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业遗产社区是国家“一五”时期工人住区标准化模式探索的历史载体,是城市发展重要历史见证。沈阳作为重要近现代工业城市,拥有较多工业遗产社区资源。近年来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加之工业遗产社区用地具有优越的城市更新条件,伴随用地更新地上遗产损毁现象普遍存在。基于工业遗产社区保护更新背景,以微更新、社区共治理论为指导,建立“优化社区共治技术、加强社区共治制度、完善社区长效服务机制”的更新技术方法,以沈阳市三台子工人村地区为例,研究历史、土地、空间、建筑等现状条件,针对历史沿革、建设历程展开价值评估、提出重点保护区及建设要求,利用拓扑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保护街区历史风貌、创建社区共治工作体系、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复兴地域邻里空间、完善体制机制”等保护更新策略,构建工业遗产社区有机更新路径,实现人居环境优化、存量更新提升、地区文化传承等多元复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滕熙  张萍 《南方建筑》2018,(4):40-45
城市复兴是欧洲应对全球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来的理论,以空间再生、活力复苏、社区复兴为主要目标,对于我国古城的更新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曹魏古城为例,探讨城市复兴语境下更新规划方法。提出通过空间结构、肌理形态、建筑风貌来恢复古城风貌;通过活化利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激发文化旅游,打造高品质街巷空间以及通过对社区重建和微改造复兴社区,从中探索古城空间、经济与社会融合的改造复兴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增量土地资源来进行城市扩张,还要对存量的土地进行提升来获取城市创新力。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共享”理念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便河社区更新为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共享”理念在社区更新中的实践,探究“共享”理念下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探索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中如何融合“共享”理念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看我国旧城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的旧城更新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的背景、演进与发展以及实践的概况,由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内地的文化传统及血缘上的特殊关系,台湾地区的“社区总体营造”对内地城市的旧城更新和社区参与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乔聪聪 《建筑与文化》2016,(12):195-196
文章以包头市昆都仑区友谊19社区为例,深入研究其公共空间特质、现状与问题,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满足社区居民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营造温馨的城市社区家园,真正实现从"城市精神,社区文化"到人们的"安居与生活品质的精致化"。  相似文献   

