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其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共产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海口市美舍河为例,以系统思维引领生态治水,研究城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案,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出以流域为单元,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功能统筹"为主线,系统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并统筹提升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等复合生态功能,构建水岸融合、蓝绿交织的城市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2.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全国第一个以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任务的工程项目,以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为核心理念,制定了"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四步走的流域统筹治理技术路线。详细介绍了茅洲河流域治理技术具体的实施内容及效果,可为全国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山西汾河谷地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自古以来就在这里引泉灌溉,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泉域水文系统并支撑着古城的发展,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城水空间关系,有待保护与传承。文章以文献研究法为核心,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从“流域-泉域-城市”三个尺度,对汾河谷地4组“城-水”单元进行了复原,从城乡水文结构整体性、自然-人工系统生态耦合性和泉域文化景观地域性三个层面,揭示出传统“城-水”空间关系内涵,为保障泉域传统城-水空间结构的可持续保护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流域生态学倡导从多类型的流域地貌单元对水系进行生态治理和系统维护。针对近年来多发的流域性生态风险、水系治理过度与治理缺位并存等问题,提出分类治理的路径方法。基于地貌起伏度将浙江省山区流域地貌单元分为高起伏度山区、中起伏度山区、低山丘陵区三种类型。通过山区自然地貌类型与水系生态安全风险的关系梳理、及其与水岸建设交互特征的定量分析,揭示不同自然地貌类型下山区水系生态安全格局的特征规律,提出各类流域地貌单元水系生态安全的管控要点。高起伏度山区水系生态安全治理应从“河流坡底-河岸植被-森林系统”的垂直维度强化育水回水和生态涵养。中起伏度山区水系治理宜通过全周期的山洪风险防治和水系下垫面的生态修复进行拓容蓄洪和疏水排涝。低山丘陵区水系应通过“产-汇-滤”全链条的增滤减排,自然径流结构的完善优化,促进因势淘污和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的适应性营造是生态适应性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晋东南水环境的 适应性,研究在现场调查和建筑测绘的基础 上,利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分析选址布 局与水环境物质底板的关系,将晋东南传统 聚落水适应性环境营造总结为“双层循环子 系统”的宏观框架和“单一元素多功能使用” 的系统特征,同时将其微观呈现归纳为四个方 面。得出结论:第一,城市化背景下传统聚落 的变革模式应该延续“缓慢渐进的适应模式” 来创造和改善人居环境。第二,“从与自然共 生的角度出发”和“整体与个体相结合”是晋 东南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环境营造经验总结, 对解决现代城市问题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南给排水》2005,27(4):F003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首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指出:河道、湖泊的硬化护坡和砌底等行为,是导致城市特色丧失和城市水环境、水生态功能退化的主因之一。他分析了城市水系改造中普通存在的错误,包括填埋河湖造地、修路和建房;城市河道、江岸变成单纯的防洪工程;盲目改变城市和城郊湿地功能;过分注重调水而忽视节水和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等。  相似文献   

7.
响应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治理的发展趋势,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一体化治理构架,本文结合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载体”的跨界一体化地区治理逻辑,以及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共同目标-关键行动-示范项目”的技术逻辑,总结归纳了示范区一体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符合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要求的前提下,响应治理逻辑下的三个创新:一是从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安排转向自下而上的“共识”和“契约”;二是从面面俱到转向聚焦“有限目标”、直指跨界协同难点的“战略破题”;三是从理想终极蓝图转向适应市场不确定性的渐进式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8.
陈玉恒 《城乡建设》2010,(11):46-47
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保持清洁的水资源、良好的水生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构筑生态宜居高地重要内容,也是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把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和改善水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水环境整体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朱宇  高敏  陈洁 《城乡建设》2023,(15):44-47
<正>历届内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统筹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生态样本,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成功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近年来,内江先后获得“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国典型区域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全国第一、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四川省生态环境试点城市”等称号,入选“四川省2023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0.
