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月15日凌晨,一架紧急救援飞机顺利降落在首都机场。飞机上运载着中国某公司驻巴基斯坦的一位技术人员,因在巴被流弹击伤,当地不具备救治条件,该公司便雇用了国际SOS救援中心的飞机,紧急救援回国医治。随后,伤员被送至协和医院救治,一次跨国援救暂告一段落。此举虽然不算是SOS救援组织首次救助中国人,但这是中国企业首次通过该组织救援在海外受伤的员工。北京SOS救援中心副总监和静彬说,自1989年该组织在中国开展业务12年来,95%以上的服务对象是来华的外国人,被救援的中国人非常少。中心主要提供旅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救援服务…  相似文献   

2.
金琪安 《中国电梯》2011,(19):64-67
通过对不同电梯紧急救援技术条件的分析,说明了紧急救援通道对人员撤离条件的影响;阐述了不同电梯结构形式紧急救援条件的差异;指出了目前电梯紧急救援技术发展的不协调之处;提出了改进紧急救援安全标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消防职业安全与健康委员会发布2013版NFPA 1500《消防职业安全与健康》勘误表。NFPA 1500阐述了消防部门或组织应达到的消防职业安全与健康最低要求,以保证救援、灭火与紧急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NFPA 1500提出了消防救援人员、消防员与紧急医疗服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要求,内容涵盖消防员培训消防设备防护服医疗与健康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研判灾情类型、特点,结合作战指挥流程,提出灭火救援现场安全管控机制、消防员安全行动规程和紧急救助小组安全行动规程等措施,目的是把控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安全要素,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成效和紧急避险、紧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消防员伤亡。  相似文献   

5.
《城市与减灾》2005,(1):F003-F003
这是会人类的灾难! 在灾难面前,世界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和各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展开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国际大救援。人类高尚的情操--互助共存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国际大救援的过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发生在印度洋上的这场灾难将长留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全球同舟共济,共赴时艰的国际大救援也将在世界历史画卷中留下悲壮感人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铁路隧道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全面分析有关国外隧道防灾疏散救援的做法,借鉴国内隧道的国际咨询成果,充分吸纳近年来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的有关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有针对性地展开了隧道群、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与避难所、疏散通道、火灾规模、人员疏散标准等六项专题研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疏散、自救为主、方便救援的原则,对《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规范》TB 10020—2012进行了全面修订,节约了工程投资,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美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磊 《规划师》2008,24(2):81-84
全面紧急事态管理是美国公共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原则,包括全危险方法、综合紧急事态管理系统、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对各级政府及组织紧急救援资源的统一调配.美国国土安全部确定了了解、防止、保护、应对、恢复、服务和组织品质七大安全战略目标.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除制订全国防灾计划外,还制订可持续减灾计划和应急反应计划.社区应急反应小组是美国重要的市民组织队伍.  相似文献   

8.
徐德诗 《城市与减灾》2005,(1):i004-i004
当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对灾害应急与紧急救援的能力建设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国的紧急救援队曾多次在国际救援中表现出色,这与他们平时的模拟演练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
<正>电梯不比别的小区公用设备,它有个"小病小灾"就会让业主承受巨大的危险。由于事关业主的生命安全,物业服务企业在处理电梯故障时,也要时刻谨慎并且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紧急救援与安全操作。故障电梯的紧急救援电梯是机械设备,很难避免不出故障,当电梯出现故障乘客困于电梯轿厢里时,物业服务企业要实施紧急救援,但不能忙中出错,要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和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北京)国际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11.
《消防与生活》2009,(8):43-44
无论是由责任事故、自然灾害或恐怖袭击导致的狭小空间紧急救援,都能够对救援人员甚至是见义勇为的旁观者产生危害。一半以上的狭小空间伤亡事故是由危险气氛(缺氧、富氧、可燃气体、毒气或蒸汽)导致的,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制定了狭小空间美国国家安全标准(ANSIZ117.1),美国Z117委员会会员和防火保护工程师协会(SFPE,是美国重要的消防工程专业民间组织,致力于推介高性能设计概念,同时积极协助各地区分会教育训练和专业研讨交流等,已从美国境内的地方组织,发展成为国际性消防组织)主席凯罗尔说,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狭小空间救援的安全操作规程,其中也有一个章节详细规定了应急救援的程序和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12.
特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横通道内风流分布特性是救援站结构形式和防灾通风设计的基础和依据。本文针对某一单洞双线隧道平导救援站工程,深入研究紧急救援站横通道内风流分布规律,以及不同防灾通风系统和自然风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紧急救援站横通道内风速分布呈现出W型,中部和两端横通道内风速较大,沿两侧风速相对较小。自然风对横通道内风速分布有一定影响,靠近自然风入口一侧大部分横通道内风速显著增大。建议在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基础上,可适当减小救援站中部和两侧横通道面积以及减少相应横通道内风机配置。  相似文献   

