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晟国际大厦结构抗震超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SATWE,ETABS,MIDAS/Gen,ABAQUS6.5等软件对一栋高度约265m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超限分析,介绍了该结构超限抗震设计情况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SATWE、ETABS等软件对一栋高度约160m超A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抗震超限分析,并介绍了该结构超限抗震设计情况以及相关技术措施.以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YJK,ETABS,SAUSAGE,ABAQUS等软件对一栋房层高度为80.3m、带裙楼且塔楼偏置的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超限分析,介绍了该结构超限抗震设计情况和技术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该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满足D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博兴市民文化中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存在局部楼板不连续、局部错层、局部穿层柱及复杂连接等情况,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分别采用SATWE,ETABS和Perform-3D软件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的弹性分析及罕遇地震的静力弹塑性分析,采用ETABS和ANSYS对大跨度钢结构拱架进行内力、稳定和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性能设计,并对关键部位和构件采取了加强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
以具体工程为例,对超限高层建筑多塔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进行总结。该工程为体型不规则的超限高层结构,用ETABS和YJK做小震对比分析,并补充小震弹性时程分析,采用等效弹性法对该工程进行性能化设计,采用佳构软件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林剑 《福建建筑》2013,(9):20-22
由于使用功能的需求,致使现代城市高层建筑不断突破规范的适用范围。本文以一细腰、高位转换的高层建筑为例,针对其超限情况采取了相应的结构布置方案及构造措施。通过SATWE和ETABS两种计算软件的建模和分析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说明本文采取的构造措施可使得该工程可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分析结果的对比也说明,SATWE针对这类超限结构的计算结果有较高精度,因此可用于该类工程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7.
广州光大橡园为平面、竖向等多项不规则的超限复杂高层建筑,设计中采用SATWE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ETABS软件进行设计验证;对于转换层及转换桁架等复杂构件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在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提出了加强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措施和抗震对策。  相似文献   

8.
包兵  刘辉  姜昕 《江苏建筑》2012,(5):34-36,41
文章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SATWE和ETABS 2种计算程序对高度约183 m的超B级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超限分析,介绍了该结构超限抗震设计情况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苏广电城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广电城是一座综合型媒体建筑,其主楼和裙楼均存在着平面和立面不规则等多项超限.本文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弹性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法,采用多种分析软件,如SATWE,PMSAP,EPDA & PUSH,ETABS等,对复杂超限高层建筑江苏广电城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工程设计中的难点如局部转换结构、楼板不规则等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
长沙华远·金外滩三四期的R1R2塔楼为超限高层建筑,高宽比为10.8。对结构进行了小震下的反应谱分析,并分别运用SATWE和ETABS两种软件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和对比。在反应谱分析的基础上,利用ETABS软件进行了弹性时程反应分析,分析结果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根据工程自身的特性,对结构设定了适宜的性能目标,完成了在设防烈度地震下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的计算分析;采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大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实现结构的性能化设计。工程对风荷载较敏感,舒适度计算是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沈婷 《城市建筑》2014,(21):205-205
当今社会,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问题,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是新时代建筑应该具备的能力。本文浅议了绿色建筑概念、内涵,并例举了一些绿色建筑实例。  相似文献   

12.
林涛  刘小平 《工业建筑》2007,37(3):20-22,32
分析当前湖南地区的建筑能耗状况,强调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针对湖南的气候特点,论述墙体、门窗、屋顶等各部分节能技术措施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问题,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是新时代建筑应该具备的能力。本文浅议了绿色建筑概念、内涵,并例举了一些绿色建筑实例。  相似文献   

14.
周清桥 《山西建筑》2011,37(31):13-14
论述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和问题以及对目前高层建筑存在的结构、材料、工艺方面的创新与技术的现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并在今后建筑的发展上进一步提出了智能建筑、节能建筑、安全建筑等方向,给出了每种方向发展的概况和前景分析,以促进我国建筑划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二方面的能耗数据,分析了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浪费严重、用能效率不高、能耗增长潜力大的总体形势,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杜萧翔 《山西建筑》2009,35(25):53-54
结合生态高技建筑的产生背景,阐述了生态高技建筑的基本特征,介绍了生态高技建筑的发展和实际情况,指出中国建筑师应开拓思路,汲取各种有益的经验,重视设计中的科技含量,积极实践,将理性思考认真的付诸实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特点、评价标准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特点、评价标准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Problem: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s allow planners to examine whether buildings and developments meet sustainability goals, but no framework exists to help planners choose among them.

Purpose: This study develops a framework for planners to use in considering which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would be most appropriate for their purposes and analyzes nine such systems.

Methods: I conducted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system documentation for nine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s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viewed administrators of the system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lthough many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s appear at first to be quite similar, they hav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and could produc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ults when used to implement green building programs. Among the important differences are the scales at which they consider various issues, whether or not they emphasize communication, and how they prioritize and weight concerns. I also found that most national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s lack a mechanism for adapting them to local concerns and conditions.

Takeaway for practice: While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s offer new tools to help communities meet sustainability goals, planners should consider the details of each system carefully before deciding on which to use in their communities. It would be very desirable for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s to become adaptable, so they will be more locally relevant and appropriate.

Research support: None.  相似文献   

20.
张海洋  陈维 《山西建筑》2010,36(10):41-42
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的建筑设计,阐述了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和生产辅助区的布置,分析了污水处理工艺对建筑的影响,探讨了该厂区的规划建筑特色,积累了污水处理厂的建筑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