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大都市人民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探讨了人居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尽管90年代以来上海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改善速度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大都市人居环境的宏观优化原则和微观优化原则,进一步提出人居环境优化的5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的新手段.我国在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利用集中在建筑工程技术层面,对于如何系统地、一体化地规划设计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则缺少系统的研究.本文力图对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的内涵、优化的基本原则、开发利用优化模式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赵提纲 《住宅科技》2005,(12):36-38
可持续发展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文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人居环境的建设从宏观上分为社会、环境、经济要素等三方面的建设,以经营的视角进行整体的宏观分析,以达到对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质量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高辉  曲晓东 《山西建筑》2009,35(21):12-13
从人居环境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人居环境的建设状况,提出了优化人居环境的建议,指出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的一切活动、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和生活的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笔者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人居环境的建设从宏观上分为社会、环境、经济要素等三个方面的建设,以经营的视角进行整体的宏观分析,以达到对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质量的正确认识。人居环境建设经营的要素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相似文献   

6.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居环境的严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文章以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结合兰州市现状,重点分析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促进兰州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对策和建议,侧重构建、扩充生态空间规划,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如何建设是矿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采煤沉陷对矿区人居环境的影响,针对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的特殊性,提出适应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划的沉陷区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对促进矿区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川西林盘人居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川西林盘人居环境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理论,从林盘的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为川西林盘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已有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优化的线性权重评价方法。作为线性权重法的新拓展研究方法,本文简要概括了各种线性权重法的特点和优缺点,并以河南省北阳镇、付店镇、出山镇、太清宫镇、董家河镇五个建制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对其进行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得出河南省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在居住环境方面的较好,自然生态环境、人口方面一般,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利用方面发展较差的结论,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河南省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陈浮 《城市规划》2000,24(7):25-27,53
从安全、舒适、和谐、方便等原则出发 ,选择建筑质量等 5个准则 ,房型设计等 5 6个因素作为调查与评价因子 ,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运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对城区主要居住地域进行综合评价 ,指出南京市区人居环境总体处于发展阶段 ,并提出了各居住地域人居环境优化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人居环境的研究——以上海市郊区三个小城镇为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宁越敏  项鼎  魏兰 《城市规划》2002,26(10):31-35
首先讨论了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内涵和特征 ,而后构建了小城镇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以此为基础 ,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上海郊区的 3个小城镇进行了案例研究 ,在剖析了小城镇存在居住条件有待改进、公共设施与服务普遍滞后、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社区人文环境亟需完善等主要问题后 ,归纳出小城镇人居环境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小城镇人居环境的优劣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城市化进程与小城镇人居环境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耦合的过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 ,不仅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且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 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 社会、经济、生态和自然环境四个方面构建 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系统,以大连市内 四区为例,运用熵值法,SPSS,ArcGIS软件 等工具,对研究区的人居环境适宜度进行评 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内四区的人居环境适宜 度差异明显。中山区综合、社会、经济以及生 态环境适宜度评价值均最高;西岗区自然环 境适宜度评价值最高;沙河口区各项评价值 排名均靠前,相反甘井子区的各项评价值均 靠后,不具有比较优势。概括分析了各行政 区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 需对这些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进程加快。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增加,城市地质作用强度加大,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书从上海城市环境地质现状和21世纪发展角度对上海城市建设的作用特征与影响,如上海地面沉降问题、地下水质污染问题、外高桥软土地层中沼气囊体对地下建筑物(如地下商场、隧道等)影响问题以及在未来年代中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共同作用对上海市政建设的制约等进行论述。在对上海城市环境地质条件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型环境地质论述的同时,着重讨论了与人为因素关系密切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对上海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戴冠民 《工业建筑》1998,28(3):25-30,62
针对浙沪软土地区常用的预制摩擦群桩,从群桩荷载传递机理及破坏模式、桩位布置、试桩荷载沉降曲线、固结及施工影响等方面,分析影响群桩沉降的诸因素。据此,归纳提出控制沉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变形控制设计原则的减少沉降桩基础研究(英文)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敏 《岩土工程学报》2000,22(4):481-486
减少沉降桩基础是现代桩土相互作用理论的巨大成果之一。它是一种新的基于沉降控制原则的桩基础 ,在上海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其发展和设计原则 ,并对设计思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铁车站基坑通常宽约20m,长度250~300m,为典型的长条形基坑。基坑开挖时,土体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导致基坑周围地表产生不均匀沉降,直接威胁到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以上海地铁9号线桂林路车站长条形基坑开挖施工为依托,对基坑周围地表的沉降机理及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刘福智  刘加平 《工业建筑》2006,36(11):48-51,66
在分析民居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聚落生态文化”的概念,并运用生态学、景观学、建筑物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基本特征、形成机制、景观价值、空间特性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进一步分析,指出聚落文化发展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人聚环境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的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对目前民居聚落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煤炭城市人居环境为例,从工业建设和民用建设两个方面分析了东北寒地煤炭城市人居环境的现状,找出了导致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影响生态人居环境良性发展的因素,从环境治理、生态规划、产业规模、政府职能、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总结出适合东北寒地煤炭资源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中国当前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非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忧患。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其后的新城市主义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了城市设计理念从科技理性向自然和人性的转变,阐述了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启迪人们应从人本主义角度探讨城市建设,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才能走上真正健康之路,对城市开发区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侯胜男    岳建勇    周延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6):119-127
为减小大范围土体卸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周边复杂环境的保护,对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项目深大基坑进行了合理设计。在充分考虑基坑邻近地铁、高架、管线以及基坑内部和周边建筑物环境复杂等特点的基础上,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采用“分区顺作+板式支护+多道支撑+合理换撑”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基坑工程整体分区、支撑及栈桥布置、临时隔断换撑等设计思路和具体实践,并通过现场分区变形监测分析基坑分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底板完成后东亚大厦最大沉降变形约为6 mm,差异沉降约为1 mm; 上海体育馆最大沉降约为8 mm,最大差异沉降约为2 mm; 上体馆主变站沉降增加约4 mm,差异沉降小于1 mm; 施工期间上体馆主变站和电缆隧道虽发生一定沉降变形,但变形均处在可控范围内,远小于上海申通地铁对沉降控制的要求,确保了整个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营; 合理的基坑分区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可以确保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可为相关工程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