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英  陈立中 《安徽建筑》2010,17(3):58-6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对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压缩变形值S1及桩端以下土层的压缩变形值S2的计算方法均基于分层综合法。其中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sp取值计算中桩体Ep=(100~120)fcu(fcu为水泥土试样的室内试验强度)。这种取值方法是不符合深厚软土中单桩应力应变状况的。笔者通过对建于此类复合地基上的建筑物最终沉降量观测结果与静载荷试验结果的对比,以及按照工程岩土分类类比方法对水泥土桩的龄期,强度,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桩顶应力水平等要素进行分析,认为采用天然地基的勘察手段,如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原位测试等方法是取得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Esp值的简单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国内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五轴水泥土搅拌桩新技术。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工期短、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为了分析五轴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以及基坑围护中的处理效果,在同一场地进行了五轴水泥土搅拌桩和二轴、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取芯检测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土层中,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值较低,且离散性较大,二轴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较好,但不同龄期的强度值离散性变化较大,而五轴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值最高,离散性也较小,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处理软土层位于中间的多层软弱地基,开发了中间桩体直径扩大的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并通过现场试桩施工及检测,介绍了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原理、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和桩身质量检测结果。现场试桩结果表明所提的变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是合适的,能形成中间截面扩大的新型搅拌桩。由于采用了双向搅拌工艺,保证了水泥掺量,提高了搅拌均匀性,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大大高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研发丰富了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弱地基的形式,能经济、有效地对中间软土层的多层地基进行针对性地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是一种地基处理新技术,通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取芯、无侧限抗压试验,论证了一种新型水泥土搅拌桩-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特点;并采用现场载荷试验,分析了钉形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特点。结论表明,钉形搅拌桩成桩连续、桩身强度和均匀性较好,单桩承载力较高,且沉降很小。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应用,对广州南沙地区的软基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深水泥土桩质量检测方法和控制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现行规范中水泥土桩各种质量检测方法的不足,重点阐述了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因受荷载作用面积和时间的限制,影响深度浅,不能反映大面积、长期荷载作用的实际工程受力状况。然后研究了现场桩身水泥土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提出水泥土桩的质量检测应以现场标贯试验为主要手段:通过钻孔取芯观察定性判断水泥土搅拌的均匀性;通过标贯击数定量判断搅拌均匀的水泥土强度,并辅以芯样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最后,提出了搅拌均匀的水泥土桩质量合格标准为10d龄期的标贯击数不低于10击。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深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加固工程中的应用,通过进行室内渗透试验和抗压试验,测定不同土层处桩体的渗透系数及加固体强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表明:超深水泥土搅拌桩能够显著降低砂性土层的渗透系数,增强土体的强度。采用超深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取芯强度检测中存在的强度损失较大,检测值偏低,检测结果离散性较大等问题,以改进水泥土搅拌桩取样技术作为研发的重点,提出采用现场采取深层水泥土浆液的方法检测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并研制了水泥土搅拌桩浆液专用取样机.通过对第二代水泥土取样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第三代简易取样机具有取样稳定、实用小巧、取样效率较高等优点,可以较便捷地荻取能够反映水泥土搅拌桩深层质量和性质的浆液,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所研制的简易取样机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取浆试块强度检测试验,并与取芯强度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搅拌桩中垫层设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水泥土搅拌桩的室内模拟试验,对水泥土搅拌桩中的柔性垫层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水泥土搅拌桩的具体工作条件合理的设置垫层。本室内静载试验模型虽然不能完全模拟现场水泥土搅拌桩的工作状态,但从定性上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杨文平 《山西建筑》2012,(34):99-101
以新建塔然高勒煤矿铁路专用线工程为例,介绍了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通过现场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验证地基处理效果,并对该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评述,为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在铁路专用线软弱土地基工程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胡宗斌 《安徽建筑》2009,16(3):105-106
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厂水泥土搅拌桩工程的设计、施工工艺及水泥土桩静载荷检测试验、轻型动力触探检测试验的分析,得出了水泥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弱地基的成功经验。供相关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因室内和现场拌制的水泥土强度差异很大而产生的搅拌桩工程事故 ,提出了按现场水泥土强度设计的思想 ,从而避免了用室内拌制水泥土强度设计与现场施工质量脱节的弊端。讨论了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计算的几种方法 ,特别对实体深基础法中的人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建议了合理的水泥土搅拌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谭丽清 《广东建材》2010,26(3):96-98
本文介绍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工法原理及其在路基软弱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有关事项进行了讨论。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推广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软弱路基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道路搅拌桩的强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泥搅拌桩加固道路软基的水泥土强度问题。在试验的基础上,作者首先讨论了含水量对水泥土强度的重大影响;研究了有机质塘泥土掺水泥后的强度变化特征;探讨了如何快速确定土中水泥掺入比的方法;并对搅拌桩的设计强度及现场强度检测阐述了作者自己的见介。  相似文献   

14.
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土室内拌制的强度很高、现场拌制的强度很低的情况产生的搅拌桩工程事故 ,提出了按现场水泥土强度设计的思想 ,从而避免了按室内拌制水泥土强度进行设计而和现场施工质量脱节的弊端。此外 ,也克服了超长水泥土桩因静载荷试验影响深度有限而得出不合实际的承载力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设计的桩位布置、水泥掺入量及其施工工艺,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推广水泥土搅拌桩在地铁软弱路基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自动化程度低、施工质量监控方法落后等问题,研发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通过现场试验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成桩施工过程中,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可对成桩深度、喷浆量等施工参数进行远程监控;下钻过程中可自动判别土层,并据此实时调整下钻喷浆量;提钻时则切换为少量均匀喷浆,以防止送浆通道的堵塞。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监控可有效控制关键施工参数,通过土层的自动识别实现优化变频喷浆,有效保证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同时节省水泥用量。  相似文献   

17.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与加固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陈国金  黄雄 《建筑科学》2008,24(1):88-91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验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已成为完善水泥土搅拌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对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及检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取芯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法对某工程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检测与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原理是利用水泥(或其他类似材料,如石灰)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搅拌机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与水泥等固化剂强行搅拌,固化后形成具有抗渗止水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并与桩周土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论文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设计、计算以及现场试验结果分析,验证了搅拌桩设计的合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张卫华  杜娟 《山西建筑》2005,31(5):73-74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弱地基的原理、适用条件、设计计算与施工方法要点,对于利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桥涵基础及软弱路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强度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不同地区的多个典型工程,对目前工程中争议比较大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强度取值问题和搅拌桩强度检测方法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搅拌桩取浆强度检测结果和取芯强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搅拌桩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动力触探等试验结果的分析.对搅拌桩强度现场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优缺点和适用性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