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埋入墙内悬臂梁的最大弯矩值的计算方法,及最大弯矩值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以矩形钢筋混凝土双向板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理论方法,分析了三种不同边界条件下,双向板短边方向跨中弯矩小于长边方向跨中弯矩时两向跨度比值。并对这种跨度比的取值范同进行了详细讨论,给出了这种情况双向板的配筋建议。最后,以两对边固定两对边简支的双向板为例,讨论其截面配筋设计。得出有益结论,可为工程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简支绝对最大弯矩的计算方法,教学实践中提倡一种划发截面近似算法。该法以影响线、计算机分别作为理论分析与计算工具,可同步解决恒载和移动活载作用下简支梁绝对最大弯矩的近似计算和弯矩包络图的绘制。实践证明,上机电算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自觉洞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可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精确算法两步求解过程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4.
结构设计中,因简支斜梁跨中最大弯矩计算错误而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事情时有发生,本文对正误两种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给出了简洁正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鹏兵 《山西建筑》2012,(19):60-61
针对连续板弯矩计算较繁琐的特点,引入了弯矩分配法的概念,探讨了弯矩分配法在连续板中的应用,为连续板提供了一种简单又经济的求解方法,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3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受力全过程试验。试验表明,自加载至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前,连续梁处于弹性阶段,边支座、中支座反力、跨中截面和中支座截面弯矩的实测值与采用弹性理论计算值接近。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至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屈服,边支座反力及跨中截面弯矩实测值开始向大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方向偏离;而中支座反力及中支座截面弯矩实测值则向小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方向偏离。当梁内受拉非预应力筋屈服后,边支座、中支座反力的实测值以及跨中截面弯矩和中支座截面弯矩实测值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偏差进一步增大,这种偏差在试验梁破坏时达到最大。3根试验梁中支座截面弯矩重分布值分别为12.8%、16.9%及14.6%。试验实测值还与4个不同设计规范的弯矩重分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美国ACI 318-95规范及中国GB 50010-2010规范计算的中支座截面弯矩重分布值均小于试验实测值;除一根编号为B5的梁外,加拿大A23.3-M84规范的预测值与试验值最为接近;而英国BS8110规范则偏于不安全。实际设计中,可按中国规范公式来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重分布,但必须合理确定体外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在理论上没有简单易行的解法。本文用数学方法得到一个较为一般的判别条件。同时以反例说明现行“结构力学”教科书中计算绝对最大弯矩所采用的“梁中点临界荷载法”有时是不够精确的。  相似文献   

8.
基坑围护桩内力计算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平衡法及等值梁法,其中等值梁法关于反弯点位置的假定就有三个理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首先计算出平衡法及不同理论的等值梁法相对应的桩身弯矩最大值及出现位置;另一方面,为了验证哪一种理论计算方法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在围护桩内埋设了钢筋应力计,将实测弯矩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 0— 89)的修订课题 ,从荷载效应的角度出发 ,对不平衡弯矩平行于长边时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 ,提出了一种计算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的简化方法。该方法与美国ACI规范公式相比较 ,计算简便 ,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运用平衡法推导出等截面柱平面内最大弯矩计算公式,确定了变截面柱可按等截面柱平面内最大弯矩计算公式计算平面内最大弯矩的楔率范围,并给出小楔率情况下变截面柱平面内最大弯矩的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组平行荷载直接沿着纵梁移动时,主梁承受结点活载作用下的绝对最大弯矩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主梁绝对最大弯矩的主要特性。填补丁现行结构力学教材以及工程力学手册中关于结点活载作用下,计算主梁绝对最大弯矩的空白,对于桥梁设计与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防渗墙设计时,较为关注的是防渗墙内力大小,特别是弯矩。借助有限元数值计算得到的往往是单元应力和节点位移,这就需要利用应力和位移信息间接计算防渗墙的弯矩。通过一防渗墙的计算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剪切闭锁对位移计算的影响不大,使用线性实体单元能够得到与二次单元相近的结果。位移计算结果对网格划分也不太敏感,所以防渗墙计算并不一定需要采用高次单元。用应力计算弯矩和用位移计算弯矩对防渗墙来说都是可行的,用应力计算弯矩需要在截面方向划分较多网格。位移计算弯矩需要的网格较少,但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振荡,而且对网格划分和单元类型比较敏感。即使得到的位移值很接近,利用位移得到的弯矩仍然会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焦红  路兴瑞  王松岩  路兴翠 《建筑技术》2023,(21):2574-2578
利用ETABS有限元软件对某232 m超高层建筑进行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采用非线性静力和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对结构进行连续倒塌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下拆除构件的弯矩值和位移值。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时,拆除角柱的最大塑性转角θ=2.41°,短边中柱最大塑性转角θ=2.16°,长边中柱最大塑性转角θ=0.73°,都没有达到最大塑性转角的限值;使用非线性动力分析,拆除角柱的最大位移为58.322 mm,拆除短边中柱最大位移为51.254 mm,长边中柱最大位移为45.026 mm,均未达到构件破坏的最大位移值。  相似文献   

