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对近几年推广应用的混凝土静压小桩的设计,施工实践经验和相关的测试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详细介绍了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有关注意事项,并提出了一些看少建议。 相似文献
3.
静压小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静压预制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具有施工速度快、无污染、无噪音等优点以及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压缩模量提高显著等特点。本文通过静压小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分析,研究了预制静压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变化规律及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通过某工程实例的应用分析,验证了预制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式中各项糸数取值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苏州中环快速路园区段娄江立交WS1、SE2两座匝道桥水中墩为例,对小直径钢管桩土围堰施工技术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本利用静载试桩结果评价桩质量,与各种动测法相比,它直接综合了桩的质量和承载力两项因素,建立了桩质量与承载力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提高了静载试桩的效益,拓宽了用途。 相似文献
6.
静压预制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采用压桩设备直接将预制桩压入地基土中,预制桩作为竖向增强体与周围土体共同构成复合地基。在压桩施工过程中,预制桩对横向挤土,使桩周1d~2d范围内的地基土孔隙率显著降低,提高了此部分土的力学性能,与静压预制桩构成施工质量稳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更高和压缩变形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可以显著提高桩承载力的桩侧桩底注浆技术,研究了桩侧桩底注浆提高承载力的机理,对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其静载试验结果作了分析,得出了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相似文献
8.
游海狮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5,(10):60-61
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修建跨越长江、黄河、海湾、海峡等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中采用-柱(墩)-桩的单桩结构的情况日趋增多。大直径桩的采用可以显提高单桩的承载力,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大型桥梁的发展都要求提高基础的承载力,为大直径桩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了契机。因此,大直径桩承载力的确定就成为大直径桩基设计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钢管桩是大型水上桥梁施工中的常用临时基桩。南翔桥工程的支架和栈桥均采用钢管桩,由于大型打桩船只不能到达桥位,利用平板驳船和履带吊车结合高频振动锤的方法施工,采用千斤顶反压的方法检测钢管桩承载力。并结合实践提出了钢管桩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一些提高打桩效率和控制桩位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对微型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进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二次注浆工艺有利于提高微型桩水平承载力,当采用投石注浆成桩时,应用于输电线路工程的微型桩必须采用二次注浆工艺;二次注浆工艺对微型桩水平承载力的提升作用因上部土层性质而异,尚需更多的试验和实践确定不同土层性质下二次注浆对微型桩水平承载力的提升效果;适当在微型桩群桩中布置一定的斜桩有利于提高群桩的水平承载力,但应考虑斜桩施工困难会对施工工期产生影响;进行微型桩基础设计时宜按水平允许位移进行控制,在合理选用设计参数的情况下,可采用本文提供的设计方法进行微型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2.
微型桩基础下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典型软土地基条件,对采用二次注浆工艺的微型桩单桩及2×2群桩进行了现场下压载荷试验,确定了相应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并初步研究了微型桩基础下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研究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特征并建立承载力计算模型,为分析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性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安全性分析与控制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全寿命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选取14,180 d两个混凝土龄期,对4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承载力试验,观测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变形特点,对比两个龄期极限弯矩值的大小,分析跨中挠度、跨中混凝土应变分布、钢筋自由端滑移等变量随荷载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数值模拟,分析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主要的受力特征。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建立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分析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随龄期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