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根据锰氧化细菌的生物除锰作用,依托于新型滤料生物滤池,提出了简单曝气+一级生物过滤的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实现了锰的高效生物去除效果;同时,对新型滤料生物滤池除锰的长期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饮用水生物除锰工艺是一种经济高效、运行稳定的处理方法,适合应用于受锰污染的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2.
BGP法测定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是考察饮用水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通过试验确定了BGP法测定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操作条件:以原水作为接种液,以R2A培养基培养计数,接种液在20℃下培养5d,接种液与水样的体积比为1:100。对照试验结果表明,BGP和BDOC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BDOC的替代指标用于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复合淹没式中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复合淹没式中空膜生物反应器(HSMBR)将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包含在极其简单的装置中,并在A/O系统中实现了A^2/O的运行。投放泡沫填料的中空膜生物反应器兼具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膜分离三种处理过程,出水水质优于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作为非饮用水回用。  相似文献   

4.
以可同化有机碳(AOC)和微生物再生长潜能(BRP)作为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通过静态消毒试验研究了氯及氯胺的投加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投加消毒剂控制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性炭技术(BAC)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活性炭(BAC)结合了活性炭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双重去污效能,比传统活性炭吸附容量大,运行周期长。阐述了生物活性炭技术发展历程,作用原理,介绍现阶段BAS在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及研究人员所进行的水处理试验成果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及前质、臭氧化副产物等,提高了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另一方面能明显降低水中的AOC浓度,提高了生物稳定性,进而增加了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但是在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饮用水安全性的因素,例如出水的细菌数问题以及生成的新化学物质毒性问题。随着化学分析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更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和致病微生物将会被人们所发现,因此如何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仍将是今后生物活性炭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浙江石臼漾水厂优化净水工艺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石臼漾水厂的原水以氨氮、CODMn等有机微污染为主,为了提高饮用水水质,该厂先后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强化常规混凝、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等技术改造,取得了稳定的运行效果,总的制水成本约增加0.29元/m^3。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的水质生物稳定性(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介绍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判断指标,以及提出接近、达到生物稳定性饮用水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石锐  魏琪  刘和平 《供水技术》2012,6(1):10-12
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沉后水作为进水,考察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的挂膜过程,并探讨了生物活性炭挂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挂膜期间O3-BAC工艺对水中浊度、CODMn及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运行后期浊度、CODMn及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62.71%和62.5%以上;运行至82天时,CODMn和氨氮去除率分别大于30%和60%.生物膜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特性,系统阐述了净水工艺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机制与规律。提出组合工艺是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制备生物稳定饮用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