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室内设计》2013,28(4):1-6
2013年5月26日下午,在《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启刊会暨《室内设计》创刊100期纪念会于当日上午成功召开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时代建筑》、《建筑学报》、《中国园林》、《世界建筑》、《新建筑》、《国际城市规划》、《规划师》、《城市发展研究》、《南方建筑》、《城市·环境·设计》、《城市建筑》等业界著名杂志的主编、主任围绕"学术性期刊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国际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对《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的发展出谋划策,对期刊的定位、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主要包括:.保证杂志质量,提高杂志学术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杂志影响力;谋求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编辑人员专职化、专业化等。座谈会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西部人居环境学刊》主编赵万民教授作了总结讲话,他对业界各位同仁的出席与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与业界同仁保持密切联系,扩大交流,共同发展。赵万民教授表示,重庆大学和建筑城规学院有决心、有信心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办成西部乃至全国一流的学术期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常务副主编曾卫教授主持了下午的讨论。这次会议对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未来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潘巨石 《建筑》2003,(10):79-79
《建筑》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多年来一直阅读贵刊发表、刊登的精辟论文和相关文章,有的还摘录于笔记本上,如1981年6期刊登的“建筑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业务标准”,至今保存完好。22年前,贵刊刊登了这样全面、完整、高水平的标准,今天回头看这份资料仍感到很有现实意义。《建筑》作为建设部主管,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建筑行业权威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对于我来说,每次阅读即是一种享受,又是一次深受教育学习的机会,因为从中可以学到许多建筑新法规、建筑技术新经验、建筑科技新成果、建筑管理现代化知识和国内外建筑动态。…  相似文献   

3.
曾少华 《建筑》2020,(1):24-25
一、《建筑》杂志历史沿革与重要贡献《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朱德元帅题写刊名,至今已出版896期。《建筑》杂志是新中国建设领域第一本期刊,肩负着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重要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国家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大工作部署、总结交流地方经验的重要职责。65年来,它忠于使命,见证了建筑业的兴起与进步,记载了建筑业的发展与辉煌,始终与建筑业发展风雨同舟,相依相伴。  相似文献   

4.
一、《建筑》杂志历史沿革与重要贡献《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朱德元帅题写刊名,至今已出版896期。《建筑》杂志是新中国建设领域第一本期刊,肩负着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重要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国家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大工作部署、总结交流地方经验的重要职责。65年来,它忠于使命,见证了建筑业的兴起与进步,记载了建筑业的发展与辉煌,始终与建筑业发展风雨同舟,相依相伴。  相似文献   

5.
徐艳珊 《建筑》2009,(8):78-78
《建筑》——中国建筑业综合性权威期刊,创刊于1954年,拥有朱德元帅题写刊名的荣誉和骄傲,全面准确地宣传建筑业法规、政策,分析建筑市场形势,展示企业成就和企业家的风采,报道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是业界沟通的桥梁,展示业绩的舞台,市场风云的窗口,建筑企业的知音,建筑人士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中国园林》学刊入编第七编"工业技术"之"TU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7.
朱文一  王辉 《建筑创作》2009,(9):159-161
《建筑创作》杂志2008年12期刊登的"中国建筑教育改革30年"一文,是本文作者"中国建筑教育60年"一文的摘录,该文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建筑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本文为"中国建筑教育60年"一文的其余部分,着重介绍了建国初期中国建筑教育的起步与探索阶段。希望读者通过这两篇文章能对新中国的建筑教育60年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围绕着对弗兰姆普顿《建构文化研究》一书的内容和观点的介绍。自2009年第2期开始,《时代建筑》杂志"建筑历史与理论"栏目持续三年系统翻译、介绍了多篇重要的"建构"文献。在此基础上,《时代建筑》于2011年11月初组织了题为"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的国际研讨会,邀请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和日本的建筑理论家以及相  相似文献   

