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组合权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水平的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施工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的绿色施工,提高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水平,开展绿色施工评价研究。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立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在评价模型中,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综合考虑主客观赋权的优点,提高了评价的可靠性。对此评价方法进行应用举例,并提出了提高绿色施工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施工中的重要体现。由于高校建筑工程建设地点及使用人群具有特殊性,因此,对其进行绿色施工评价要更具针对性。目前缺乏对于高校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根据高校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非可加测度Shapley值赋权与灰色聚类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非可加测度Shapley值赋权能够综合考虑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科学的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模型能够对高校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进行评价,为未来进行高校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绿色建筑技术导则》,遴选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有关的评价内容,构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赋权方式确定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建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样本矩阵并构建评价模型。通过对灰色聚类系数的计算,可得出绿色建筑设计备选方案的评价结果,并通过实例分析检验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装配式建筑特点,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营管理、报废与回收 5 个阶段建立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云物元评价模型,并运用主观赋权法—AHP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指标与绿色性等级之间的关联度计算,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由此得出装配式建筑绿色性等级。并通过案例验证了云物元模型能够克服了绿色性评价的随机性、离散性和不确定性,为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绿色施工评价问题,参考我国相关行业规范标准及文献资料,进一步完善了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证据组合的绿色施工灰色评价模型。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采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对象的灰色评估系数及所属灰类,并采用基于多准则排序融合的证据组合方法综合多位专家的灰色评价结果,得到最终评价结果,降低了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水平作出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钻爆法进行地铁施工过程中,由于受施工环境、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其安全施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依据地铁施工的特点和 WSR 系统方法论,从物理(W)—事理(S)—人理(R)3 个维度分析地铁施工安全的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最小二乘法组合优化主客观权重,消除主客观单独赋权的局限,得到最优综合权重;使用指数型白化权函数对传统灰色聚类评价模型进行改进,避免出现零权重现象,确立评价值与各施工安全等级间的对应关系。以青岛地铁 13 号线井冈山路到大珠山段钻爆法施工为例,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得出其施工安全等级,该等级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了该模型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熵值理论运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的评价中,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更合理的解决该体系中指标权重难以准确界定的问题,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来计算该指标体系中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再将确定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综合为组合权重,从而建立基于AHP熵权的赋权模型。  相似文献   

8.
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立了建筑工程观感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原理,建立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文章开发设计了建筑工程观感质量综合评价程序,该程序实现了从指标体系建立、权重计算到综合评价分析的全面支持。该系统经过实例验证,与实际情况吻合,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钻爆法地铁隧道施工的工作原理,依据钻爆法施工程序构建了钻爆法地铁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研究了各指标之间的非可加测度权重属性,运用Shapley值赋权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界定地铁隧道工程风险测度的基础上,设计了风险灰色评价的方法,构建了基于Shapley值赋权的钻爆法地铁隧道工程风险灰色评价模型。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青岛地铁M1号线长江中路某区段地铁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进对策,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推广西北寒旱地区铁路路基绿色施工,优选绿色施工方案,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以及西北地区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地构建出针对西北寒旱地区铁路路基绿色施工水平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使评价指标权重得到合理分配,既兼顾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同时又力争减少赋权的主观随意性,使赋权结果合理、可靠。最后,将组合赋权结果运用于TOPSIS模型进行决策分析,高效合理地评判出各施工方案关于西北寒旱地区铁路路基的绿色施工水平,为西北地区优选路基绿色施工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提高西北地区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绿色建筑技术导则》,遴选与设计方案有关的评价内容,构建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选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三标度法)确定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在邀请评标专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的基础上,计算出该备选方案的综合得分,从中选出最优方案.最后,以实例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绿色住宅评价的科学性,推进我国绿色住宅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完善,在比较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德国DGNB 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以及英国可持续住宅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住宅建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使用质量、资源节约和经济质量3 个层面构建绿色住宅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定指标间的相关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用三维空间评价模型对绿色住宅等级进行划分。该评估方法为我国绿色住宅评价提供新思路,为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英攀  梁欣  马晓飞  邓宇 《建筑节能》2016,(12):117-120
绿色施工是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绿色施工评价对促进绿色施工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构建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的优点,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将TOPSIS法引入到评价中,进而构建了科学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最后针对武汉某大型金融项目实施评价,结合实例证明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总结过去经验发现,全国发展绿色建筑采取的技术措施、绿色材料等都极为相似,缺少了对建筑特定地域的地域性思考。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协同设计、参数化表达等优点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平台,梳理BIM技术与昆明DBJ53/T-49—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BIM与地域特性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地域性绿色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观念模型,该模型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地域特性建立早期设计模型,结合绿色建筑性能分析软件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得到优化模型,为今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提供设计思路,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程志军  叶凌 《建筑科学》2012,28(2):1-7,22
本文首先列举了绿色建筑涉及的控制性技术要求,重点统计了我国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情况.而后,通过对30项适宜性技术的进一步分析讨论,形成了若干条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的修订建议.最后,提出了注重衡量综合效益、鼓励理念和技术创新、增加量化评价手段和引入指标权重体系共4条原则性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资源节约在绿色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从4 个方面细分,对17 项技术措施进行分析,选择投资回收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作为经济评价指标,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方式,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交叉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理论,建立绿色公共建筑项目资源节约的经济评价模型。使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测算出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多级可拓法对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价物元综合分析,构建关联函数,客观全面地得出绿色公共建筑资源节约技术经济评价等级,并在实际案例对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工作的推进依赖于相关 专业人员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执行, 根据评价标准制定建筑设计策略可以有效 控制绿色建筑的实施效果。通过对传统建 筑设计流程的梳理,分析绿色建筑设计各 阶段的过程文件,结合新版《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的条款要求,对绿色建筑的前期设 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 阶段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解研究,探讨每个 阶段的具体设计原则及策略,提出绿色建筑 设计具有各专业在统一流程框架内互相配 合协同完成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绿色建筑比一般建筑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在推广绿色建筑的建筑行业大背景下,如何高效并合理地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进行治理,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成功普及和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验证了绿色建筑项目参与者之间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进而提出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思路;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业主和承包商两大绿色建筑项目参与主体的协同行为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策略选择动态行为模型,找到了具有稳定性的演化博弈均衡解,并得出保证博弈双方同时采取协同风险治理策略的必要条件,根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绿色建筑因具有减少能源与材料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而被广泛实践。然而,在全球加速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当前,尚缺乏关于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推动作用的讨论。在借鉴相关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和优化,确定了研究框架和方法:首先,以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桥梁,以德国DGNB所提供的评价指标与SDGs相关性的定性描述为基准;然后,借助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将指标与SDGs之间的定性关系进行补充和定量转化;再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得到我国绿色建筑对SDGs贡献的一般性特征;最后,将绿色建筑认证项目的指标得分率,与其评价标准对SDGs的贡献相结合,得到特定绿色建筑对SDGs贡献的个性特征。结果显示,拟议方法可有效测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其认证项目对SDGs的贡献,进而反映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对SDGs贡献的一般性和个性特征。具体而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认证案例对不同SDGs的贡献有所差异,但两者对SDG12(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DG7(能源保障与清洁能源)和SDG6(饮水安全)的贡献均较为突出。厘清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对SDGs的贡献将有利于利益相关者更加积极地采纳绿色建筑,进而促进我国加速实现SD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