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解析口述史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意义和目的,探索口述访谈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访谈技巧。运用口述史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设计营造匠人开展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深度访谈,将其建筑技艺和思想抢救记录下来,为国家和民族保住一份建筑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山西省汾西县传统锢窑营造技艺的地域特色及其传承演变过程,主要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口述访谈。通过分析"帮坡""填心墙""复券"等当地做法,以及工匠对于结构、材料、形式的态度,认为营造技艺与乡土意匠在传统锢窑地域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藉由1970年代末期以后材料技术的发展及工匠意识的转变过程,我们得以有机会深刻反思传统锢窑的营造技艺、乡土意匠、地域特色又是如何逐步衰败、背离与瓦解的。这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地域建筑设计中提供启示——只有当营造技艺的演变与乡土意匠的传承同时进行时,我们才有能力缔造出更持久的建筑魅力。  相似文献   

3.
营造技艺是建筑遗产得到科学保护与修缮的重要前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随着传统营建活动的日趋减少,依靠工匠“口传身授”的营造技艺也开始走向衰落,面临传承断代的威胁。本文选取高平市二层砖木混合结构的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民居的营造流程、技艺要点等进行全面的记录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传统工匠营造的民间智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正当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流向城市,导致传统建筑逐渐衰败,传统建筑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困境,因而我们必须要重视传统建筑工匠队伍的培养与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物质载体的营造,更重要的也是为了让传统技艺、营造理念等非物质文化得以保存、传承下去。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发展好传统建筑,对于传统建筑工匠生存现状的普查与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住建部《全国传统建筑工匠生存现状调查》的课题,对安徽地区传统建筑工匠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由于黄山市地区的地域建筑在安徽省范围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重点研究调查了黄山市传统建筑工匠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5.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是大数据时代科技与非遗结合的必然趋势。民族地区高校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展示,既是侗族营造技艺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土建教学改革的要求。贵州凯里学院建筑学院通过运用新式媒体、成立民建中心、多维共建师资、导入土建教学、开展课题研究、协同联动机制等路径实现高校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的知晓化、基地化、专业化、课程化、科学化和整合化,弘扬了民族建筑特色、深化了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宋代《营造法式》起,建筑设计与营造进入较为规范的设计模式,整个传统官式建筑的营造得到了约束。不同地区因其地域环境、材料工具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地传统建筑建造过程中也会因地制宜考虑自身特点来进行少量变形与改善。通枋就是天水地区在地域、材料、文化等因素的条件下,经过工匠创新的产物。其结构构造制式不同于北方官式建筑中常见的额枋形式,形成了具有天水地方特色的营造技艺和建筑景观。运用类型学和结构数理分析的方法对天水地区通枋结构构造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陕西地区传统建筑凭借其精湛的营造技艺和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造就了陕西地区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成就了陕西地区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陕西地区传统建筑营建就地取材,运用丰富的本土材料和建造智慧创造出众多因地制宜的建筑艺术品。陕西当代建筑传承设计应该秉承传统建筑营造中的哲学思想、营造技艺、生态智慧等方面进行再创作。如何寻求适宜当代地域材料技术水平的传承设计策略,如何利用传统材料建造出适宜于现代建筑空间及形式需求的当代建筑传承设计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建筑工匠"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重要传承载体。传统建筑工匠做为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担负着建筑建造、修缮和传统建造技艺传承延续的历史使命。近二十年来由于市场、政策等各种原因,传统建筑工匠队伍生存发展状况堪忧,传统建造技艺面临失传危险。传统建筑工匠技艺状况亟待摸排梳理,在此背景之下,住建部委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进行了《全国传统建筑工匠技艺调查》的课题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9.
孙博文 《建筑师》2014,(3):82-86
"斗栱"是建筑史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而且其称谓与形象俨然已成为中国建筑史乃至民族建筑形式的象征符号。梁思成先生在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及实物考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定名。而笔者近期在江南各省对一些乡土工匠进行了田野方式的口述史调研工作,基于笔者观察到的事实,对"斗栱"的称谓及《营造法式》中的相关表达进行了重新地思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等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也是保存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构成形态的活化石。在现代建筑思想、建造方式冲击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关注焦点。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和类别的视角,梳理 2004-2019 国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地域特点、村落文脉、院落形制、建筑结构、局部构件、技艺本体、匠人文化、传承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遗的研究视角及特点,并基于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区域不均、视角单一、缺乏体系、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赣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和传统大木工匠为研究对象,对课题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传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主体——传统乡土建筑和传统大木工匠为研究出发点,应用类型学和人类学等方法,尝试对该地域传统乡土建筑的营造技艺进行解析,并将其与《营造法式》、《鲁般营造正式》和《营造法原》等文献作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历史渊源,加深对赣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在上海活动的香山帮工匠及其所营建的代表性建筑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工匠访谈、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探讨香山帮与上海的渊源及其影响。香山帮作为江南地区最主要的建筑帮派之一,对位于江南核心地区的上海中式传统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的深入开展,将对香山帮在江南地区的建筑营造活动及上海传统建筑等问题的研究有所补充,并为进一步探讨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特性及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口诀是民间传统工匠口传手授营造经验的常见方式,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闽南溪底传统匠帮记诵的“五针”口诀解读入手,通过现场记录溪底传统大木作的施工过程,结合匠师口述并比对图纸、篙尺研究传统匠帮大木构架榫卯构造。系统梳理口诀中涉及的构件出榫做法,总结其中蕴含的交榫退让原则,进一步探讨营造过程中的构件合并及榫头调整方式,提出匠师口诀是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天镇县自古为寒冷的边防之地,其民居大木作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工匠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传统民居的木构架体系及其大木作营造技艺,对木构架类型、节点构造以及营造中的算料选料、房屋设计、构件加工、立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对当地民居大木作技艺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5.
以八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为研究客体,基于传统乡土建筑保护与修复对原真营造技艺的指导需求,探讨了该地域传统建筑形制和营造技艺的研究成果,为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天镇县自古为寒冷的边防之地,其民居大木作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工匠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传统民居的木构架体系及其大木作营造技艺,对木构架类型、节点构造以及营造中的算料选料、房屋设计、构件加工、立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对当地民居大木作技艺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7.
以平定县传统锢窑营造技艺调查为例,从营造活动中的营造观念、人际关系和建造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特点,采取田野调查和访谈口述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并在系统、翔实的调研基础上用直观的图像对其进行表达,鲜活生动地呈现传统营造技艺。  相似文献   

18.
蔡萍  王展光 《重庆建筑》2021,20(3):25-26,35
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数字化是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在大数据背景下传承的重要手段.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将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中,对其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存储、复原和再现、展示与传播,既满足了苗族营造技艺发展的需求,又推动了高校内涵式发展,从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遗产研究领域中,存在重视建筑本身"物"的研究而忽略建筑技艺主体"传承人"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艺习得和传承具有身体性特征,在社会转型期非遗传承人被市场化左右、身份角色模糊、技艺流失等问题。由此,提出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保护措施、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口述采访记录、重视非遗传承人人才的培养、发扬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怀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兰州地区传统建筑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尤以斗栱最为突出。然而,这种地方营造技艺在实践中正面临失传的问题。基于匠师图档与实物遗存进行互参互证,结合匠师访谈进而归纳兰州地区斗栱的构造规律以及营造逻辑。从释名到类型分析,建立兰州地区斗栱营造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构建兰州地区传统建筑营造体系做好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