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都市农业是一种在城市中进行食品生产的产业形式。通过简要梳理19世纪至今国外农业与城市关系的演变和发展,总结都市农业的研究历程及代表理论,介绍并分析规划和建筑领域应用都市农业理论进行的设计研究,探讨都市农业项目的建成实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都市农业的研究和发展对于建筑师及规划师意义重大,且能有效推进中国城市向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亦弛  郑沐妍  秦晴 《园林》2023,(11):4-10
作为落实绿色城市的重要手段,都市农业正在中国各主要城市悄然兴起。由于中国城市治理中城市政府保持着关键主体地位,中国的都市农业形成了一条迥异于欧美各国推行模式的独特道路。研究旨在突破以往对于都市农业影响和设计的关注,转而对其在中国的运维治理模式进行考察,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促进中国和国际绿色城市建设。通过分析广州农都里花城农园、上海创智农园和深圳白石洲自留地等三个都市农业案例,探讨中国绿色城市先行城市是如何利用城市治理作为手段发展都市农业。借由检视这些案例日常运维过程,发现中国绿色城市先行城市的绿色城市治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市政当局主要依据不同城市区域的独特功能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这种实施策略不仅使得这些先行城市的都市农业展现出多样的运维方式,促进了城市韧性的形成,还激发了城市居民的参与热情,使得居民可以从不同层面出发践行都市农业,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城市农业作为城市产业之一,有二个发展阶段,即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尽管在一些大中城市,都市农业有所进展,但我国总体上处于城郊农业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建设现代化的温室培育方面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等市场主体规模太小,市场景气度不够,花卉园林业和城市休闲观赏业方兴未艾。要发展我国的都市农业,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技支持体系,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生产和流通并重,提供多种的农业产品和服务,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的花卉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4.
国外城市内部空间与都市农业的整合设计实践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中外都市农业在城市中的发展,认识都市农业对现代城市的重要贡献,强调城市内部空间发展都市农业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当前国外城市内部空间与农业整合设计的案例,包括其设计策略、整合方式及技术手段,指出当今西方国家在整合农业过程中更加注重低碳环保性、现代技术性、城市艺术性以及务实创新性。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探讨在城市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思考中西方差异,对我国城市内都市农业的推进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静文 《规划师》2015,(1):249-253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和原有农业格局造成很大的破坏。都市农业景观系统作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中一种独特的、连续性"斑块"类型,融开放性、参与性和生产性为一体,将城市和农业进行深度的景观营造耦合,成为平衡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成为城郊农业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从农业景观形成与发展入手,探讨城郊都市农业景观的组织,阐释都市农业景观功能与构成,重点探讨与分析城郊都市农业景观的组织途径与设计方法,寻求既可推动产业发展,又可保护与改善景观生态环境的城郊都市农业景观发展措施,以期为城郊都市农业景观组织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215-220
针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需求和都市农业发展的特殊形态,中国学者提出的都市农业兼具区域性和功能性:一方面对都市农业的范围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对都市农业的功能提出要求。休闲农业是都市农业区别于农村农业最有特色的部分,都市农业的新业态和创新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休闲农业。从区域角度讲,都市农业紧邻城市,具有服务城市的先天优势;从功能角度讲,都市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是城市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需求。根据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价值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提出了围绕都市农业发展的六个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某种意义上,城中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与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独特的产物。在以往的国外相关研究中并没有城中村这个名词,而是将城中村称作"都市村庄"。然而 "都市村庄" 与城中村在实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别。美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Johnston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辞典》中将都市村庄定义为 "一种居住社区、居民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或种族特征,常位于内城或转型地带,是移民进入城市的聚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5,(Z1)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和原有农业格局造成很大的破坏。都市农业景观系统作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中一种独特的、连续性"斑块"类型,融开放性、参与性和生产性为一体,将城市和农业进行深度的景观营造耦合,成为平衡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成为城郊农业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从农业景观形成与发展入手,探讨城郊都市农业景观的组织,阐释都市农业景观功能与构成,重点探讨与分析城郊都市农业景观的组织途径与设计方法,寻求既可推动产业发展,又可保护与改善景观生态环境的城郊都市农业景观发展措施,以期为城郊都市农业景观组织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刊首语     
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日渐隔离,并且不断受到食品危机和各种城市疾病的困扰。在民众自发与业界自觉的推动下,"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尝试、一种商业模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流行起来。那么,究竟"都市农业"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如何在现有的城市格局中,尤其是(特)大城市中发展"都市农业"?它的发展会遇到哪些难点?在研究和实践方面,风景园林行业又做出了怎样的探索?本期专题结合上海"天空菜园"系列、西雅图城市农业探索项目、南湖、拉斐特绿地等案例,从城市立体农业、社区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9)
