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站的物业开发因关系到站点交通支撑运营和城市土地开发效率而意义非凡。西安市地铁站点的开发目前属于前期探索阶段,结合国内其它城市地铁站点物业开发模式的分析比较,综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对西安市的地铁建设也是一个积极性探索。其中三殿村高架地铁站的物业开发采取以交通站点带动用地开发的TOD模式,本文将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2.
胡霞  任秀玉 《中外建筑》2011,(11):65-67
地铁车站物业开发因关系到站点交通支撑运营和城市土地开发效率而意义非常,无锡市地铁站点物业开发,通过对国内外地铁站点开发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条件,提出合适的开发模式,其中西漳站高架地铁车站的物业开发采取以交通站点带动用地开发的TOD模式,本文将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香港地铁凭借"轨道+物业"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球为数不多能够实现持续盈利的地铁线路,并通过溢价回收的方式盈利,从而支持地铁网络不断扩大发展。通过对香港42个采用"轨道+物业"开发模式的地铁站进行研究,对地铁站与其开发物业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物业功能组成进行探索,总结归纳出六种不同的结合类型,从中选取典型车站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站域开发模式与设计特点,探讨站点与物业不同的规划设计方式对于引导城市人流以及塑造周边城市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发现香港"轨道+物业"开发模式的车站设计有助于推动城市步行环境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6,(7)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深度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加剧,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扩展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开展,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香港作为亚洲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的典型区域,其依托发达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在地铁站点周边开发了大量地下空间,这些地下空间的组织与利用方式值得我国其他地区学习借鉴。文章以香港地铁站点地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建设规模、功能构成及空间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单功能星状、单功能树状、多功能树状和多功能网状四类空间组织模式,并结合外部环境特征探析各类模式的适用范围,以期为我国大中城市地铁站点地下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地铁站点周边房地产的商业价值。但站点周边房地产的开发不同于普通房地产开发,涉及到站点的接驳、服务、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从地铁站点提高房地产开发强度、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以及提升房地产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地铁站点对周边房地产的影响,进而研究国内外城市地铁站点周边房地产开发模式,提出重庆市可采用的两种地铁站点周边房地产开发模式,即物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圈层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小什字站点周边房地产开发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深入挖掘地铁站点的潜在价值,为地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郑翔 《建筑知识》2014,(7):117-117
本文基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相关案例,结合西安地铁四号线工程特点,对轨道交通站点与物业连接方式,以及轨道交通物业开发模式进行研究,为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围绕地铁站点周边进行土地开发的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大中城市建设的趋势,地铁站点周边的开发是TOD开发模式的主要内容,站点周边的城市设计是这一模式成功实践的前提。基于对TOD模式概念了解、发展现状分析,本文提出地铁站点周边的城市设计原则,并结合实践项目,分析如何实现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常青花园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设计方案介绍,分析了地铁车辆段建设与上盖物业开发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理解、思考以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各城市建设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亮亮 《河南建材》2021,(11):110-112
