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玉清 《建筑师》2005,(1):48-50
本文以1953年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与华东建筑设计公司(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合办"中国建筑研究室"、1956年清华大学的梁思成教授创设与中国科学院合办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以及两个研究室最终并入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的始末为线索,结合档案文献与人物访谈,对1949-1958年间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重要机构及其学术理路进行回顾,就其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影响和贡献作出评价。此外还论及1958年10月召开的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1958年"大跃进"特殊政治时局下召开的,对其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走向,具有"分水岭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姜海纳 《建筑师》2013,(3):86-92
本文以"中国建筑研究室"从1953年4月正式成立到1964年研究室被迫撤销,隶属关系数度变更的历史始末为线索,结合档案文献与人物访谈,特别记述了"中国建筑研究室"初创时期的历史史实。及在刘敦桢的领导下"中国建筑研究室"的调研发现和重要学术研究成果。真实再现了"中国建筑研究室"的历史,阐释其对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研究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陈薇 《建筑学报》2015,(4):30-34
"中国建筑研究室"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研究中国建筑的学术机构,存在时间为1953-1965年,研究主体包括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史等。论文阐述和分析了该室12年间开展住宅研究的相关工作;探讨了其在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总结了其所产生的历史观、建筑观、设计观、认识观的改变对当下相关研究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历史建构、体系研究、理论阐述、学术发展、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历史保护诸方面均做出重大贡献,文章仅就梁先生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两个基本方面:中国建筑史史学建构与中国建筑唐宋与明清两个体系之结构与术语学术阐释方面,所做重要学术贡献加以扼要梳理分析,或可以此初步了解梁先生在近现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所起重要影响与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建筑产业化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建筑产业化预制加工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建筑产业化施工与检测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建筑产业化项目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室重庆市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科技计划项目《装配式住宅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的启动为契机,以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为依托,联合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多个单位共建。中心致力于持续开展建筑产业化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相关工作,为重庆市政府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文化》2014,(1):214-215
引言2013年11月15日至18日,"中国建筑研究室成立60周年纪念暨第十届传统民居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钟山宾馆隆重举行。大会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合作主办。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大陆各地的专家学者、文物局领导等共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产业化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建筑产业化预制加工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建筑产业化施工与检测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建筑产业化项目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室重庆市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科技计划项目《装配式住宅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的启动为契机,以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为依托,联合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多个单位共建。中心致力于持续开展建筑产业化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相关工作,为重庆市政府在建筑产业化决策和规划建设方面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国建筑研究室成立60周年纪念暨第十届传统民居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钟山宾馆隆重举行。大会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合作主办。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大陆各地的专家学者、文物局领导等  相似文献   

9.
我所主要从事建筑卫生陶瓷、耐火材料、特种陶瓷等方面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装备和相应的基础理论、标准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我所下设建筑陶瓷研究室、特种陶瓷研究室、耐火材料研究室、机电热工室、性能室、化验室等。每年承担上级和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约20项左右,其中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究约占54%,技术开发研究占40%,应用基础理论研究6%。近几年来,全所为国家提供了近60多项科研成果,同时还培  相似文献   

10.
陈坚  黄惠菁 《新建筑》2010,(6):60-63
在中国现代性、现代建筑的研究中梁思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从建筑创作和建筑历史研究两个方面来辨析建筑文化观与建筑现代性的本质区别,寻找梁思成建筑创作理论的形成根源,对其理论思想作出学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思想图景里,观念的话语被不断地"叙述"和"重构"。反思80年代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文章以建筑专业期刊文献的话语生产为线索,围绕80年代建筑学科内部讨论较多、论争活跃、话语生产密集的事件主题,聚焦建筑媒体对重要学术会议的主题、决议与论争和建筑理论与创作思想的热点议题两个方面的报道.归纳和分析建筑专业期刊的文本话语,以此呈现当时的热点议题及其论争下学科内外的学术景观和中国80年代建筑观念演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信息     
<正>2013年11月23—25日,"2013年中国第四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在我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武汉召开。作为纪念中国建筑学会成立60周年的大型系列学术活动,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举办。会议围绕"工业遗产的田野调查与价值评价"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并围绕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国际研究"、"城市研究"、"案例研究"4个专题展开讨论,共收到64篇论文,共有23位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了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取得丰硕成果。会议讨论了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和"遗产化"过程,中国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现代性的建构——政治、制度、话语"、"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谱系、时代、个案"、"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全球、地方、身份"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了第一届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论坛"构想我们的现代性——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诸视角"会议的主旨、发言内容和交流讨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梳理并提炼“赫伯特·克莱默与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及纪念会的成果,从“南京交流”的历史特征、克莱默建筑观念的个人化影响与教学思想的群体性共识等多个方面,探讨克莱默建筑及教学思想与中国当代特定学术环境结合取得的具体成就,以及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历史贡献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建筑设计及教学对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采纳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常有变化。1949-1955年间,受"冷战"影响,"现代主义"曾被批判为"国际式"不被采纳;1955-1965年间,又因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中苏关系逐步恶化,"现代主义"又重新被提及。[1]与之相对,重庆分室对"现代主义"的认识是持续的,在其建筑理论译介、建筑创作与手法探索、民居研究,甚至"中国建筑史"几个专题研究领域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建筑的思想与观念之讨论,在中国建筑学术界的历史并不算长。以作者自身的经历可相对完整地回顾这个领域学术研讨的过程。文章涉及对中国建筑自身的理论问题探讨,以及对中西方文化比较为前提的建筑理论发展历史回溯与批评,从而对建筑的观念与思想问题有了深刻的认知,乃至面对世界的当今中国建筑需要探讨重新定义的建筑观念:符合中国文化特征的"和而不同",应该是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建筑历史研究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7-18日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举行。本次国际会议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开创者、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逝世二十周年为契机,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以及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联合主办,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承办。会议以"建筑历史研究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为主题,围绕"建筑历史研究新理论和新方法"、"建筑历史教学体系与  相似文献   

18.
<正>东南大学(SEU)自2010年春和英国建筑联盟(AA)合作进行系列"AS建筑研究"以来,建筑历史与理论在当代的探讨此起彼伏;2015年6月7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又与《建筑学报》杂志社合作主办了"亚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前沿"国际研讨会,进一步聚焦亚洲相关的学术问题。与会者均有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阅历以及部分目前仍在海外工作,英美的先锋、欧洲大陆的多元、日本和新加坡岛国的实践,其思想、其文化、其学术传统,影响过他们,也启发了他们,当经历时间的沉淀和思索的磨砺,他们反诸当代建筑历史与理论前沿时,"亚洲视野"脱颖而出。专栏几篇  相似文献   

19.
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80年代以来建筑历史与理论及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的学术发展作了一些分析。认为八80年代以来是寻找历史与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在学科领域方面,还是在学术水平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广度与深度。在论文,专著,译文,及古建筑测绘与保护维护等方面,都是建国以来最具有成效的下时期在学科研究的内容上,也有许多新的突破,并开始与国外相关领域接  相似文献   

20.
2013"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主要围绕"建筑理论、创作与建筑师素养"、"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内容体系与方法选择"、"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的基本维度"、"‘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哲学基础"等几个主题进行研讨,促进了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纵深拓展,是强化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