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对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9年和2019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使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4类发展情景下郑州市2029年的土地利用情况,通过构建耦合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系,对4类发展情景下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作健康评价,以此讨论最优土地利用策略。结果显示,生态城市建设情景下的城市健康值较2019年增加了19.01%,增幅最大;快速发展情景下的城市健康值则降低了17.03%,降幅最大。此外,城市核心性斑块的数量和面积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为实现最大化的林地扩张收益和有效提升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可采用在高增量生态廊道和潜在生态廊道处增加林地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结合撤市改区的历史机遇 ,从城市生态规划的角度出发 ,对广州市域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多因子评价 ,得出土地的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敏感度 ,并在此基础上 ,分别针对市域和都会区空间生态模式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确保 2 1世纪广州从“云山珠水”向“山城田海”的跃升。并试图确立以生态优先的“山水城市”为价值取向的广州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由建设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天津市规划局承办的“2007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高层论坛”11月15日在天津举行。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发表书面主旨报告,建设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姚兵,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德惠出席会议并讲话。天津市副市长陈质枫代表天津市政府作主旨报告。国际能源基金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纪昆 《矿产勘查》2023,14(6):989-1000
天津市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对新时代城市地质调查提出新的需求。通过需求调研,本文提出了城市建设的新需求、成果创新表达、成果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和地质资料汇交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从天津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角度,分析天津市城市建设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质量、基础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等地质需求,助力天津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57%。与此同时,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3.60%上升到2012年的42.43%。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和载体的城市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客观认识和了解河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现状,深入剖析河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破解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难题,对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4,(2)
从生态方面看,大多数人所居住的现代城市其实是一个生态功能较为弱化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几乎所有的绿色均为人工打造,自然生态少之又少。当前,为了进一步实现城市与环境、城市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人们开始大力提倡并规划城市设计,以期在发展城市工业的同时,做好城市的生态化建设,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生态城市规划的意义入手,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构想进行论述,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清基 《华中建筑》1997,15(1):88-91
该文深入探讨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并认为它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
城市湿地的开发与建设对建设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生态意义。因此,在城市湿地建设中必须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坚持生态、环保原则,并尽量选用适宜于本乡本土的生态植物和景观构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特征,选取 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维持生态系统的 服务功能、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个要素、30 项指标,构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 系,并将健康评价指标转换为城市规划策略 指标,构建了一套分层次、分系统的规划响 应策略,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城 乡规划实践技术的衔接,为通过规划调控、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与 方法。以新疆库车县为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 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信可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城市设计为出发点,运用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场所理论分析了天津市鼓楼商业街改造项目。评价了该设计的成败得失,希望对类似项目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的起源、发展都与河流水系有着不解之缘,而河流为天津带来的特色滨水环境与资源在其空间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海河为例,首先对河流变迁历程进行了综合描述,而后从城区河流和市域河流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河流变迁对天津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影响,主要是海河干流在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发展与改变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揭示了海河水系变迁与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方面关联,使河流这一生态要素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得到其价值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滨海盐碱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和前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例,总结并提出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路径和方法。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统筹考虑区域盐碱化特性和水资源污染等制约因素,实行“系统构建、分区控制”城市规划,采取因地制宜的建设策略,充分与地区排盐系统、排水防涝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及公园绿地系统等相衔接,形成了“水库-河流-湿地-绿地”复合生态系统和城市大海绵格局,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也为其他类似滨海地区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度院级优秀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借鉴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与评价的理念和成功案例,建立了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实施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了天津市主要类型城乡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指出了绿地建设存在的明显不足以及现有指标体系对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不够全面等问题;总结了天津市绿地系统生态补偿、环境经营的新途径,使城市型生态林业走向制度化,辅助规划决策与环境管理,将进一步提升绿地系统规划的引导和控制力。  相似文献   

14.
赵树明  孟颖 《规划师》2008,24(1):95-98
天津宜居生态型海滨新城区指标体系是在参考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生态市建设、生态城区等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综合性、可计量、易操作为原则,结合新形势下塘沽、汉沽、大港三个海滨城区发展的特点和目标制定而成的,并指出了实现构建目标的差距和努力方向,能为规划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雯璐 《城市建筑》2014,(12):377-377
目前,我国正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生态城市。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和无锡太湖新城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的现状,探讨了我国生态城市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排水出路困难、水资源匮乏、极端天气排水安全难以保障等突出问题,提出用低冲击开发(LID)技术建设天津市金钟街新市镇的排水系统,改善城市水环境。从天津市金钟街新市镇的示范效益可以看到,采用LID技术,可在城镇化的同时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多重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该技术切实符合构建"低碳城市"的理念,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德芹 《山西建筑》2009,35(3):60-61
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涵义及标准,结合天津市武清区新城规划建设实例,介绍了该区的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洪成 《风景园林》2017,24(11):80-85
风景园林的本质在于展现园林艺术之美的同时提升生态效益。城市生态修复试图把人、自然、生态和谐地统一起来,力求在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基础上,呈现最优的景观效果,从而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为满足城市生态修复的上述需求,低碳园林从更多的层面促进城市生态修复,带来对环境影响的共识。同时,低碳园林在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并加以重建的过程中,往往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特征。笔者致力于开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主持的许多项目均具有典型的节能、减碳、环境修复性质,为天津城市生态修复探索了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潘哲  王贝妮  庞平  冯晖 《规划师》2012,28(7):87-90
由于受到强大的外部作用力,特大城市周边和城市群地区的县域空间发展显示出与一般县域空间发展不同的动力和结构特征,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问题,使得其空间规划需要突破一般县域空间的规划思路。天津市静海县、宁河县在中心城市职能外溢、大区域项目涌入、内生产业升级等多重动力的影响下,县域空间发展在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和城乡关系等方面都受到挑战。为了"融入区域、统筹县域",两县都提出了空间发展的"区域目标"和"县域目标",并在双目标指导下,提出了应对策略:县域空间重心偏移和区域联动;整合县域产业空间,推进现有园区与外来项目的融合;严格控制生态体系构建和生态敏感区;实现多种模式下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20.
沈磊 《时代建筑》2010,(5):10-15
近年来,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正逐渐发展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天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建设的多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天津城市中心结构的规划调整,集中体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城市中心公共职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的可持续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保障和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架构。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天津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尝试,为中国特大城市中心结构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