生态空间规划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跃迁 为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先行系统,多元分析技术介入 的评估路径是合理了解生态空间本底特征和制定规划管控策略 的科学保障。以襄阳市为例证区域,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最小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廊道模拟等多 元技术遵循“本底评价-格局优化-分级管控”的路径逐级开展 生态空间规划。襄阳市生态空间占比56.33%,共识别35个 生态源地和73条最佳生态廊道;构建“一干七支、西屏北网、 三楔四区多点”的襄阳市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空间分级分 要素管控策略和用途管制的正负面清单,并提出“护绿、增 绿、补绿”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对新时代国空体系下的生态 空间规划实践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洪海 《江西建材》2023,(1):336-338+341
文中针对湖南省某流域河道存在的水污染问题,通过水环境现状调查、管网排查和污染源分析,以数字化模型(MIKE模型)为技术手段,以水环境容量控制为核心,结合既有各类规划,构建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满足流域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治理需求,实现治理和水环境功能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宿迁市中心西南片区水环境质量,在已有黑臭水体治理经验的基础上,转变被动治水思维,对西南片区流域水环境开展系统化治理。在“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清流”的“五全理念”指引下,以问题、目标双导向,对片区河道污染负荷量及纳污能力进行测算,制定水质达标策略;通过河道生态需水量供需平衡调度研究,布局活水循环方案。从河道水系和排水管网等两大系统着手,积极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宿迁实践。  相似文献   

13.
流域以水资源为核心特征,是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战略空间。然而城镇建设冲击与气候变化使域内城镇空间发展受制于多维水约束。面对流域空间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传统规划常无措受困、效力式微,亟待厘清相应的弹性规划范式。基于系统学视角下的要素、结构与功能对其进行解构,阐述边界、关系与状态等3类水约束。借鉴物理弹性概念,尝试从弹性体的形变、应力与运动等3方面构建面向流域城镇空间发展、应对多维水约束的“阈值扩容—方程分段—期望调和”弹性规划概念框架,为流域城镇空间适水优化提供弹性视角。在此基础上,结合预留性、嵌套性、包容性与稳健性,初步探讨应对多维水约束的流域城镇空间弹性规划响应模式,包括规模多样定域、布局多层重组、结构多维优化与时序多向权衡,以期为生态文明下的流域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与弹性规划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流域治理目标从局部的工程达标向整体的水质达标的转变,工程思维下治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无法可持续达标,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之间的协同关系,如河道空间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污染物治理与利用的关系、工程建设与良性运维的关系、治理措施与机制体制的关系、治理需求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优化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场地,也取得了较好效果。鉴于此,总结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协同治理的六大策略,包括河道生态缓冲空间的划定与保护,流域节水、雨水利用、污染物资源化协同推进,治理工程提质增效和良性运维并重,跨行政区协调机制与体制完善,基于监测与模型的项目绩效动态评估机制建立,流域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撑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对各项水环境治理技术措施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以此改善城市流域水系水质,维护流域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探索出适合城市当前与未来发展的水环境治理方案。论文分析了当前流域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为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是传统村落营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水环境也极易遭受破坏.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大贺庄村为例,从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微观要素三个层次总结其水环境营建智慧,并针对河道损毁、生态污染、传统工艺缺失、水文化衰落等现状危机,从保护传承、活力再生的角度提出系统的复兴策略,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是传统村落营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水环境也极易遭受破坏。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大贺庄村为例,从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微观要素三个层次总结其水环境营建智慧,并针对河道损毁、生态污染、传统工艺缺失、水文化衰落等现状危机,从保护传承、活力再生的角度提出系统的复兴策略,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乡村的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和文 化传承等多元功能价值日益凸显,亟需策略指引 以满足乡村多元功能运作的基本需求,推动乡村 多功能转型。自古以来,我国乡村营建就注重人 水和谐关系,每个农耕区域亦可视为传统水利 社会。“水”对于乡村的多元价值体现为有机串 联“三生”功能、并相互作用的开放、复合体系, 其符合乡村多功能转型的作用机制。首先从乡村 的“三生”功能属性出发,通过对乡村转型语境 下“水”的多元价值再认知:基于流域网络的系 统开放性、基于水体自净的动态适应性和基于 协同演进的自主互动性,进一步从“经济生产、 自然生态、社会生活”三个维度提出以“水”为 主线的乡村转型发展策略,并将其运用至仓口 村规划实践之中,旨在寻求乡村永续发展的适应 性方法,探索乡村振兴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衡阳城区水环境质量,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全局全周期的统筹思维,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根据衡阳城区水环境存在的4个维度10个方面的问题,秉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针对性地提出厂站改造、管网修整、河道修复、源头管控的建设方案,逐步实施新(扩)建污水厂、排水体制改造、管道维修、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正本清源等各项工程,不仅解决了城市水环境问题,提升了城市水生态功能,而且成为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水系空间经常被侵占,导致城市内涝、水体污染、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带来系统化治理的思路,可有效解决城市水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厦门市苏厝溪流域为例,通过分析现状水系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要求,统筹城市空间与水系的关系,提出了水系全生命周期建设的策略及系统治理水系的措施,以解决城市开发过程中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及水资源问题。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方法,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前期的规划管控、实施中的水系建设及后期的景观营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