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枫 《风景园林》2007,(4):117-119
作为城市公园系统里的专类公园,动物园既有与植物园、综合性公园等城市绿地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规划设计是涉及规划、园林、建筑、动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工作。以规划设计与动物生活习性相结合为重点,从总体到局部的设计程序较为系统地分述了动物园的展览方式与场地规划、场馆类型与设计及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最后,结合动物园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动物园规划设计的方法与要点,并展望未来动物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孙明  孙江宏 《华中建筑》2013,(12):83-86
在全球对公共安全高度关注之下,城市生态安全公园规划逐渐成为公共安全规划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相对于生态安全公园规划的实践层出不穷,其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生态安全公园规划中的矛盾问题具有普遍性,需要处理好各类生态问题,如公园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公园生态性与景观之间的关系等都是需要重点解决。可拓学是解决矛盾问题的一门原创性学科,可以弥补解决矛盾问题的不足.因此.基于可拓方法进行城市生态安全公园规划策略研究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论文首先对城市生态安全公园概念进行界定与探讨,指出常规设计理论用于解决生态安全公园规划矛盾问题的不足,然后基于可拓学方法,从大量的生态安全公园规划问题入手,采取可拓分析与变换等手段,得出较好的规划策略,为生态安全公园规划方案制定与编制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3.
作为统筹遗址保护与城市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遗址公园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实践。然而,绝大部分遗址公园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重建设、轻运营、有空间、无内容"的尴尬局面。本文对以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遗址公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不能继续停留在文保工程集合体的阶段,而必须立足遗产活化、融合新兴业态、向带动区域与民生发展的综合文化空间转型。相应的,下一阶段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也必须突破传统的空间规划层面,充分发掘遗址的文化内涵,从顶层设计层面统筹指导遗址公园建设和运营。同时,文章结合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等项目实践,从遗产活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几大方面,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理念、策略与方法进行全新的解读,并就文化资产模型、文化业态策划等不同于传统遗址公园规划的成果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香港郊野公园发展对我国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其形成发展及管制策略与贯穿全港的历次规划战略及政策文件息息相关。文章试图对其在规划政策影响下的阶段特征及自身管制机制展开分析。首先,文章将20世纪中叶以来关键性规划政策对香港郊野公园的影响过程总结为四个阶段:1945—1970年咨询研究阶段、1970—1980年规模化兴建阶段、1980—2000年小微增长与局部调整阶段、2000年以来用途优化和扩展再规划阶段。影响的维度主要集中在郊野公园的空间分布、功能内涵、形态组织及规模拓展等,但不同阶段的影响维度有异,影响的力度也存在差别。其次,从机构设置与权力配置、法律法规变迁与内容、多主体参与管制过程三个维度阐述了香港郊野公园的管制机制:一是法律保障下的专门机构设置与赋权,二是建立了覆盖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开展社会组织与经济团体的参与性管制。本文希望为我国城市制定相应的绿色生态空间管制政策,渐进式地优化绿色生态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综合公园作为重要且稀缺的城市公共资源,其合理布局对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优化公园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布局优化模型常用于解决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问题,新重力P中值模型是一种综合多目标导向、设施供需匹配关系和复杂约束条件的布局优化方法。在辨析新重力P中值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供给主体差异和模型求解难度,构建出面向城市综合公园布局优化的改进新重力P中值模型,主要修正内容如下:(1)通过细化供给主体,改良规模分配规则,改进新重力P中值模型未考虑现有公园和新建公园服务供给差异性的局限;(2)引入遗传算法寻优,解决非线性、多约束的复杂设施布局问题,实现模型求解以促进模型在公园实际规划中的推广应用。以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以多源数据为支撑,将研究尺度下沉至居住区尺度,实证结果表明模型优化后居民至邻近综合公园最大出行成本、平均出行成本和可达性基尼系数等指标均有改善,综合公园空间布局更为合理。研究结果可为综合公园布局规划提供有效决策工具,为公园绿地的精准化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登辉 《石材》2023,(6):10-12+150
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各行业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成为现阶段项目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总结分析可知,在生态修复背景下,石材矿山公园规划工作落实开展过程中需要分别从园区选址、功能区分、场地设计、植被种植设计几方面出发做好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并且针对石材矿山公园规划要点提出有效生态修复策略。包括:场地生态修复、植物生态修复、景观元素生态利用、环境安全保障。只有明确石材矿山公园规划工作内容要点,并基于生态修复提出针对性策略,才能确保石材矿山公园建设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陈江涛  苑贝 《中州建设》2014,(19):73-73
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活动的不断开展,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湿地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植物景观营造是城市湿地公园营建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9)
物流园区规划风险识别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的第一项重要工作。物流园区从规划、建设到运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各个阶段和各方面内容是环环相扣的,前一环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下一个环节的正确与否,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导致物流园区的失误。良好的物流园区规划风险管理有利于将风险控制在规划阶段,摆脱事后控制,从而使建成后的物流园区能最大化的发挥效能。  相似文献   

9.
关清华 《山西建筑》2009,35(29):346-347
分析了公园的防灾、减灾功能,论述了公园减灾规划的定位,阐述了公园防震减灾规划的基本内容,以期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的新型公园规划机制。  相似文献   

10.
森林及湿地公园规划融入文化设计理念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从精神层面提升公园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公园设计内涵的提升,从更高的层面中彰显公园的核心价值.然而,现实当中,我国很多地区在开展森林与湿地公园设计和规划中,基于多种复杂因素,都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对文化理念的把握和科学运用能力较差,从而很难较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基于此,文章在探讨文化设计理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文化设计理念应用于森林与湿地公园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措施,以期对推动我国森林与湿地公园规划科学性的提升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