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敏龙  吴斌 《华中建筑》2006,24(6):48-51
通过对建筑空间中节点及其特点的阐述,对中国古代建筑中藻井以及欧洲中世纪哥特建筑的中庭等有特点的建筑节点的剖析,讨论了建筑节点的作用,以及建筑与使用者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室内设计同质化复制浪潮的兴起和室内空间面临的艰难竞争处境,以及情感空间和人文空间的缺失,本文从主题空间的概念及色彩的心理效应和象征性入手,以室内主题空间为载体,通过对一系列设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归纳和演绎,提出室内主题空间气氛和意境的色彩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使用者在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中活动的连续性原则,提出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以空间公共性和步行行为为切入点,明确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在分析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现状和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耦合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提供一种获得城市公共空间动态增长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比较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1870—1933年)和理查德·诺伊特拉(Richard Neutra,1892—1970年)这对师徒的设计理念和技法,识别和讨论两人的传承和个人独特发展。文章选取路斯的莫勒住宅(Moller House,1928年)和诺伊特拉的克罗尼什住宅(Kronish House,1955年)作为案例。通过改变空间高度进行空间区分是两人成熟时期作品中关键的设计手段,但是驱动这一手段的建筑理念和其产生的空间效果却不同。在路斯的莫勒住宅的起居空间中,这一手段一方面与室内空间体验的戏剧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空间的经济性有关;而在诺伊特拉的克罗尼什住宅的起居空间中,则和建筑与景观之间边界的弱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挥舞的利器--山本理显建筑设计的系统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访谈的形式,针对建外SOHO,由山本理显亲自介绍该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所着重考虑过的开放空间、新生活方式、正立方体模块空间排列、25°转角、建筑配色和"阈"空间等手法,强调了系统化建立在建筑设计过程与控制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15,(8):190-191
<正>项目名称:深圳国际低碳城05-1、05-3地块概念方案项目地点:中国深圳占地面积:91 347.39m2建筑面积:462 812m2设计时间:2015.07项目地块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地国际低碳城,西侧紧临丁山河,北侧为工业厂房以及自然山体,现状基地为一片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是片区内的自然绿肺。根据项目开发要求,需建设容积率为5.1的产业研发办公建筑。作为低碳城的启动区项目,  相似文献   

7.
作为天津滨海新区CBD启动区,响螺湾商务区将汇集中国各省市和中央企业的驻津机构,实现与于家堡商务核心区的功能互补,同时也成为就业岗位充沛,生态景观和谐,公共设施完善的滨海新区活力地带。响螺湾商务区作为于家堡中心商务区  相似文献   

8.
罗皓  蔡俐  李奕成  刘磊 《风景园林》2018,25(11):78-83
鉴于历史地图自身信息的模糊性,采用历史地图解译法对桂湖水系相关的历史地图进行解译绘制,通过解译图纸能较为清楚展示桂湖水系的演变过程,进而相对客观地总结其水系的演变特点。从城市水系与园林水源、水系周边建筑营建、水系空间形态划分3个方面,按照隋唐、宋代、明清、近代、现代的时间段对桂湖水系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从新都城市水系与桂湖园林水系的关系、水系周边建筑功能及附属空间属性的变化、水系形态的艺术划分3方面归纳总结水系演变特点: 1)新都城市水系与桂湖园林水系在形态结构联系上呈现出完整、完善、破坏、重建4个阶段,桂湖园林水系与新都城市水系在水系体系构成上经历融合、维持、撤离、融入4个阶段的变化。2)水系周边建筑功能经纪念性萌芽、公共性增强、纪念性强化、纪念性精炼的变化,其建筑附属空间布局经历游赏性空间错列分布、公共性空间沿岸排布、纪念性空间中心贯穿、纪念性空间核心主导的4个阶段,使得桂湖从以游玩聚会为主的驿站园林变为以纪念为主的公共园林。3)桂湖水系的形态结构划分呈一池三岛“粗”分、五岛两堤“概”分、五岛两堤“密”分与五岛两堤“旷”分的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留白”这一艺术理念对于传统园林以及传统空间建构形态的影响,分别从传统哲学、认知方式以及审美观等角度,对留白在传统园林空间的创作以及接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留白的创作思想表现在园林空间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及时空互渗等方面,留白的空间处理手法是形成传统园林空间意境的重要设计策略.传统园林空间中的留白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和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0.