13.
罗丹 《中国电梯》2012,(23):34-36
分析了当前电梯远程监控和应急救援系统存在的不足;详细介绍了一种通用性较强的电梯紧急应急救援安全管理系统的研发过程,包括研发的目标和拓扑结构图,研发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方法,以及研发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阐述了电梯紧急应急救援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汪艳娥 《电梯工业》2005,6(4):17-18
本文根据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装置的工作原理,从现场救援工作的实际出发,对该装置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目的是希望现场紧急救援工作能迅速、安全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刘计卫 《城市建筑》2013,(12):28-28
消防电梯是消防人员在火灾或者紧急事故发生时进行救援所使用的重要通道,这个通道对于保障建筑中居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高层建筑中消防电梯的设计必须与安全消防的具体要求相符合。本文就消防电梯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阐述,并对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设计的安全性能设计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教学实践,采用课程延伸法介绍自然灾害的紧急逃生救援,结合实际应用介绍火灾紧急救援,结合案例分析法讲解出行遇险救援,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家庭紧急救援。通过在高校公共基础课平台上开设安全逃生教育课程实践研究,教育、提高师生防火意识及逃生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安全逃生教育课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安全逃生课程的开展能有效增加大学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的应对知识,减少自然、人为伤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 km以上的长大铁路隧道及隧道群数量的不断增加,其防灾救援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获得长大铁路隧道及隧道群救援设施的规划方案,在对国内外长大铁路隧道及隧道群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按列车停车安全距离、火源长度和火灾烟气影响范围将铁路隧道群进行了细化。定义相邻隧道洞口间距小于250 m的铁路隧道为毗邻铁路隧道群,其紧急救援站设置主要考虑隧道内的紧急疏散通道、排烟、站台的加宽和洞口段的扩大;相邻隧道洞口间距在250~400 m的铁路隧道为连续隧道群,不设置紧急救援站;相邻隧道洞口间距大于400 m的铁路隧道为单体铁路隧道,其紧急救援站设置考虑横通道设置和洞内排烟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由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引起的紧急疏散迫使一些人身处险境。这些人的安危需要紧急救援部门的管理人员组织安排,要决定派谁去执行救援任务和做什么。没有这些预案,任何高层建筑内的出口都将人满为患,并且由于同时使用,这些出日(主要是楼梯)还会超出它们的设计极限。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紧急救援站存在的通风方案的基础上对比不同风机布置方案:安全隧道、疏散横通道内布置风机(原设计);安全隧道内射流送风;疏散横通道内布置风机。得到各风机布置方案保证疏散横通道达到2.0 m/s的时间以及达到的最终风速。得到各风机布置方案皆可以保证疏散横通道防护门处风速达到2.0m/s以上,基本没有烟雾进入安全隧道和横通道;射流风机布置在紧急救援站附近与布置在隧道洞口最大的差别在于疏散横通道风速达到2.0m/s的时间不同;横通道内安装的射流风机实际达不到预计的通风效果,通风效率较低,不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无机房电梯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有关无机房电梯的紧急救援越来越引起电梯业界和客户的关注。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有机房电梯中.因为电梯主机设置在方便进出的机房空间内.意外情况下的紧急救援工作就因为有盘车装置显得非常简便和安全.而且不会受到停电的影响。然而在无机房电梯中.因为维修人员无法直接接触主机进行松闸和盘车操作,要想在保证同等安全的条件下实施紧急救援就有点困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