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明凯 《住宅科技》2021,(2):45-47,62
桂林漓江流域分布着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选取四个传统村落,采用空间句法对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空间形态间的差异性,为地域性传统村落的分析研究提供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桂林"旅游全域化"战略背景下,选取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熊村为研究对象,从景观设计视角,对该村落景观保护与开发力度、艺术内涵感染力和旅游经济影响力弱等现状进行分析。借鉴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理论,提出熊村自然景观保护与开发的设计实施、乡土景观修旧如旧与巧而得体的设计再现、文化景观根植传统与立足本土的设计应用的策略,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李琪  徐小东  王伟 《室内设计》2022,(6):93-100
随着对生产、生态、生活之间相互影 响、和谐发展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村落重要性认 知的不断加深,以牺牲环境、无视生活为代价 谋求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被“三生融合”的发 展理念所替代。然而现阶段“三生”之间的磨合 与拮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禁锢传统村落 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村落具有种类 多、分布广、数量大等特性,为相关研究带来巨 大的挑战。基于此,论文尝试以“三生融合”为 导向,构建基于“三生融合度”的传统村落分类 模型,旨在为基于分类基础上传统村落活态化 发展策略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以环太湖流 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分 类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分类模型可 将环太湖流域传统村落划分为成熟改善型、拮 抗调整型及失衡重构型三类,能有效结合不同 类型传统村落的“三生”特征,针对性地总结凝 练出保护发展的经验与策略,其分类过程与结果亦可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江苏以省级传统村落作为重要抓手,探索适应本省实际的保护发展实践工作。文章基于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地方实践,以宜兴市太华镇为例,从村落分布、选址与格局以及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三个方面阐释其境内分布的传统村落特征,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管报不管保”“单个村落保护弊端”以及“保护与发展矛盾”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桃源村为例,从其风貌构成内容着手,通过解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今名家名作,探寻山水画作在人居全景、风貌节点与精神世界上的表现;以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观为指导,在山水画特有的视线组织下,突出传统村落风貌要素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以最少干预下的微更新和地方性作为特色传承,提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与发展中山水画境重塑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多场景呈现与数字平台展示;最后,从风貌核心内容管控、传统技艺应用、乡土文化呈现和多层面感知路径等方面,尝试重塑和管控富有地方人文与自然特色的传统村落风貌。  相似文献   

6.
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住历史的记忆,就要保护好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村落。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同时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有“西南会府”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资源的稀缺性、差异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红色旅游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特殊的环境背景,传统村落之于红色旅游的关系是语境与中心话语的关系,中心话语的意义、内容离不开特定语境。在当今红色旅游与民俗风情及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开发热潮中,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红色旅游开发的关系成为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长兴县新四军苏渐军区旧址群的红色旅游规划为例,讨论了传统村落语境对红色旅游中心话语意义,并对在此指导下的红色旅游开发的具体规划思路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8.
黄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之际,探究流域文化遗产特色,系统整合流域文化资源,有助于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协同发展。文章以汾河中游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传统村落空间基因评价体系,从自然环境、聚落空间、建筑空间三方面提取特征因子,建立传统村落空间基因数据库。打破传统村落个案研究的局限性,从流域层面探索保护模式,助推全域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传统村落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的村镇经济和社会生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传统村落的空间基因探索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汾河流域的古交市南头村的空间基因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空间基因识别与解析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有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多为类型研究,且以定性研究居多.该文利用空间句法为理论基础,运用Depthmap软件对大贺庄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通过对其整合度、控制值、深度值、选择值进行量化解析,首先从整体结构方面来解析大贺庄村的空间结构特征,其次将古村和新村范围内公共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运动得到了全国性的响应,并由此蓬勃发展;但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乡村原有的自然特色,滥用景观元素,导致了乡土文化的破坏与丧失。本文通过对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调查研究,从村落外部空间的山水选址、村落内部的空间格局、院落空间与建筑类型四方面挖掘村落的空间特色与村落空间所承载的乡土文化。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在传承、延续乡土文脉的问题上做出创新性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街巷是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通过对辛庄村的村落概况、街巷格局和街巷空间的类型、界面组成以及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寻找辛庄传统街巷空间构成的规律,对其他古村落的街巷空间研究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也为村庄的风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文化复兴和美丽中国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背景下,针对当前传统村落凝冻式、碎片化、文脉断裂的保护现状,亟待探索基于“整体性”的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路径。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作为中华优秀的村落营建经验“一举而百善”,是物质空间关联形成的整体景观、生活方式与情感凝结的文化网络,蕴含了自然山水环境下的人地共生理念。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利用应按照在地原真保护、民本活态利用、区域统筹协调的原则,围绕阐明核心价值与要素、构建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协同多维传承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撑措施的内容,据此,本文提出集中连片区划定集群保护、历史格局修复、新旧协同格局传承、土地利用管控、动力培育与活力提升的路径。这对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弘扬文化现代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芮绮 《城市建筑》2022,(12):106-108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是陕西省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在继承了许多传统关中文化习俗的同时,保留了大量传统的防火手段。关中地区气候干燥且普遍缺水,自古以来火灾隐患就是村落安全的主要威胁,但村落历经千年依旧可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些传统防火手段功不可没。然而,时至今日,这些传统手段已经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其中蕴含的经验与思考也一并失落。因此,本文对关中地区袁家村的传统防火手段进行探索与分析,以期为现代防火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刘冉倩  齐羚  崔岳晨  常碧云   《中国园林》2021,37(12):104
以天津市西井峪村为例,在前期微气候实地观测和 数值模拟的研究基础上,系统研究以山水格局特征与微气候 舒适度之间的耦合关系及适应性设计机理为基础的参数因子指 标,进一步结合舒适度评价和选取控制性形态参数因子,与参 数化的形态生成算法耦合,利用Grasshopper和R语言编程 设计工具来编写交互推演的山水格局逻辑建构过程,通过设定 传统村落山水格局目标环境优化值,迭代计算输出符合要求的 形态关系组合图谱,通过Rhino建模平台进行图谱表达,并 初步构建交互平台,提出参数化辅助优化设计流程,为传统村 落保护改造和城市中的山水理想格局设计提供优化辅助设计策 略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边城镇隘门村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环境营造策略进行探讨。从隘门村的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该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村落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是公共空间环境破坏与缺失、传统文脉空间的传承与发扬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系列的策略,以改善隘门村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推动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钰凡  贺勇  浦欣成 《华中建筑》2022,40(2):150-154
宗族社会是中国传统且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形态,其历史演变与乡土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联.该文以安徽省绩溪县尚村为例,在分析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困境及现行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宗族文化为内生动力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途径.通过宗族在村民中发挥的不可忽视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说明重视宗族文化在传统村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基于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