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根据"7.22"岷县漳县6.6级地震现场的实地调查,对震区房屋类型进行了分析整理,介绍了本次地震各类房屋结构的震害情况,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房屋结构的震害特征以及破坏原因,总结了震区房屋结构破坏的经验和教训,并对灾后重建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6,(12)
传统街巷曾是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但是随着以机动交通为主体的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城市街巷体系遭受了系统性的破坏。文章结合密路网小街区体系的优化潜力,分析在现代城市中重建日常生活街巷系统的可能性,由此提出在国际常见的密路网体系中叠加一套中国日常生活街巷体系,形成"密路网+生活街巷"的新模式,让普通百姓在家门口的日常生活中重温街巷文化的传统,并将这种新设想在南京红花机场地区再开发项目中进行了规划设计实践和检验。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重庆地区公路交通科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重庆地区公路交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装备和交通运营管理中一些共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晓蔷  谢涛  唐蔚 《四川建筑》2005,25(3):14-15
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县域交通发展的要求和交通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温江区公路交通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县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交通建设筹融资体制等措施。对县域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汶川地震震后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震区地形条件及道路的具体形态,运用景观三元论原理分析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指出震后道路景观的破坏状况,提出震后道路景观设计原则、目标及要点,并针对高切坡路段进行了景观设计实验,为震后道路景观恢复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利于带动灾区旅游业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快速路系统内部及与其衔接的周边路网之间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结合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条件,提出了交通衔接的工程与管理对策,以达到缓解和调节拥堵、均衡路网、发挥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渔子溪4座桥梁的设计情况,通过设计工程实践与震区调研整理,总结了在类似震区进行桥梁抗震设计的新理念。根据汶川大地震次生灾害破坏严重的情况,提出了标准跨径的简支结构桥型是震区最适合的桥型之一。在渔子溪市政桥梁设计中,重视桥梁抗震、景观及细节设计,本文可为其它抗震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与四川省毗邻的陕西省供电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震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自救及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陕西省内各供电系统的建构筑物及电力设备在主震发生后进行实地调查及评估,对建构筑物及电力设备的不同受损情况进行分类,对破坏形式及规律进行总结,并给出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汶川地震区G213上烧火坪岷江大桥震害的调查,分析了大地震对桥梁破坏的原因,介绍了抢通阶段采取的临时措施;并结合震区梁式桥的结构特点,重点阐述了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该桥出现的病害、针对病害现象,提出了相关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0.
孙永安 《山西建筑》2008,34(8):350-351
研究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规律,从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及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等方面分析了交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公路交通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以帮助人们在进行交通建设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温国平 《山西建筑》2003,29(14):23-24
针对建筑物耐震安全性的问题 ,从地震预报、地震转移、分散、地震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 ,并对结构隔震体系、结构消能减震体系、结构主动控制减震体系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地震简介和日建设计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本刊各篇论文的内容,本文简要介绍日本的地震状况,日建设计对地震设计的考虑方法,以及日建设计的设计用人工模拟地震波。  相似文献   

13.
在强列地震作用下,高耸结构的破坏除了因为水平地震的作用外,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也很大。根据撞击原理,对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的类别;烈度和场地土类别较高时,结构的上部有拉力产生;烈度和场地土类别越高,上部结构的受拉范围和最大拉力越大;地基基础和下部的质量越大,受拉范围下移。  相似文献   

14.
东日本大地震灾害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的东日本大地震是近年来最大震级的地震,地震本身及造成的震害均具有很多特点。中日联合考察团将现场的考察及对有关问题研讨的主要内容写成本报告。对东日本大地震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尤其是海啸的发生及范围、特征与严重程度作了重点介绍。地震灾害中由地震直接导致的建筑受害不严重,除介绍了震害总体状况,着重介绍了海啸造成的破坏状况及严重程度。除一般震况、震害外,报告中特别针对本次地震特点及国内关心的问题,重点说明了以下内容: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是本次地震的一个特点,介绍了其特性及造成的影响与有待研究的问题;日本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本次地震中的表现,同时对减、隔震建筑的发展中的问题作了说明;抗震加固工程在地震中的状况、经验与导向;对普遍关心的日本核电站的抗震设计,结合福岛核电站的事故作了介绍;经过本次地震之后,日本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结构抗震初步考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震中距作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参数,是地震现场快速评估的重要指标。根据汶川Ms 8.0级地震中378座严重震损土石坝的坐标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不同梯段断层距和震中距下土石坝震损密度分布规律。对土石坝震损比例与震中距和断层距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出震损数量与震中距、断层距的关系式。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中土石坝的震损密度与断层距的相关性大于震中距。认为大震中宜采用断层距为评估现场震害的指标,中小震则宜选用震中距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我国地震对策的指导思想、工程抗震对策的主要内容及与其它地震对策的关系、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工程抗震对策中的两方面难题、工程抗震对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等问题,并提出了实施工程抗震对策的一些措施和讨论了青岛市的抗震防灾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估地震动对结构的潜在破坏势,考虑多个地震动强度参数和多个结构损伤参数对地震动破坏势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地震动多元破坏势评估方法。为说明所提方法,以具有不同高度和不同抗震设防水平的16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100条真实地震动记录作为地震输入。将与地震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相关的8个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对数线性组合,构造成地震动多元强度参数的典型变量。将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整体损伤指数、最大楼层加速度进行对数线性组合,构造成结构多元损伤参数的典型变量。通过使地震动强度参数的典型变量和结构损伤参数的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获得可以较好评估地震动破坏势的复合地震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地震动参数,复合地震动参数可以更好地评估地震动的破坏势,其与结构损伤的相关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18.
吴勇  马传喜  安晓文 《建筑技术》2009,40(10):946-949
安县行政办公楼震害的主要原因是按“89规范”系列取值的地震作用小于“5·12”地震中结构实际承受的地震作用。对该建筑按抗震结构和使用基础隔震技术进行模拟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得出使用基础隔震技术后,结构的地震作用、层间位移角和加速度反应均大幅度减小。技术经济比较说明,基础隔震技术可减轻建筑的震害,保证建筑物在震时和震后使用功能不间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复杂结构、超限高层结构在实际工程设计时需要进行中震设计和验算。本文从抗震规范中小震、中震和大震的概念入手,说明了中震设计和验算的工程概念和方法,提出了在现行规范和设计条件下,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中震设计的设计要点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不能让唐山地震悲剧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山西与全国的地震和当前的震情形势、以往惨重的建筑工程震害、成功的抗震实绩。提出单体工程抗震是“点”,抗震防灾规划是“面”;城市抗震是“点”,广阔的农村抗震是“面”。通过对双“点”双“面”依法齐抓共管,城乡齐头并进,提高全社会的抗震与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