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浪潮,使得每年新增的地铁线路不断给城市运转添砖加瓦.地铁高效便捷,缓解了大量的地面交通压力,但是随之带来的地铁车站的地面设施即地铁附属建筑,正成为城市道路两边的"钉子户",变得越来越无处安放.文章从介绍地铁附属建筑的各种类型出发,分析其与地块物业开发建筑的结合模式,并详细探讨了其对物业开发建筑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对物业开发建筑+地铁附属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策略,以期消减地铁附属建筑对的城市道路界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10)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站城联动发展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宁波市鄞州新城区轨道站点周边地段为例,探讨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段开发规划的"站城联动"理念和策略,即借鉴"站城一体化"的全过程控制思路,在轨道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站城联动"理念,通过合理测算站点人流量,结合城市功能和多方利益诉求,在线站位选址上落实站点交通衔接方式与土地发展潜力、服务人口规模的承载力匹配,在站点功能定位上落实站点功能和土地功能的功能联动;借鉴TOD模式、"地铁+物业"等模式,分类引导重点站点与一般站点的周边规划,落实政府、市场和公众多方利益的联动,实现轨道站点建设与城市空间开发联动发展的目标,以期为我国统筹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城市立体化扩展趋势的愈加明显,结合城市地铁站点立体开发利用以及站点综合开发将是今后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对香港、日本地铁上盖案例简要分析,结合闵行区莘庄地铁上盖规划研究项目,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立体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地铁站点出入口是城市人流最密集的地段之一。文章在梳理当前众多地铁站点出入口存在城市形象差、服务功能不足、用地粗放等问题的基础上,以广州市首批地铁站点出入口便民设施规划设计实践为例,提出了结合地铁站点出入口建设便民设施的以解决相应问题、实现城市综合效益的新思路,并探索了针对地铁站点便民设施的"五位一体"规划控制程序和具体规划方法,为规划建设面向市民及游客的最人性化便民设施,打造系统性、网络型城市CI精品建筑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武汉市地铁站点为例,提出了基于POI大数据的地铁站点土地价值绩效性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网络大数据采集技术,采集各大城市POI及相关数据。数据包括交通可达性数据、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住房价值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结合ArcGIS的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对地铁站点的周边设施进行相关分析,对各类指标进行量化统计和归一化处理,从而对现状的地铁站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对在建的地铁站点设施分布提供相关建议,为后续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城市开发建设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全面介绍乌节路Orchard Turn和穗莞深城际轨道虎门商贸城站上盖物业两个案例,梳理总结地铁站点上盖综合体物业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并结合TOD开发的“3D”原则,为该类综合开发项目的开发控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地铁+物业"的开发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出行,为发展低碳环保的智慧社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依托智慧社区的信息技术平台,可以更好的优化地铁站点周边的交通组织,降低碳排放和噪音等,因此在地铁上盖发展智慧社区是种双赢组合。本文从规划和设计角度,探讨如何运用智慧社区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结合"地铁+物业"的开发模式,对传统的社区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以节地为理念、以公交为导向,利用车辆段上盖进行物业开发的TOD项目,是一种新的城市综合开发类型。佛山市地铁2号线林岳车辆段上盖物业综合开发有别于一般上盖物业开发项目,其车辆段采用架空方式,在建设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难题:如架空层的合理利用、物业开发灵活性和车辆段特定功能要求之间的矛盾、高强度开发和高品质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结合佛山市地铁2号线林岳车辆段上盖物业综合开发项目,从规划与建筑设计方面,研究架空车辆段TOD综合开发项目的重难点,提出规划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内外地铁综合体规划建设理论及实践经验,以沈阳地铁建设为契机,针对滂江街地铁综合体项目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站城一体化的规划理念,对地铁站点周边双重空间尺度展开研究,提出明确站点类型、确定站点周边地区功能定位、优化站点地区开发模式、构建一体化空间体系、完善一体化交通换乘系统、打造融合型城市景观、创建协同规划与运营保障机制的地铁综合体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重点一方面着眼于"地铁各类型物业开发"与"城市更新"的结合,另一方面着眼于相对应的设计方法,目的在于探究两者有机融合的可能性和可实施性,并对站点物业开发的三种结合方式及结合层级予以阐述,打破以往对此类开发的局限,扩大视角,总结各类"物业开发+城市更新"模式下的开发定位及设计思路,从而指导相关设计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地铁11号线是广州首条中心区轨道交通环线,其建设将伴随沿线用地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资源重组,是推动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借日本东京山手线的发展经验,阐述轨道交通环线对于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现行规划中广州地铁11号线和城市空间格局的关系,提出通过提升站点功能促进环线建设与城市空间格局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建设引导规划和土地综合开发成为关注重点。文章通过对厦门地铁三号线双十中学站物业开发方案设计研究,对"地铁+物业"开发模式特点及地铁物业开发设计重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地铁站物业综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