6.
张晓东  杨青  严莹 《建筑经济》2021,42(4):78-82
基于“城市双修”理论,构建老旧社区更新框架。在剖析老旧社区现状及更新问题的基础上,以打造“宜居社区”为目标,在社区生态修复方面,提出修复生态景观,加快海绵社区建设,开发低效地;在社区修补方面,提出提升建筑功能品质,优化环境与公共空间,培养社区意识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秋韵  杜春兰 《园林》2022,(7):98-107
历史地段老旧社区兼具历史文化和居住生活双重属性,是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当下,历史地段老旧社区的更新发展面临重物质改善而轻文化回应、发展施力不均、社区内外落差明显、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社区博物馆理念的解读,构建该视角下历史地段老旧社区“空间载体+文化内核+主体驱动+外部催化”的更新路径,并以重庆李子坝片区作为研究范围,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调研、人群访谈等方法,分析其中老旧社区在空间、文化、人群、运营层面的现状特征及发展问题。对应提出重塑山地立体空间体系、活化多元山城文化价值、强化居民主体行动框架、发挥周边产业介入优势4个更新策略,以期为城市历史地段的老旧社区更新实践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樊超 《城市建筑》2024,(1):168-171
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旧社区的边缘空间是连接社区与城市的过渡空间,边缘空间带上又存在许多消极空间,使老旧社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割裂关系,导致老旧社区的更新无法受到外部城市环境的有效刺激,难以提高社区的更新效率。文章研究目的是帮助消除老旧封闭社区与城市之间的割裂关系,让老旧社区能够受到外部力量的不断刺激,从而自我更新,提高社区更新效率。并且以成都市金牛区李家沱吉苑小区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老旧封闭社区的边缘消极空间类型,并提供相应的更新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 城市中存量社区更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十八 届三中全会提出资源从行政配置走向市场配 置,中央城镇化会议亦强调“严控增量、盘活 存量”,以新区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方式正逐 步转向增量与存量并行的城市经营。本文以厦 门沙坡尾社区更新行动规划为例,探讨新时 代背景下城市存量社区的规划转型,即“从空 间设计走向制度设计,从政府主导走向自发生 长,从大规模重建走向小尺度更新,从快速 式突变走向渐进式营造”的更新策略,建立社 区营造中心、产业培育机制和空间管理系统, 以创新机制引导传统社区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10.
邱德华  辛奕  郑皓 《现代城市研究》2024,(2):110-116+121
姑苏区作为苏州中心城区,旧城社区不仅面临存量背景下内涵式、精细化更新需求,更承载了城市文脉与历史记忆。文章将文化资本理论引入旧城社区更新领域,通过聚焦社区文化资本的识别、分类、评价与利用,对旧城社区更新类型、特征问题及优化策略展开研究。构建旧城社区渐进式更新体系,提出更新思路,尝试建构基于基础、生活、精神、制度、产品五大维度的社区文化资本评价体系,并分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新型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背景下,从社区认同感培育入手,可以有效建构社区文化,有助于形成基于特定地域的城市文化基本单元。综合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研究,"参与"、"互动"是培育社区认同感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不同学科对比研究法和社区居民深度访谈法,以厦门市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两类典型社区为例,探讨社区认同感培育策略。本地人口社区核心在于提升公共设施与空间的需求供给,通过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构筑互动平台。外来人口社区因人群异质性与流动性特征,核心在于转变管理模式、实现均等化设施服务,构筑社企共建互动平台,积极发挥企业在组织活动和提供服务中的作用,营造温暖的社区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单元,重建具有社会责任感、有活力和内向型经济繁荣的社区极其重要。研究通过分析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发展背景与内涵,结合台北福林社区的总体营造经验,对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社区培力、社区参与介入的公共空间设计、社区文化产业的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和辅助政策等内容进行总结与思考,并提出对中国大陆城市的有机、可持续更新的启示,即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引入社区理念、推动实质性的社区参与和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环境出发,探讨社区营造中已有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的价值意义和如何在规划设计中融入与再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生活方式进入社区生活,同时也形成新的消费文化和模式,对消费者的传统购物观念带来强烈冲击。社区商业是与消费者关系最紧密的传统商业形式,故而网络购物对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带来一定挑战。本文对京津冀都市圈内的新兴发展区域燕郊地区的居民购物行为进行调查,试图对网络购物文化影响下的传统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使用模式进行探索,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层面探讨网购时代的郊区社区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与配置。  相似文献   

15.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既是对本科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为毕业后设计实践所做的一个衔接准备,因而针对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教学模式的探讨,试图在以往设计教学中强调场地、功能、流线、造型等方法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设计构思拓展出更为开阔的视域,并为其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某些方向上的引导;而教学中建设方的融入,也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实践中与建设方的交流提供了实战演练。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皇家花园住宅小区设计的回顾与思考,认为好的小区应该是基于生活需求和精神感受下的家园,并分别从空间与场所、环境与文化、形象与品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宏观背景,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中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能关系和社区发展规划中政府与社区作为的角度,通过比较与借鉴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共同促进的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浅议人本主义和谐社区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天雄  金继晶 《华中建筑》2008,26(11):136-138
人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而社区又是社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单位。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社区也渐入人心,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该文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并提出措施,以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区秩序,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最终构建起和谐之社区.  相似文献   

19.
城市族群社区及其现代转型——以西安回民区更新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卫 《规划师》2000,16(6):86-89
近十余年来,我国城市与建筑在整体上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城市结构与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社区作为人在社会中的空间归属单位,其发展也受到冲击,重建成为必然,作者以西安回民区的更新为例,从概念、发展历程、保护与更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齐鲁文化的理解,归纳总结了在其文化背景下山东共有的建筑文化特色以及不同区划的建筑文化特征,以期为体现山东地域建筑文化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