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我站主变压器铁芯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使该变压器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保证了我站的排渍防汛工作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变压器铁芯接地的危害以及常见故障,具体提出相应建议,避免变压器故障的发生,保证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的绕组和铁芯是传递、变换电磁能量的主要部件。保证它们的安全是变压器可靠运行的关键。统计资料表明因铁芯问题造成故障,占变压器总事故中的第三位。文章分析了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的类型和成因,并详细阐述了变压器铁芯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电网运行中,变压器铁芯接地故障是实际运行中较为常见的故障。文章对如何判断、分析和处理110kV变电站变压器多点接地故障进行探讨,从而保证电网安全及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分析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引超危害的原因,并结合实例、提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小军 《山西建筑》2007,33(8):187-188
详细介绍了变压器常发性故障——铁芯多点接地的几种类型及其成因,提出了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及处理步骤,指出准确及时地诊断与处理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对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斌  周中海  刘本权 《四川建筑》2006,26(Z1):205-206
通过对几种供电接地系统的介绍,筛选出适合作智能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对应采取的各类接地措施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与分析,从而提出了在智能楼宇的电气保护与接地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吴丹 《浙江建筑》2005,22(3):60-62
探讨了智能楼宇中低压电气的接地形式的选择及在智能楼宇中应设置的各种保护接地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介绍塔式起重机各种系统的接地原理及其存在问题,指出TN—C—S是建筑工地上主要使用的接地系统,最后介绍了实际操作中的接地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武芳 《山西建筑》2011,37(28):120-121
提出了一种电压互感器保护用时间—电流特性可控的智能式限流熔断器的设计方法,可实现对电压互感器的妥贴保护,该设计方案具有结构新颖、性能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赵丽华 《山西建筑》2004,30(9):66-67
探讨了电气设计中接地故障引起火灾的原因,从安装漏电保护器和实施总等电位联结等方面,提出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以使电气设计更安全、更可靠。  相似文献   

13.
梁丙辰 《山西建筑》2010,36(36):184-185
结合智能建筑特点,对智能建筑的防雷措施进行了探讨,分别介绍了雷电现象的形成、雷电作用的种类、雷电灾害的新特点及主要入侵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建筑防御雷击的原则以及具体措施,以期避免智能建筑发生雷击事故。  相似文献   

14.
程道海 《山西建筑》2009,35(20):192-193
针对智能楼宇建筑内设备种类繁多的特点,就智能楼宇的防雷保护、智能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及电气保护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做好保护接地系统的设计,保证智能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某办公楼弱电系统遭受雷电浪涌脉冲波LEMP的侵袭为例,阐述了电浪涌吸收装置SPD在防治LEMP方面的工作机理和具体使用方法,并呼吁业主和设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SPD的应用,为确保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构筑可靠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某办公楼弱电系统遭受雷电浪涌脉冲波LEMP的侵袭为例,阐述了电浪涌吸收装置SPD在防治LEMP方面的工作机理和具体使用方法,并呼吁业主和设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SPD的应用,为确保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构筑可靠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曹勇  肖运勤 《山西建筑》2004,30(14):117-117
介绍了接地故障保护的几种不同方式,从接地故障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剩余电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只有与等电位联结相结合,才能完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发展过程,从电视监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保安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方面论述了安全防范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提出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中的安全防范系统将会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9.
浅谈智能化住宅小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峡 《山西建筑》2004,30(20):9-10
阐述了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家庭智能化的功能定位等内容,并对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走向理性进行了讨论,以利于把智能住宅小区这一技术进一步推向实用、完善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