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微胡同Micro Hutong作为居住功能建筑的微胡同在35 m~2的面积内开展的是在传统北京胡同的局促空间中进行的极小尺度居住实验。设计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城市文脉的直接联系。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联结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量及面向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位于较私密的生活空间与具城市性的街道间的过渡空间,同时也成为可供微胡同居  相似文献   

2.
正微胡同项目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杨梅竹斜街,是一个既具备居住功能又有一定公共空间意义的项目。作为居住功能,微胡同是在35 m~2的传统北京胡同的局促空间中进行的极小尺度居住实验。设计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城市文脉的直接联系。在此过程中,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连接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量及面向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位于较私密生活空间与具城市性的街道间的  相似文献   

3.
微胡同     
<正>作为居住功能建筑的微胡同在35平米的面积内开展的是在传统北京胡同的局促空间中进行的极小尺度居住实验。设计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城市文脉的直接联系。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联结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量  相似文献   

4.
《世界建筑》2014,(4):114-115
<正>微胡同位于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内,离天安门广场仅步行距离。标准营造事务所设计的这座约30m2的微胡同试图为胡同保护与更新提供一种新方式。标准营造的设计方案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庭院,来  相似文献   

5.
<正>本项目重点塑造了新型的合院模式——由6户有机组成的"六合院"别墅。每个合院都是一个层进式的空间体系:两进公共庭院一私家院落一家。内向性私家庭院与半公共庭院的融合,赋予院落新的生命。私家庭院是每户家庭生活的中心,是传统住宅空间的延续;公共庭院是6户共享的交流场所、社区生活的单元,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考虑到北方气候特征,建筑单体充分满足当地居民对于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求,摒弃了传统合院对于居住功能的物理性缺失,强调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注重空间尺度的控制,将建筑高度控制在两层以内,以塑造宜人的庭院尺度。立面设计上,通过提炼中式建筑的典型形式语言,运用现代的建  相似文献   

6.
正"微杂院"项目所处的茶儿胡同8号院子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区域,距离紫禁城直线距离1km。院子是一个曾经居住着12户人家的典型大杂院。在过去的50-60年间,每户人家都在院子中加建了小厨房——这些所谓的"未授权"加建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社交网络和空间属性。在以往的城市更新项目中,这些自发的加建结构都被当作城市发展残余而一概抹去。与一般的旧城改建思路不同,"微杂院"以当下的场所特质为出发点,将原有的建筑结构都予以保留,以居民自发加建的体量为参考,在尊重大杂院空间特质的前提下,对这些胡同中非正式的加建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修复和再利用。"微杂院"在让胡同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以自身作为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住区公共开放空间是指住宅建筑外部的公共空间,是住区内建筑与建筑间的空隙或是由住宅建筑围合所形成的场地,具体包括住区内的道路、庭院、广场、游园、景观绿地等。它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连接住区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桥梁,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在现代才被提出,但在中国传统的人居模式中早有体现。上海里弄与北京胡同是我国南北方两大典型的传统居住空间类型,是时代、历史与当地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立体住宅     
《新建筑》2019,(Z1)
正整个建筑位于滨海地段,围绕公共空间展开,同时面向城市和海洋。通过内向性的公共空间建立城市、自然和建筑的联系,并将城市和自然引进建筑,打破三者的界限,建立新的建筑形象和居住体验。在建筑的形式语言上通过模块凹凸和杆件的组合建立平面、立面和结构间的联系,立面成为了平面空间和结构的真实体现。并将整个"创想家"像素化,每个像素蕴含不同的居住模块,反映不同居民的生活模式,也讲述着城市、自然、居民的故事。同时,中间的观景平台成为整个空间的核心。与平台相连的连廊和贯穿的视线建立了建筑和环境的联系。建筑内部的楼梯、电梯和围绕平台布置的垂直公共空间则组织了居住单元和建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于2016年5月底开幕的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又一次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军械库和城堡花园。作为3位受本届策展人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之邀参加此次建筑双年展主题展"前线报道"的中国建筑师之一,张轲为世界带去了他眼中的中国建筑前沿——"胡同微更新"。3个独立体量构成了"胡同微更新"展览:原比例复制的北京"微杂院"项目儿童阅览室和树下展厅、一张上置项目背景信息的7m长实心混凝土展台。在"胡同微更新"的展览中,参观者不仅能够  相似文献   

10.
<正>梅扎纳农业学校的新校址处在一片0.5km~2的农田中,其中还保留了一些老农舍。一栋古朴的玫瑰色别墅大约有100年的历史,是新建综合体的核心建筑,也将作为全新"城市系统"形成的发生器。新的学校功能分解为3栋较小的建筑,使用了夯土工艺建造。这一组新校舍建筑还包括一个庭院,它可以从各个侧面进入,作为交通空间及休憩沉思的场所,也成为整座学校的中心。建筑的空间分布形成了一个由广场、廊道和楼  相似文献   

