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木子 《上海住宅》2005,(8):98-98
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于1960年2月1日成立了“住宅发展局”,大力兴建公共住宅,以实现“国民自置房屋计划”。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从1959年自治以来,以世界大部分地区不可比拟的速度和规模。经历了一场现代化的改造。在这期间,它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以来,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持续翻新旧的公共住宅(组屋),以应对其物理性的老化和居民构成的改变.一方面从邻里、楼栋和住宅内部3个层面切实改善了居住环境,达到新区的标准;另一方面,翻新并不迁离居民,维系了原有的社区关系和凝聚力,并相继推出主要翻新、中期翻新、电梯翻新、邻里更新、家居改善等计划,有效恢复了旧组屋区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图简要而全面地介绍新加坡公共住宅体系的全景和发展过程,阐明其高度整合政治、经济、国家管理、民生、种族、环境和规划设计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问题的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规划和设计为实现综合目标而采取的几个主要理念。  相似文献   

5.
6.
7.
在对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社区更新及旅游开发观察的基础上,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模式入手,探讨了社区营造对街区复兴及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对淡水老街几处公共空间改造的分析,论述了社区营造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应对历史街区转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一书从社区宜居性的视角,分析了宜居性内涵的升华与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系统地探讨了社区绿地、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宜居性规律,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尝试通过实践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的4级结构和3种发展途径,并从政府宣传引导、社会组织推动和挖掘社区"领袖"等不同层面给出社区营造的建议,解析社区花园如何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多元共治,让社区营造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城市居住空间受到冲击并发生了性质和形式上的改变。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社会矛盾激化等衍生问题都对新时期的居住空间构建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公共空间是彼此交往并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环境载体,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文章以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为立足点,从角色扮演和符号形式两个方面论述了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构成特点及营造策略,将外在环境或情境作为一种符号系统,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并扮演自己的角色并产生社会互动和交往,形成社区和谐氛围,构建社会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1.
With 84 per cent of the Singapore resident population housed in public housing, the ultimate dream for many is to move into private housing, which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offer better quality and more exclusive living.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the enabling factors of affordability in housing mobility. It examines the Singapore public housing homeowners' affordability of private housing, suggesting a measure of that affordability. The survey findings indicate that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public homeowners can afford to move to median-priced private apartments. The number is even smaller for the relatively more expensive landed housing with own garden. On a theoretical level,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use of multiple methods to measure housing affordability is beneficial as more affordability determinants are included in the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建设解决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国民的居住难题。然而新加坡在建造住房本身的同时,也注重与之相应的居住环境质量。文章介绍了90年代新加坡通过改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公共住房,来完善居住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新加坡经济40余年的持续增长,其公共住房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于对新加坡公共住房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和价值理念的分析,文章得出结论:新加坡公共住房的发展逐步实现了新加坡居民人人有房住、人人有住房的目标,并通过各种方法让居民的住房保值和增值,完成了社会财富结构的重塑,最终为新加坡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和社会基石。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上世纪90年代住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住宅公共空间、小区公共设施、建筑设计特色、绿化规划等几方面分析了新加坡20世纪90年代组屋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兼有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些优点,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较好综合经济指标的高层建筑形式.沪东造船厂技术中心大楼就是一幢典型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工程的结构设计情况,包括结构布置,结构分析和计算,以及主要的计算结果,并主要介绍了典型的节点构造,包括柱脚构造,梁柱连接,梁墙连接和梁梁连接等.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以沪东造船厂技术中心大楼为模型,进行的振动台试验的概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如何采用地方材料配制既满足设计要求,又适应生产、施工实际的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并结合重庆市世贸中心超高层建筑的特点,把泵送难度较大的混凝土泵送到重庆市目前最高245.4m,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如何采用地方材料配制既满足设计要求,又适应生产、施工实际的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并结合重庆市世贸中心超高层建筑的特点,把泵送难度较大的混凝土泵送到重庆市目前最高245.4m,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保障房社区居住主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居民个体特征与主体认知变量,构建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环卫、社会保障、商业、文体、行政管理9类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各类公共服务满意度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共服务满意度受到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住户期望与软硬件质量感知水...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大规模公共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组织和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公共住房除满足特定居民必要的居所需求外,更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公共住房在城市空间中的合理安排和满足特定居民合理居住空间的需求,这既是对城市决策者和规划部门的考验,也对完善城市公共住房机制提出了要求.作为城市国家,新加坡自196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的公共住房和新镇建设已持续了40余年,它在城市中以何种空间形态来组织、分布以及形成是考察的重点,并力图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展开分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最终得出结论,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新加坡公共住房既大范围实现了国民基本住房保障,也让绝大部分居民能找到适合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amine some of the ways in which social networks may contribute to employment outcomes for community and public housing tenants. There is a body of literature that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networks and employment outcomes, and a separat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ing and social networks (which is largely concerned with homeowner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that links all three aspects,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social housing. This provide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is research, which involved interviews with housing organisation staff and focus groups with tenants in two case study areas in metropolitan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he findings through examining the way in which housing tenure may affect social network form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ways that these networks can impact on job attain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overall, those in community housing appeared to fare better, in terms of employment-conducive networks, than those in public housing. This finding is related not just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housing, but also to the broader issues of stigma, area-level deprivat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unemploy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