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固醇雌激素是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种,具有较强的内分泌干扰性,是水环境中导致内分泌干扰效应的主要物质,对人类的健康存在潜在性危害.污水处理厂是天然水体中雌激素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设施中应用最为广泛.综述了类固醇雌激素的性质、来源及其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去除效果和去除机制,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北京污水厂进、出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三种酚类化合物(4-OP、4-n-NP、BPA)、五种雌激素(E1、E2、E3、17α-E2、EE2)为目标物,对其在北京市三个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浓度及工艺流程中的分布、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浓度最高的物质是BPA、EE2,分别为(56~140)、(78~115)ng/L.BPA和天然雌激素(17α-E2除外)主要被生物降解去除,而对EE2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初级处理过程,去除率约为63%.两种烷基酚在污水处理厂并不能被有效去除.与欧美国家、日本等相比,北京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浓度偏高,尤其是出水中的雌激素浓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
针对生活污水中内分泌干扰物(EDCs)可能引起的生物生态危害问题,以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为处理对象,应用生物生态耦合技术,进行多级AO+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试验,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_(Cr)、氨氮(NH_4~+-N)、总磷(TP)、总氮(TN)等污染物去除影响,同时,采用固相萃取法和GC-MS检测各反应器进、出水中雌酮(E1)、17β-雌二醇(E2)、雌三醇(E3)、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4种内分泌干扰物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当多级AO与湿地的HRT分别为9.5h、10.3d时,多级AO+潜流式人工湿地对COD_(Cr)、NH_4~+-N、TP、TN等污染物去除率可分别达78.64%、97.16%、91.84%、90.55%,出水浓度均低于《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7)排放浓度限值。多级AO+人工湿地对内分泌干扰物E1、E2、E3和EE2的总去除率可分别达96.04%、92.45%、85.09%、88.38%;其中,多级AO系统对E1、E2、E3和EE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50%、72.00%、65.08%和63.35%,且一级好氧池对4种EDCs的去除贡献最大,均为27%以上;湿地系统对前3种EDCs的去除率约为20%、EE2为25%。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好氧池物种数量和多样性多于未加EDCs前,门分类、属分类的微生物群落物种及其丰度分析表明,群落门水平、属水平相对丰度均发生变化,其中,增加的优势菌种可能对系统中EDCs的去除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指干扰生物体内维持自稳及调节发育过程中激素的产生、释放、代谢、结合、排泄、交互作用的外源性物质.内分泌干扰物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掌握北京市水源水和自来水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状况,对北京市主要供水水源的内分泌干扰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水处理工艺对于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特点,指出壬基酚(NP)及其前体物(NPEOs)是北京地区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地表水厂常规工艺(混凝-沉淀-过滤)对聚合度n为4~15的低浓度NPEOs(<1μg/L)基本上没有去除作用,后续活性炭工艺及加氯能降低NPEOs.对于NP(浓度>10μg/L)常规工艺与深度处理(活性炭或臭氧-活性炭工艺)相结合即可将NP浓度降低到环境推荐安全值(1μg/L)以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南宁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中的分布状况,并对各单元的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水中双酚A(BPA)、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6、10.32、4.62和1.78 μg/L,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0.87、2.65、2.45和0.53 μg/L,进、出水浓度均偏高,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E1和BPA主要在氧化沟工艺中被去除,E2主要在沉淀池中被去除,而E3主要在沉砂池和氧化沟中被去除.  相似文献   

6.
膜分离技术处理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水环境中分布广泛,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危害巨大.综述了不同膜分离工艺,如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等去除EDCs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去除特点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论述了膜联合分离技术处理EDCs的优势以及改性膜材料用于去除EDCs物质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膜技术去除EDCs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MBR与SBR对7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及其内分泌活性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投加的内分泌干扰物不影响MBR和SBR的稳定运行;对于目标物17β-雌二醇(E2)、雌三醇(E3)、双酚A(BPA)、4-壬基酚(4-NP)和4-辛基酚(4-OP),MBR和SBR对它们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差别;但MBR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n平均约为1.5)和17α-炔雌醇(EE2)的去除效果较SBR更佳且更稳定.此外,MBR对内分泌活性的去除效果也较SBR更优.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壬基酚、双酚A、阿特拉津、多氯联苯和雌激素等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的去除效果以及副产物的生成情况,分析了由此引起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及其毒性变化。典型EDCs母体在消毒过程中均有一定程度的降解,并以多种途径生成了不同的消毒副产物,依母体结构和消毒方式的不同,最后表现的毒性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双酚A消毒后的产物毒性将大大增加。因此研究饮用水中EDCs在消毒工艺中的降解特性和物质迁移变化,对指导饮用水消毒的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环境中日益严重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污染风险,从EDCs的来源分类、检测评估、控制去除、迁移归趋等方面对近年来EDCs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仪器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的联用为EDCs识别检测的优选技术方法,而风险评估、环境行为、迁移归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水环境中EDCs控制消除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城镇水环境中日益严重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污染,参照已取得ISO17025认证、美国环保局(EPA)批准的荧光素酶表达基因法(CALUX),研究建立了污水和污泥中二口恶英、雌激素、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四类主要EDCs的综合毒性效应检测方法,并通过重复试验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ALUX方法作为一种EDCs综合毒性效应的快速生物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重现性、可靠性,可作为仪器分析的有效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