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通过被动式太阳房设计气象参数的分析入手,应用综合分析的原则,提出采用主要区划指标综合气象因素SDM、辅助区划指标SMM作为评价指标,并采用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的气象数据对四川地区太阳能资源进行区划,为四川省开展被动式太阳房建筑方案设计进行正确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比被动式太阳房与普通节能建筑,分析被动式太阳房的基本类型及其适应性。被动式太阳房的适应性和经济性是决定其推广前景好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周鑫  徐浩 《住宅科技》2011,31(11):33-35
被动式太阳房的冬季采暖效果无可厚非,但是夏季降温措施没有很好的得以解决。通过对前人经验的归纳总结,探讨被动式太阳房解决过热问题的措施,论述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降温、绿化降温和长波辐射降温的原理及其效果,并对被动式太阳房降温方案做了简略设计。  相似文献   

4.
太阳房,是指主要依靠太阳能来采暖和制冷的房屋,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大类。主动式太阳房的采暖方式,和利用常规能源的房屋的采暖系统基本相同,因此所需的费用很大。而被动式太阳房,是在房屋设计时,从传热学的原理出发,将房屋建造成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冬季室内采暖,和夏季降低室内温度的高效率节能房,是环保型生态建筑。被动式太阳房巧妙之处在于,  相似文献   

5.
原甲  姜曙光 《建筑节能》2010,38(4):10-12
根据新疆地区气候状况,分别从规划设计、围护结构设计、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新疆小城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并以试点工程为例,进行了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6.
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采暖或空调的建筑物,它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太阳房需要装配太阳能集热器、热交换器、泵、风机和管道等设备,造价很高;被动式太阳房不需要安上述设备,只依靠合理布置建筑物的方位和科学地设计窗、墙等建筑物的构件来获得太阳能,造价低。目前我国推广的都属于被动式太阳房。  相似文献   

7.
我国太阳能资源储备丰富,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使其成为冬季有效的辅助能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量化的被动式太阳房应用的气候分区指标,对我国进行被动式太阳房冬季节能设计气候分区,为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提供了明确的设计目标和原则,减少方案决策的盲目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8.
新建被动式太阳房冬季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住新建成的被动式太阳房内,利用多通道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对室内外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集热蓄热墙体温度以及通风口风速、温度进行了长期实测,研究含有Trombe墙体的新建被动式太阳房采暖季节的热性能,采暖季节的室内温度随室外气象条件以及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情况、室内温度在集热蓄热墙体作用下的波动情况以及住不同天气情况下Trombe墙对室内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被动式太阳房的室内平均温度晴天时有5个小时室内达到了16℃,空气热循环带入室内的热量相当于热负荷的9%。阴天被动式太阳房的室内平均温度基本达到10℃左右,连续阴天的情况下太阳房需要利用辅助热源进行采暖。通过对Ra数的计算发现,在不同的室外条件下室内空气流动状态有很大不同。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对新建被动式太阳房而言,由于墙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会直接影响Trombe墙的集热蓄热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被动式太阳房集热墙风口平均风速的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风口实验,测量分析风口截面上不同风量下风口的平均风速,找出测点风速等于平均风速的分布区域,将一个风速传感器探头放在该区域测出的风速即可代表风口的平均风速。将实验结果在青藏铁路线上被动式太阳房现场进行了校核,从而实现了对被动式太阳房集热墙风口平均风速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太阳能满足采暖需求一直是努力研究方向,本研究项目-新型太阳房集成了主动式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优点,另设计对比房增加对比效果,经试验新型太阳房冬季采暖可以达到10℃,基本可以满足人们采暖需求,夏季也比对比房低3-5℃,被动式太阳房效果亦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1.
A 63‐house public authority scheme was chosen to monitor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three house types: ‘standard’, ‘well insulated’ and ‘passive solar’, all essentially based on a prize‐winning house design in an EEC competition. However, inadequate space heating — since replaced —vitiated many of the expected energy savings, and in the passive solar design heat losses from the uninsulated south‐facing conservatory largely offset the solar gains. Experience also showed that some form of curtaining should be assumed when considering direct solar gain through windows. The author is a Senior Research Officer at An Foras Forbartha.  相似文献   

12.
谢浩 《建筑节能》2009,37(10):61-64
首先介绍了建筑围护结构(太阳墙系统、被动式太阳房等)的生态建筑特征,以及其太阳能利用原理,接着通过实例分析生态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在利用太阳能进行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最后探讨它们对我国太阳能建筑设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论太阳能建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指出太阳能建筑的应用应符合今后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太阳能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主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以及零能房屋三个阶段,阐述了太阳能建筑在国外的发展概况以及在我国对于主动式太阳房和被动式太阳房的研究和已取得的成就,指出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村镇住宅建设与太阳能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竞 《建筑节能》2007,35(10):49-51
通过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的分析以及太阳能应用可行性研究,提出了一种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投资的太阳能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将建筑设计技术与太阳能利用技术相结合,建造一种利用南外墙进行集热和蓄热的被动式太阳房或利用太阳能热水循环技术的主动式太阳房,解决严寒季节供暖问题以及生活热水供应问题,对发展村镇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漫谈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浩 《住宅科技》2009,29(9):41-45
介绍建筑围护结构(太阳墙系统、被动式太阳房等)的生态建筑特征,以及其太阳能利用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生态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在利用太阳能进行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探讨对我国太阳能建筑设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被动式太阳房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带有阳光间的综合式太阳房在夏季用于辅助通风时的通风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对其阳光间建立传热模型,计算求解阳光间内空气的平均温度,从而求得太阳房辅助通风的通风量。结果表明,综合式太阳房的辅助通风性能可以满足一般住宅的新风要求,但对于有更高通风要求的建筑物则能力有限。文中的模拟计算,为今后对综合式太阳房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景堃  田波 《建筑技术》2004,35(12):923-924,928
被动式太阳房的围护结构既是收集太阳能的集热器,又是蓄热器和散热器,是一种方便、节约的采暖方式,但是太阳房集热效率较低也给其推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对某小学校舍进行研究后认为,只要选用科学合理的集热方式和构造措施,提高太阳房的集热效率,改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消耗,加强维护,可以使太阳房的供暖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关中典型地区新型农宅节能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地农宅在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传统农宅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及夏季自然通风,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为关中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A literature survey on buildings’ life cycle energy use was performed, resulting in a total of 60 cases from nine countries. The cases included both 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units. Despite climate and other background differences, the study revealed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operating and total energy valid through all the cases. Case studies on buildings buil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sign criteria, and at parity of all other conditions, showed that design of low-energy buildings induces both a net benefit in total life cycle energy demand and an increase in the embodied energy. A solar house proved to be more energy efficient than an equivalent house built with commitment to use “green” materials. Also, the same solar house decreased life cycle energy demand by a factor of two with respect to an equivalent conventional version, when operating energy was expressed as end-use energy and the lifetime assumed to be 50 years. A passive house proved to be more energy efficient than an equivalent self-sufficient solar house. Also, the same passive house decreased life cycle energy demand by a factor of three – expected to rise to four in a new version – with respect to an equivalent conventional version, when operating energy was expressed as primary energy and the lifetime assumed to be 80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