关中地处欧亚大陆桥中国段的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作为关中地区基础产业的农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迈出新的步伐——发展都市农业。本文主要分析了关中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发展关中地区都市农业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都市农业具有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多种功能,其在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受到了各国(地区)政府的普遍重视。本文着重对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的都市农业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叶林  魏皓严 《规划师》2012,28(1):51-56
都市农业基地发展模式是一种高度复合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其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城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眉山市"中国.泡菜城"都市农业基地设计在空间系统、产业系统和景观系统复合视角下,提出维护生态格局、促进产业一体化、延续乡村风貌特质的设计思路,通过强化都市农业基地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完善的产业结构和独特的景观体系,对类似的都市农业基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课题背景2013年,URBANUS都市实践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申请了一个为政府对老旧小区的公共投资方向出谋划策的研究课题"从微观设计角度提升老旧小区环境品质的策略研究:以团结湖小区改造为例"。当时还没有流行"存量规划"的概念,这个课题的提出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王海卉  张倩 《规划师》2013,(12):88-92
我国的土地整治被称为中国式圈地运动,其背景、动力机制和合法性与英国的圈地运动又有所不同。研究从微观层面辨析其对政府、农民、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产生的影响,从整体层面讨论其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并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对有关土地整治政策及行动的认知提出"三大批判",包括不应简单地对政府引领的土地整治运动给予对错的判断,不应停留在笼统讨论土地整治的性质、影响及成效上,更应结合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应忽略发展的大趋势及其联动效应,包括社会中各利益体的角力格局的动态变化以及乡村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3)
近年来,公共外交在中国悄然兴起,从政府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层到学术界,"公共外交"变得炙手可热,中国俨然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公共外交发展不仅面临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也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诸如配套机制建设赶不上公共外交发展速度;公共外交的官方色彩明显而民间力量参与不足;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步伐,等等。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独特作用,中国应当转变政府在推进公共外交中的职能与角色,鼓励更多民间力量参与,在推进公共外交过程中实现平等交流与双向互动,还可以尝试在国外建构本土化的公共外交平台。一言以蔽之,中国公共外交需要在技术层面有所改进,在观念层面有所提升,在机制层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投资农业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政府对农业投资规模的逐渐加大,农业项目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为促进政府投资农业建设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的提高,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农业投资体制,改进政府投资农业项目管理模式。本文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全面深入分析近几年国家农业部投资项目在评审、检查、验收中的情况,总结当前政府投资农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并参考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从宏观、微观方面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在绿色住区中的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住区、都市农业是解决环境与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但长久以来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是割裂发展的;把都市农业整合到绿色住区中去发展,建立都市农业型绿色住区可以促进城市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农业生产—消费—回收的行为特点和空间需求出发,分层次提出了都市农业在绿色住区中的发展策略,即空间整合策略、适宜技术策略、统筹管理策略,为我国绿色住区和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实践成为规划学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基于我国公众参与整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引入以民间为主体的日本都市再生制度为借鉴,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梳理都市再生的起源及特征,以"目标—规划—实施"为主线,探讨了地域整备方针制定、都市再生特别地区设立及民间都市再生事业实施中基于不同制度、措施的多元主体参与路径,归纳总结出政府主导型参与、授权协作型参与及民间主导型实施三大模式,构建民间主体、政府、第三方机构的协作参与机制,提出越贴近实施层面,民间主导性越强的特征,并从制度供给、协商平台、第三方服务及更新工具四大方面为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式的更新规划与实践提供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都市的环境与生活都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可食用景观,即以可食用植物进行的景观营造,也备受关注。都市可食用景观的核心在于以"食物、种植、环境营造"对都市变迁中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联性进行维系和再造。城镇化背景下,食物系统及生态系统服务、社会服务效用,成为当下风景园林学科可食用景观相关研究成果中的主要方向。相比国外,中国都市可食用景观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可食用景观适地性研究及评价、社区及城市可食用景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可食用景观与教育的结合等方面还有待深化。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针对都市变迁进行可食用景观价值的拓展,发展本土实践路径;开展跨学科合作,进行因人、适地的可食用景观多元化技术研究;结合资源体系,进行可食用景观的全周期思考。  相似文献   

20.
陈思 《建筑知识》2014,(2):5-5,19
中国的产业发展进入的一个平缓期,也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在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农业的和农村的发展也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农业为第一产业,也是国家战略安全发展的最重要的产业,农业稳定了、安全了,才能保证其它各类产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本分从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优势、类型及思路机制方面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一点探索研究,对中国现实条件下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条件及未来发展的可行性作一点综合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或者有关人士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