11.
正厅堂为L形,位于主要建筑附近。无论这个厅堂包含什么功能(居住、健身房或工作室),其复合意义或者其所谓的概念,本质上是意在设计一个室外空间。石质庭院,将它与郁郁葱葱的植物庭院严格区别开来,这是对它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个调整何为恰当建设的原则的出发点。这种层次的设计实验,从建筑外观和对于建筑的明晰与维护的角度而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老城区,有一种细长的城市交通空间,那就是胡同。在胡同两侧排列着的,就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中庭式传统居住形式——四合院。最原始的四合院是作为私人住宅的私有居住空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成了多个家庭共同居住的场所,原来的院子也被赋予了共有空间的属性。随着老城区人口的继续扩张,对居住空间的诉求越来越大,院子被人们逐渐加盖的房屋所侵占。取而代之的胡同,则被人们赋予了院子的属性,从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本研究就是从这些发生在胡同空间的有趣现象中进行提炼的,给居住空间及未来城市提供一个新的视点。由"细分"这个概念,创造出一种新的居住环境,新的城市空间关系,探索家和城市的边界。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城市,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然发生型城市空间。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混沌和秩序得以并存。  相似文献   

13.
正传动组公寓是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座住宅楼。该项目坐落在刚刚经历了城市复兴与改造的马博能区,这座住宅楼是对后种族隔离时期一代人愿望的回应——通过新的城市生活模式,让人们重新搬回市中心居住。为了契合三角形状的地形,该建筑被设想成一块广告牌——两栋独立的住宅楼在狭窄的东端铰接而成,形成了开放式内部庭院的社交空间。就如广告牌一般,笔直的大楼外立面与基地线齐平,而内  相似文献   

14.
《世界建筑》2010,(10):94-96
<正>设计背景这是专为著名艺术家冯大中先生设计的住宅+工作室+美术馆。项目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地处主要城区,正前方能遥看山体形成的天然景观。此建筑旨在解决快速发展的都市节奏与人文内心之间的冲突,希望在建筑中创造一个静态的内部世界,再由内而外展开对外部自然的对话,并发挥出建筑的全部潜能。它既不是公共建筑,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空间,这个建筑必将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就要求该建筑既要提供相对安静的创作与居住空间,还要给来访者以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文化感受,它需要一种温和的力量。设计构思凹形屋面:建筑被设计成内凹的方形"砖盒子",屋面凹形空间向中心汇聚,与3个室内庭院连接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12-15
将致力于城市空间反思的"空间生产"理论运用到农村空间中去。在全球性政治经济发展脉络中,农村经受着不亚于城市的剧烈空间变迁。从"空间生产"视角剖析这场剧烈空间变迁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与话语博弈。与城市"空间生产"不同,文化惯习在农村居住空间结构转变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内部牵制力量。  相似文献   

16.
曾磬 《福建建筑》2016,(4):21-2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域特色的传统庭院空间消失,人居场所精神沦丧。寻找失落庭院,重塑人居场所精神,用当代建筑的表现形式演绎传统文化的现代庭院,是当代住宅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庭院空间和场所精神,提出了在居住建筑中设置下沉庭院、空中庭院、屋顶庭院、架空庭院等设计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兴钢 《世界建筑》2006,(10):128-130
北京大兴区文图馆是一座集文化学习、图书借阅与销售、会议报告和观演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建筑,与西侧的影剧院共同构成大兴区文化中心。下沉广场及坡型绿地不仅为文化中心提供了立体化的出入口,而且将建筑与城市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室外观演等公共活动空间;并与即将完成的影剧院前广场一起,共同形成立体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文化馆及小剧场部分围绕一个呈台阶式立体变化的园林式屋顶庭院内向布置,使用空间的开窗反映出与内部庭院的关系——即没有庭院时朝外开敞,有庭院时则向内开敞。图书馆部分由一个象征性的巨大“书箱”(其内部…  相似文献   

18.
下一个胡同     
正胡同的变迁发展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而明清时期才迎来了胡同的急剧扩张。由于明清时期增建了外城作为内城的补充,胡同的数量增至元朝的3倍。衰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工人阶级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以及自上而下密集的工业化建筑生产环境,许多传统胡同四合院都被单一的大尺度建筑体量所取代。进入21世纪后经济发展加速,城市随之进一步扩张。  相似文献   

19.
指出四合院住宅是建筑与庭院完美结合的理想化居住空间,从院落的营造与构成、局部构件、庭院模式及居室设计等细部特征出发,由表及里的阐明了四合院所传达出的古人追求和谐的居住理念,从而促进现代建筑及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社区的功能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同时随着城市扩张,新建筑与老建筑之间的冲突也愈发严重。文章以郑州市建新社区为例,从"边角料空间"出发,通过"交通盒"植入的微手术,活化现有老社区,减少社区"边角料空间"的浪费,重塑社区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