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Planning》2022,(5)
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原肠胚时期受精卵为材料,采用低渗法和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对脊尾白虾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对50尾脊尾白虾雌虾受精卵中100个良好的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计数,染色体数目为90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了81%,由此确定脊尾白虾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90,即2n=90;通过对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臂长进行测量与分析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共计56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共计8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共计12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共计14条,核型组成公式为2n=56m+8sm+12st+14t,没有发现异性性染色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6)
对泰国斗鱼Betta splendens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取泰国斗鱼的肾和鳃分别制备雌、雄染色体滴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泰国斗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其中有2条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8条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其余32条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sm+8st+32t,臂数NF=44,雌、雄染色体组型无差异,也未发现异型的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3)
以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冷滴片、空气干燥及Giemsa染色等方法,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壮箭虫有9对染色体,其中6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其核型公式为2n=18=12M+2SM+4T。文中还比较了两种箭虫的染色体核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2)
为探究鱼类雄核发育新途径及自然四倍体泥鳅所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构成,采用自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为父本、二倍体泥鳅(2n=50)为母本进行杂交,受精后5 min将受精卵放入3℃水中处理60 min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并对其后代的血红细胞核体积、染色体核型、Ag-NORs带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杂交三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38.29±3.14)μm3,处理组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27.92±3.58)μm3,处理组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27.92±3.58)μm3,二者血红细胞核体积之比为1.37∶1;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 NF=96,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 NF=64;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3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3个FISH杂交信号,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2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2个FISH杂交信号;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3个,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2个。研究表明,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的染色体组构成为2套染色体组,表明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能产生二倍体(2n)配子,该结果为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是具有4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2)
对布氏鲷的外部形态、生长特点和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布氏鲷的主要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及其比例,观察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布氏鲷体被圆鳞,体表有两条侧线;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即W=2.03×10-2L3.231(R2=0.9883)。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脏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布氏鲷染色体标本,经核型分析,布氏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6 sm+26 st+12 t,染色体臂数NF=50,与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形态和核型接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3)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三倍体泥鳅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四倍体泥鳅4n=100,核型公式为20m+8sm+72t,NF=128;2)5个比例性状测量结果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很接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与三倍体在眼后头长/体长(PL/SL)、后头部到鳃的距离/体长(LOOSR/SL)、背鳍前端到尾鳍的距离/体长(LODO-CB/SL)3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后半部差异所致;(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洪湖二倍体和四倍体相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三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为了解小鳞拟松鲷Datnioides pulcher生长、形态特性及细胞遗传背景,随机挑选10尾小鳞拟松鲷成鱼作为解剖样本,对其内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选取2尾雄性成鱼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再选取50尾幼鱼进行生长特性试验,共养殖155 d。结果表明:小鳞拟松鲷体侧扁,侧面观近似橄榄形,体被细小鳞片,侧线完全;背鳍(D.)为Ⅺ~Ⅻ15~17,胸鳍(P.)为16~18,腹鳍(V.)为Ⅱ5~7,臀鳍(A.)为Ⅲ~Ⅳ9~12,尾鳍(C.)为15~17;脊椎骨数量为22~24,左右两边各具4对鳃弓,第一条鳃弓外鳃耙16~19;小鳞拟松鲷在165日龄时,瞬时生长率最大,生长最快;在幼鱼阶段体质量(y)与体长(x)呈幂函数关系,即y=0.025 3x~(3.025 1)(R~2=0.991 2),为异速生长;以小鳞拟松鲷肾细胞为试验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其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小鳞拟松鲷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2m+2sm+20st+24t,臂数(NF)为52,且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核型符合高位类鱼类形态特征。本研究中对小鳞拟松鲷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染色体核型进行量化描述,可为其种质鉴定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3)
以野生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为材料,采用抽血、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体腹腔注射法,取头肾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核型和Ag-NOR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豹纹鳃棘鲈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其核型公式为2n=2st(t)+46t,NF=48;仅有1对NORs位于第1对染色体长臂靠近着丝粒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1)
为了解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核型组成及DNA含量,以野生口虾蛄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内注射法,取其肝胰腺组织经低渗和固定后,获得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以鸡血细胞DNA为标准,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口虾蛄不同组织的DNA含量。结果表明:口虾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88,即2n=88,核型组成公式为2n=62m+12sm+14t,染色体总臂数(NF)为162;口虾蛄不同组织的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织DNA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肌肉>精巢>卵巢>肝胰腺>血液,肌肉组织含量最高,为10.43 pg/2c,血液含量最低,为8.70 pg/2c,各组织DNA含量平均为9.61 pg/2c;以1 pg=978 Mbp计算,首次成功估算了口虾蛄基因组大小约为9398.58 Mbp。本研究结果可为口虾蛄种质资源保护及未来人工养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
为了解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核型组成及DNA含量,以野生口虾蛄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内注射法,取其肝胰腺组织经低渗和固定后,获得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以鸡血细胞DNA为标准,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口虾蛄不同组织的DNA含量。结果表明:口虾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88,即2n=88,核型组成公式为2n=62m+12sm+14t,染色体总臂数(NF)为162;口虾蛄不同组织的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织DNA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肌肉>精巢>卵巢>肝胰腺>血液,肌肉组织含量最高,为10.43 pg/2c,血液含量最低,为8.70 pg/2c,各组织DNA含量平均为9.61 pg/2c;以1 pg=978 Mbp计算,首次成功估算了口虾蛄基因组大小约为9398.58 Mbp。本研究结果可为口虾蛄种质资源保护及未来人工养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