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涉及灌南县、灌云县、海州区、赣榆县4个县(区),本次移民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农村移民安置、企事业单位安置、专业项目迁建和临时用地复垦等几个方面,根据调查实物量及分析确定的补偿单价,编制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移民安置实旌方案投资预算为22208.31万元。  相似文献   

2.
从工程移民安置的基本政策、移民安置依据的法规、移民安置规划、公众参与、移民的组织机构及责任五个方面将我国工程移民政策与世界银行移民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上海有关动迁安置政策可以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重新修订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以下简称《移民条例》),提出了对移民安置实行全过程监督评估的要求。推行移民安置监督评估是新时期移民安置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对原有管理体制的创新。文章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监督评估的概念、原则、依据、任务和内容,以及对开展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工作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老挝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介绍了老挝征、占地的限制及标准,并从安置目标、移民人口确定、安置模式、补偿方式、生产收入恢复等方面,阐述了老挝水电站移民安置的规划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丽彬 《城乡建设》2015,(12):58-59
吉林省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全省按设计标准选定适合修建水电站的工程地点共计有662处.目前,吉林省在(拟)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约有30余处.多年来,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得到妥善处理,水库移民按时迁出了库区,得到妥善安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总体和谐稳定. 一、补偿与移民安置的难点 近年来,吉林省各级移民管理机构紧紧围绕国务院471号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但在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设征地移民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协调方多、工作难度大、操作模式多样等问题,结合牛儿洞水库工程特性和移民概况,按照国务院471号令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 290—2009)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后生产生活水平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规划方案合理确定了移民安置目标、安置标准和安置方案,为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城郊移民安置模式、进入城市移民安置模式、县内移民城镇集中安置模式、小城镇集聚型安置模式下的移民村镇建设模式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各类城镇化移民安置居住模式,立足城镇化模式、村镇规划、建筑学等角度,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各类移民城镇化安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适宜性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黄河小浪底水库移民工程实际,总结、研究水库移民工程监理的内容、方法。提出水库移民监理可分为移民安置工程监理和移民安置综合监理两个方面,并对综合监理的程序与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库区滨水城镇迁建需研究城镇特色、体系等级,研究移民迁建存在的问题,明确移民迁建规划原则及具体思路、对策,利用好补偿政策,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坚持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实行移民资金切块包干和限额规划的原则,协调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与迁建初设方案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的制定南水北调区域性移民迁建规划、实行开发性移民,优化城镇带布局,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移民安置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移民的妥善安置,不仅关系到移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且对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东北山区、平原区、盐碱区不同地区中典型水利水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的移民安置方式,总结近年东北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经验,探讨新时期东北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对东北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中外建筑》2009,(6):105-106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站在发展的高度,从现代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及内部生态环境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现代城市新城区规划与建设要点,并对城市新区未来建设发展的引导控制策略细谈了笔者个人的主张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易冰  檀星  徐靖文 《规划师》2008,24(1):60-62
道路被二次开挖、大型管线选线困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预留基础设施廊道对解决这一问题,保障城市有序发展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应编制基础设施廊道规划,明确基础设施廊道的适用范围,解决基础设施廊道的预留与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何子张  李小宁 《规划师》2012,28(8):63-67
厦门在近年来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大力推行行动规划,从实践效果看,行动规划顺应了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及建设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相伴而生地产生了一些问题。研究从哲学基础、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分析理想蓝图式规划的规划逻辑及其困境,分析行动规划的行动逻辑,并基于对厦门行动规划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要迈向行动与规划的逻辑自洽,必须加强计划性行动规划及战略规划指导下的战略性行动,避免项目性行动规划冲击规划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与开放空间 系统相互割裂,土地利用布局错位的问题,提 出城市规划层面,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所承载 的自然、社会与经济过程多纬度整合的规划 思路。立足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核心环节,致力 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系统和开放空间土地资 源系统的生态整合,趋利避害。文章通过实地 走访调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城市土地利 用、公共空间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 研究,梳理了其中存在问题,并尝试结合案例 实践探索生态整合目标导向下的规划路径: 通过可相容性分析将环境区分配给可以创造 社会与经济增殖效益的建设土地用途,并以 此获取环境保护的经济与社会支持;运用环 境区与建设区的整体空间布局方法,最大化 环境区外部增殖效益;保护地域环境资源并 融入建设土地利用,塑造地域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土地开发及其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卫东 《城市规划》2002,26(11):37-40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开发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及其供给中存在的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城市土地利用粗放、土地利用率低 ;城市土地市场行为不规范 ,土地供给总量控制困难 ;城市规划依据不充分 ,土地制度欠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土地供给调控体系的对策包括 :实施城市发展战略 ,加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建立城镇土地储备机制 ,形成城市土地供给的良性循环 ;消除城市土地闲置现象 ,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伴随着城市空间集聚和扩散,积极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向集约化、多中心模式转变。城市综合体复合了办公、居住、商业商务等多种功能,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格局调整的有效动力。在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中,要做好城市整体空间影响的论证工作,突出其凝聚核心的效应,应从功能用地与交通整合的角度进行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有效组织片区功能用地布局的协调发展,并着力引导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兰祥文  曹珠朵  陈涛 《规划师》2007,23(3):26-30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规划模式、总体规划修编、城市远景轮廓规划指导性程序、城市(镇)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风貌保护、城市风貌景观规划、城市土地使用控制规划、移民迁建规划、城市用地多因素综合分析、"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风景名胜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共12个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总结,为规划业界的共同提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招晖  陈昌勇 《规划师》2020,(3):86-92
自然资源本底摸查、空间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随着AI时代的带来,从智能化角度探索一种更为客观、科学的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式成为了可能。文章以佛山为例,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城镇空间进行模拟,比对分析其模拟结果与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异同。研究表明,两种分析结果总体上基本一致,但由于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的是一种“千层饼”叠加的空间分析方法,无法反映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与预期值有所偏差。因此,在对空间要素流动密集地区进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FLUS模型的模拟结果对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从而得到更切合实际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以镇江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工程地质、地形、水文气象、自然生态和人为影响等5个主要评价因子,将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4个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综合的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空间分布,4个等级的面积比分别为34.76%,23.29%,20.55%、21.40%。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为镇江市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减小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开发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玲 《规划师》2008,24(3):20-23
城市土地开发整理被广泛应用于国外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具有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及适用于不同城市土地类型的应用模式.不同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实施程序,有效地协调政府、土地所有者、开发商等多方的利益关系,高效地实现对城市土地结构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城市无序扩张.我国开展城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将其纳入法律体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建立完善的行政保障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