9.
《建筑技术》2011,(7):663-663
1《建筑技术》创刊于1970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建筑科学类的重要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我国建设系统中唯一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和中国期刊方阵"双高"称号的期刊。2本刊是以配合国家重点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0.
《时代建筑》杂志自创刊30年以来,始终记录并参与中国建筑的当代叙事。《时代建筑》聚焦当代中国,以批判性的媒体内核、多层次多角度的选题策略、高水准的学术品质、多元的传媒平台与当代中国建筑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了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文章对《时代建筑》30年历程进行总结和剖析,并勾画未来发展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1.
周榕  周南 《时代建筑》2014,(6):22-27
文章指出《建筑学报》和《时代建筑》的封面项目可被视为不同建筑专业媒体所推崇的建筑样板,数据统计显示这两份刊物的封面样板取向呈现出"京派"与"海派"之间的巨大差异,并通过对两刊封面"缺席者"和"撞图"现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媒体—建筑"生态共同体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以及媒体对于当代中国建筑生产的组织协调与范式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惠丝思 《华中建筑》2009,27(8):27-29
建筑评论是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纽带。该文通过对艾伦·科洪的建筑评论集《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的阅读,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及其实践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国内建筑师忽视历史文化背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现象展开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湖北地域文化与汉派建筑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振华 《华中建筑》2009,27(11):119-123
该文概括性总结了湖北地域文化发展史的四次文化高潮,阐述了与武汉城市文化圈的文化关联,归纳出汉派建筑文化、建筑审美、建筑语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建筑声学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培生  路晓东  王季卿 《华中建筑》2008,26(10):237-240
该文通过分析建筑学在各工科类专业中比较特殊,提出在课程设置中,建筑设计是主线,学生的艺术修养、创作以及形象思维的培养占着相当重要地位,学生对此的兴趣最大,投入多,但不免带来一些忽视建筑技术知识的倾向,如果这些建筑技术课程的内容安排得不合适,更会影响教学效果。对这一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强化建筑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加强建筑技术课程教学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符别 《新建筑》1992,(2):17-19
建筑艺术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为创造崭新的建筑进行着艰苦探索。瞑目反思,究竟是什么东西使人们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追寻新的建筑感受呢?难道是功能的要求使建筑师苦心经营他们的空间组合,那么为何一切从功能出发的现代主义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而无法立于不败之地?难道是技术的要求使建筑师不断追赶新的技术浪潮,那么为何复古主义在建筑发展史中不断回潮?难道是社会审美观的要求使建筑师忙于迎合大众的欣赏情趣,那  相似文献   

16.
唐孝祥  陈吟 《华中建筑》2010,28(10):190-192
该文在简要回顾和梳理岭南建筑学派成长、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并论析了岭南建筑学派鲜明而突出的教育特色:注重技术理性的教育理念,强化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坚持变通革新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顾了2010年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莫天伟教授的教学经历,简要介绍了其主要学术思想、研究领域,特别是他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及在建筑教育中倡导的感知生活、强调社会责任和重视实践教学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从建筑语言学论走向新世纪的现代中国建筑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语言是书写建筑,阅读建筑的手段,也是评价建筑总体艺术水平最为直观而敏感的参照系,多元化潮流下所掩饰的建筑语言流毛病说明了,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仍未未出幼稚的启蒙阶段,作为执业建筑师,唯有平心静气地从规范与净化建筑语言做起,我们才能从总体意义下迎来真正入流的创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彭长歆 《建筑师》2010,(2):89-96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大学建筑系之一,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在教学体系和现代主义思想传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该系教学体系和学术风尚的形成与发展,认为勷大建筑系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其建筑教育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注重工程技术和实践的教学体系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现代主义教育和探索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0.
郑东军 《华中建筑》2007,25(1):115-116
该文试图从建筑本体的角度探讨当代建筑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文化问题,从目前建筑实践中三种本体意义上的新表现,说明建筑的发展具有重复和改变的双重含义,建筑本体的回归应上升到哲学思考,这是相关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