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影响局部消能减震新体系减震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上下部结构的重力荷载比、周期比以及上部结构的等效粘滞阻尼比。通过计算得到了上下部结构重力荷载比的适宜配置为Rg=0.1~0.4,周期比的适宜配置为RT=0.9~1.5,适宜的上部结构附加阻尼比为ζd1=0.15~0.25。提出了局部消能减震结构的改进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通过算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用于局部消能减震结构是可行的,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粘滞阻尼墙作为抗侧力消能减震阻尼器对6层高中建筑教学楼进行设计,在确定结构设计和阻尼器选型后,进行整体分析,包括受力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消能减震机理,探讨了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设计要点,通过计算,对设置消能减震构件的某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进行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指出采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是减少共振反应,确保结构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工程结构消能减震体系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卫勇 《山西建筑》2004,30(7):21-22
介绍了工程结构消能减震体系的基本原理,对消能器的选择、数量确定方法及布置作了分析探讨,结合实际算例,提出了结构消能减震控制技术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庄永廉  宋美洁 《山西建筑》2009,35(23):73-74
对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和优点等进行了论述,提出消能减震器数量的确定方法,对安装消能减震器前后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了消能减震设计面临的问题,以增强对抗震规范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规则框架结构连续化为均匀剪切悬臂梁,开展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推导在框架结构中均匀布置墙式连接位移型消能器的有效附加阻尼比的理论计算公式。根据该公式对框架结构中均匀布置的消能器进行参数优化研究,并扩展得到分段均匀布置时消能器的参数优化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输入时消能器的有效附加阻尼比存在极大值,超过极值点时地震作用增大,有效附加阻尼比降低明显;当结构布置和设计地震工况确定时,消能器存在耗能效率最优的屈服承载力;消能器分段均匀布置时,可实现更优化的滞回耗能性能。非线性时程算例分析表明理论参数分析的结论合理。  相似文献   

7.
消能节点装配式木框架结构体系是以Q235钢制成的消能节点将规格木材制成的梁、柱连接成具有较大抗侧刚度的延性框架体系.通过3个足尺消能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该节点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与耗能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弹性工作阶段,消能节点将木梁、柱连接成具有较大抗侧刚度的框架体系;在非线性工作阶段,结构通过节点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摩擦消能减震机构,分析了它的工作状态,并给出了具有这种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以及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框架结构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结构增设粘滞阻尼器后在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下的整体力学性能,得出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粘滞阻尼器可增加结构阻尼比,减小地震响应,起到预期消能减震的效果。该结构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有效改善了结构薄弱层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阻尼变化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阻尼影响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之间的修正关系,最后给出了阻尼消能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反应谱法的安装软钢阻尼器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为说明其有效性,给出一设计实例。以SAP2000软件为计算工具,对算例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并采用能力谱方法证明本抗震设计方法合理有效、简单实用、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外工业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体系的研究不足,为多高层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体系的研发与设计提供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14.0对取自装配式实际工程中的单榀两层单跨钢框架进行静力及拟静力分析;研究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耗能能力及延性性能,分析框架的承载能力及破坏机理。研究表明:装配式钢框架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地震作用下,桁架梁端部弦杆形成塑性铰以消耗能量,装配式钢框架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及耗能性能。  相似文献   

13.
新型消能减震复合墙板性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复合墙板强度低在地震作用易产生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复合墙板,介绍其构造和特点。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新型消能减震复合墙板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拟静力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仿真分析,分析了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复合墙板的耗能能力,延性及刚度退化,并与传统复合墙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复合墙板滞回曲线饱满,试件在大变形作用下未出现明显的塑性区,具有良好的延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在地震作用下能较好的保护主体结构,避免主体结构发生较大破坏,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较现浇节点差,地震作用下易出现塑性变形,基础隔震能够减小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结合某5层装配式框架办公楼,并基于刚度、强度折减原理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抗震响应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弱于现浇结构,隔震后结构层加速度、层剪力均明显降低,水平位移主要集中在隔...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某既有混凝土框架医疗建筑为例,开展了基于减震技术和基础隔震技术的抗震性能提升设计。分别采用Perform-3D和ETABS对减震和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原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减震技术的抗震性能提升方案可较好地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效控制主要构件的损伤程度,但楼面最大绝对加速度仍超出了3 m/s~2,关键设备在震后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基于隔震技术的抗震性能提升方案则可显著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下上部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楼面最大加速度平均值降低至1. 69 m/s~2,可有效避免重要设备的倾倒损坏,保证了该医疗建筑在震后的救灾功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工艺复杂、质量控制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构造简单,安装方便的新型节点连接形式。通过对5个足尺寸模型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延性系数等抗震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新型节点试件从加载到破坏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破坏区域主要发生在后浇区域与预制节点梁结合处,节点核心区没有明显破坏,符合强节点抗震设计理念;滞回曲线在试件屈服前呈梭形,屈服后产生捏缩现象而趋于S形,试件耗能能力与全现浇式节点大致相同,能量耗能系数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率提高而变大,延性系数平均值为6. 51,钢筋钩挂连接处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以北京某办公楼采用粘滞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为例,介绍了结构消能减震设计中阻尼器的布置、时程分析地震波的选取、减震前后的效果分析及附加阻尼比的确定。结果表明,通过布置粘滞阻尼器,有效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能够达到预期的消能减震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非对称K型耗能支撑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层混凝土框架为例,在框架中增设K型非对称摩擦耗能支撑.通过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角度不同的K型非对称耗能支撑与K型对称耗能支撑的时程分析,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和对比,得出在一定条件下,K型非对称摩擦耗能支撑可以取代K型对称摩擦耗能支撑的结论,使得平面布置更灵活,可供设计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葛俊  赵宝成 《钢结构》2019,34(3):9-15
为了提高连柱钢支撑结构耗能能力,增加耗能连梁进入塑性的程度,提出在柱脚处设置耗能连梁,形成柱脚可耗能的连柱钢支撑结构形式。设计了柱脚耗能的连柱钢支撑结构试件,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分析耗能连梁长度和支撑跨跨度等设计参数对结构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构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以及耗能能力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柱脚可耗能的连柱钢支撑结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耗能能力较强,破坏模式是较为理想的。随着耗能连梁长度增加,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下降,结构的耗能能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建议耗能连梁长度取值范围(1. 0~1. 51) Mp/Vp,其中,Mp为耗能连梁的塑性抗弯承载力,Vp为耗能连梁的抗剪承载力。随着支撑跨跨度的增加,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以及耗能能力方面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隔震减振在抗震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并结合历次震害资料和设计实践 ,对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在抗震概念设计中应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