河北正定隆兴寺牟尼殿位于寺内中轴线的前半部,平面近方形,大殿殿身是重檐歇山顶,四面抱厦屋顶又是山面向前,建筑的外观形式很有特色,该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牟尼殿的建筑构造平面近方形,面阔进深各七间,共有柱子68根,分三圈布置成柱网,与《营造法式》讲的金箱斗底槽基本相似。梁架:共用梁架四缝,为抬梁式。建筑物上斗栱的运用,在整个建筑构架上有重要的结构意义。通过对牟尼殿主要木构件承载能力分析和主要构件榫卯做法研究。充分说明中国木构架建筑在很久以前就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南浔古镇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轶  张健 《华中建筑》2008,26(6):178-184
江南水乡南浔古镇滨水建筑与各外部空间元素的关系融合,浑然天成。外部空间元素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法有规律地形成了南浔古镇的外部空间结构。为了清晰、明确体现这种外部空间结构,使用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关系图和剖立面图来解析外部空间结构,并总结出南浔古镇外部空间的平面关系特点以及与西塘、乌镇古镇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解读现代建筑中的廊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彦杰  仲德崑 《华中建筑》2004,22(2):42-44,51
廊是比较传统的建筑物或建筑元素,但依日常用于各种类型的现代建筑中,成为建筑的亮点。从概念出发,对具体实例进行解析,总结出廊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与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北工大建规学院为例探索设计创新类教学空间中交往空间的优化设计。笔者通过问卷调研及行为观察了解建规学院师生的交往行为特点、使用需求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即交往空间设施不足、空间品质不高。同时发现展览、文艺、体育、茶歇等媒介活动会很好地激发交往行为的发生,良好的交流空间会成为学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平台。故笔者依据空间使用功能构成将交往空间类型分为独立型和复合型两类,并从空间布局、空间模式、空间设施三点入手对建规学院交往空间分层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天津大学建筑馆中庭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配合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改变,天津大学建筑馆对原建筑中庭进行了改扩建,新旧建筑空间相互渗透、穿插、借用,并有效地利用一狭长的天井,使新建筑馆的物理环境、空间环境都得到改善和提升,为建筑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然保护地历经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多部门主导、保护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面对机构改革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的契机,传统规划的经验积累为新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的可能。通过回溯机构改革前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对比分析其规划结构体系,并从人地关系视角切入,分析各类规划针对保护对象、保护利用强度,以及社会发展调控上的差异,总结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的既有经验,为新时期规划体系的重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不同民族的时空观念,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也可以说是哲学起点的不同.笔者尝试对中国哲学中的时空观念及其在建筑思想中的渗透进行探讨,试图揭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深层的哲学及美学根源,并相信这是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筑技术概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光与影:建筑、水面、灯光、倒影,宁静的夜广西南宁市南湖及滨水地带的夜景规划日本神户海关总部大楼日本东京GAS地球馆前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1999年开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一年级下学期后半段,开设了《建筑技术概论》课。七次课堂讲座,每周一次。第一讲是《概论》的“概论”,讲述建筑技术的范畴,与建筑发展的关系,建筑师与建筑技术,以期初入建筑之门的学生能对建筑技术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从而对建筑和建筑学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同时,作为教师也想探索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讲课是以PowerPoint图文混编的电子…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及全民公益的特性,无障碍性将是未来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框架完善及基础设施更新建设的重要新增要素.基于美国无障碍游径体系,论证了可达性与通达性作为无障碍游径规划先决条件的评价依据,分析了游径物理空间及社会空间双重无障碍性构筑的差异化指标.结论结合我国国家公园游径及类游径道路系统现状指出:在遵循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