14.
以张家港某项目深基坑桩锚支护工程为依托,用弹性抗力法中的"m""K""C"三种方法对支护桩弯矩进行计算,结合工程现场弯矩监测数据,将计算弯矩结果与监测弯矩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不同方法计算弯矩与实测弯矩之间的关系,为桩锚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端弯矩作用下等间距布置侧向支承简支钢梁临界弯矩的计算方法,取两侧向支承点之间的各梁段为简支梁,分析了各梁段的端弯矩比例系数随支承钢梁端弯矩比例系数和侧向支承数量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取支承钢梁最大端弯矩所在梁段为两端简支的计算梁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纯弯工况和非纯弯工况下计算梁段与其他梁段的相关关系,得到了支承数量n=1~4时计算梁段临界弯矩系数C1的数值和相关作用系数α的表达式,把支承钢梁临界弯矩的计算转化为计算梁段临界弯矩的计算。最后,分别采用系数C1和α以及现行国家标准的临界弯矩计算方法计算了支承钢梁的临界弯矩,并与有限元数值进行对比,验证了系数C1和α以及现行国标的临界弯矩计算方法的精度。研究表明,系数C1和α在侧向支承钢梁临界弯矩的计算上具有较高的精度,而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中的βb系数和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的C1系数,在纯弯工况下具有较高的精度,而非纯弯工况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基坑支护桩中埋置应力计,跟踪测试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桩身弯矩和桩顶位移的变化,研究支护桩荷载传递规律。同时选择上三角、全三角、梯形三种土压力分布模式,分别应用土抗力法的m法、c法和k法对支护桩的桩身弯矩进行了理论计算,并把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支护桩弯矩而言,无论采用何种土压力模式,m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k法计算的最大正弯矩与实测值比较接近,但最大负弯矩偏大;c法计算的最大正弯矩偏于不安全,最大负弯矩过大。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阶段次弯矩的演化,以及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是否考虑次弯矩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为解决这一问题,拓展了预应力次弯矩的概念,使其能够适用于非线性阶段。运用变刚度法数值模拟了初始次弯矩(M2)与弹性最大荷载弯矩(Me)之比为0.15~0.36的15根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基于拓展后的次弯矩概念,提出了以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初始次弯矩与弹性最大荷载弯矩之比为影响参数的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公式。采用已有文献中受压区相对高度为0.35的试验梁比较了所提公式和现有的弯矩调幅公式。设计制作受压区相对高度为0.18的两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获取单调加载下支座反力数据,检验了内力重分布程度较大时所提公式的效果。结果表明,给出的弯矩调幅公式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且更接近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戴烽滔 《山西建筑》2006,32(23):79-80
就钢筋混凝土梁、柱开裂弯矩、屈服弯矩的计算,针对经验公式计算不够精确的现象,介绍了一种比较精确的理论计算方法,以保证在时程分析中,准确描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恢复力。  相似文献   

19.
现行设计规范对梁柱在不等端弯矩作用下等效弯矩系数β的取值因采用了近似表达式的形式,故与实际情况有较大误差。同时,由于现行设计方法不能提供二阶最大弯矩的准确位置,也给设计带来了不便。本文运用弯矩分布函数,建议对β的取值可以采用图表的方法,使β值的求解更精确、更实用。同时,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等效跨长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雷克洲 《山西建筑》2011,37(20):51-52
通过力矩分配法,分析单个移动集中荷载作用于两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变化规律,推导出跨内正弯矩及中间支座负弯矩的计算通式和极值,并编制了计算图表,以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