建设运营模式进行了观点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CAD技术引入建筑行业后,引发了建筑设计行业的技术革命。当今,BIM技术已经开始引发建筑行业的又一次革命。针对BIM技术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当前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开发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平台的结构与构建。最后指出,信息的共享与转换是BIM技术的核心,而BIM技术的建筑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使各个专业在图形显示编辑平台上,利用底层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多部门多专业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真正做到协同工作,实现真正的BIM技术。  相似文献   

13.
构建建筑业虚拟企业促进产业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架产业三层平台,产业平台引导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平台基于建筑业企业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再造关键环节控制的国际现代管理方式,项目平台遵循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机理,选择最佳合作伙伴.建筑业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整体构建,实现建筑节能,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建筑智能,实现建筑业虚拟企业整体运行,促进产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当前检测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政府对检测行业监管要素;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并提出系统平台建议要点。  相似文献   

15.
王琏  刘岚 《城市建筑》2014,(32):142-142
本文以勘察设计行业为研究领域,提出了行业互联网生态圈建设运营模式。通过三大要素层梳理,以及大数据信息平台和整合垂直众协平台建设,完成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营和行业的“互联网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为总结我国建筑业信用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通过数据库分析和文献分析回顾我国建筑业信用管理的研究现状。我国建筑业信用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信用基础研究、建筑信用理论研究、信用评价体系、信用评价方法和实际问题探究5个方面,研究重点由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向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过渡。同时结合对主要省市的调研结果,提出我国建筑业信用管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对信用评价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整合,对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进行分类别、分行业的细化,从企业信用评价向个人信用评价过渡,加强企业信用平台的信息整合和用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由粗放走向集约,在逐渐优化提升传统的建筑设计施工及管理模式进程中,建筑产业化的提出有其积极的意义。在政府的引导和行业的需求之下,随着BIM技术的逐渐推广应用,为建筑产业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城市燃气智能IC卡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燃气行业IC卡表的现状,阐述了建设燃气智能IC卡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的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组成、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提出了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勇红 《城市建筑》2014,(15):381-381
加强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已经信息技术和设备,建设信息化平台,创立生产到售后一体的信息化体系,最终克服传统机械工程设计行业的短板,为行业的发展获取第二次机会。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普通高校重要的科研实验公共平台,其建设与管理是推进高校实现科研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效手段。以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结合实际问题,总结实验室建设中5项主要的实践经验:合理人才队伍梯次,加强领军人才引育;增强研究保障,加大硬件投入力度;产学研用融合,促进科教平台发展;立足山地特色,扩大对外学术交流;管理虚实交替,实现硬件权益共享。为高校科研实验公共平台运行建设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