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会导致地面沉降,在处理完成之后由于荷载变化及时间推移还可能进一步导致地面沉降,因此对地基的监测至关重要。传统监测方法费时费力,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则可以提供精确和空间密集的形变信息。以台州东部某软基工程为例,使用Sentinel-1A升轨SAR影像确定时空变形,并获取当地实测数据,建立形变模型,分析及预测研究区域的形变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形变,防波堤内测沉降最大,雷达视线向最大变形量达到300mm以上。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InSAR方法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得到RMSE为9mm/yr,相关系数为0.99,说明InSAR方法在软基工程形变监测及预测分析中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城市监测技术方法很多,包括水准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GPS数据融合等。作为传统沉降监测技术的水准测量,具有精度较高、成果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其劳动强度大,时间周期长。本文利用InSAR技术对杭州市进行地表形变监测,获取了杭州市近4年内的形变成果,利用SBAS-InSAR技术,合计1472天的ALOS卫星PALSAR传感器的存档数据对杭州市地面形变进行了监测,对沉降量进行了分析和沉降面积的统计,完成了对于杭州市地面形变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基沉降变形量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文中提出融合InSAR沉降监测技术的建筑地基沉降变形量测量方法。通过滤波处理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结合InSAR沉降监测原理,计算出建筑地基的最大形变梯度,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空间差值计算,求解沉降变形量测量值。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平均百分比误差为0.04%,沉降中心测量平均百分比误差为0.09%。  相似文献   

4.
伴随建设用地的日渐紧张,城市内部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为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务必加强建筑物主体施工、装修与运营阶段的监测工作,建立起高层建筑物沉降预警机制。本文拟从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精度指标与技术流程出发,结并合工程实例探究其在建筑沉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沉降和垂直度监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毅邠 《山西建筑》2010,36(4):350-351
简述了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和垂直度监测,并对建筑累计沉降、荷载及沉降速率进行曲线分析,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沉降处于沉降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进行建筑物沉降监测作了探讨,介绍了高精度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小范围内应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分析了误差源和精度,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地面沉降监测中单一监测结果造成沉降区域划分和土层变形情况掌握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多维立体监测分析的方法,同步分析区域内水位监测井的水位数据、水准监测点的沉降数据及InSAR雷达监测的沉降数据,并对重点研究区域采用一孔多标的监测方法分析土层的变形特征。实现了从定性分析区域沉降特征到定量分析土层变形特征的转变,为滨海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走向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填海区形成的地表浅层的地质结构不稳定、易受建筑荷载影响等问题,本文基于12景Sentinel-1A数据,采用两轨法对填海区进行沉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填海区地表呈现不均匀沉降现象,2021年最大沉降量为-9.6mm,最大抬升量为13.4mm,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填海造陆形成的地表浅层地质结构不稳定造成的。同时,基于二等水准数据对InSAR反演沉降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InSAR反演填海区地表沉降与二等水准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大偏差为3.55mm,最小偏差为0.28mm, STD和RMS值分别为1.25mm、1.86mm。  相似文献   

9.
陈素贞  张瑞 《工程勘察》2023,(4):57-61+67
地面沉降作为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不仅破坏地质环境,而且影响国民经济建设。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覆盖上海地区的136景Sentinel-1卫星雷达影像进行处理,提取其2017~2021年期间地面沉降分布信息,并采用同时期上海地区水准测量结果评估时序InSAR监测结果的精度;选取监测范围内存在较大沉降速率的典型沉降区,分析其地表变形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1)监测区平均形变速率分布在-55.89~11.29mm/a, 97.13%的监测点平均形变速率介于-5~5mm/a;(2)上海地区时序InSAR地面沉降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为3.67mm/a,表明时序InSAR技术的可靠性;(3)选取典型沉降区分析其沉降分布及可能沉降成因,表明InSAR技术在开展城市大面积沉降监测具有极大优势。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地区城市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工程质量》2021,39(4)
干涉雷达(InSAR)指采用干涉测量技术的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利用雷达向目标区域发射微波,再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依据相位变化信息测量目标点的微小位移,精度可达毫米量级,可用于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变形监测等。采用InSAR技术对某超高层建筑进行变形监测,可以监测到建筑的微小变形,以便发现异常变形可以及时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分析研究,还可以检验设计和施工是否合理、反馈施工的质量,并为今后的修改和制订设计方法、规范以及施工方案等提供依据,从而减少工程灾害、提高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瑞峰  常乐  秦海 《工程质量》2021,39(3):72-76
通过InSAR监测技术与水准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可以验证InSAR技术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为建筑变形监测提供新的监测方法,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两种方法在高层和超高层的工程应用,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两种方法测得的沉降趋势基本一致:沉降值最大差值约12 mm,年平均沉降最大差值5.5 mm/年。InSAR监测技术相对于水准测量技术,具有范围广、成本低、监测点密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可行的建筑变形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洪树耿 《山西建筑》2007,33(18):89-90
分析引起高层建筑物沉降的因素,包括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和自然条件引起的变化,论述沉降观测过程中基准点、观测点的布设、观测方法及周期,以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精度,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牛顿插值的建筑物沉降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牛顿插值法将非等时距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插值生成等时距拟合数据,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时距的沉降预测模型,并用C#语言对该模型进行了编程实现,最后以实际的某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活性,能够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地面沉降方面研究的调查,概述了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地面沉降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准测量、GPS、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测量(InSAR)。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用于模拟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数学模型,按照水流模型和土体变形模型将地面沉降模型分为三种类型,即由水流模型获得含水层的水头变化,再由水头变化计算土体变形的两步模型;仅考虑垂直方向的变形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部分耦合模型;考虑孔隙水压力变化和土体变形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完全耦合模型。对于地面沉降作用过程的研究,介绍了地面沉降与水流的耦合数值模型及模拟方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最后对我国地面沉降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基沉陷对建筑物的作用,研究受地基沉陷影响建筑物产生的附加作用力.分析了地表水平变形、地表曲率变形引起建筑物的附加作用力和层间水平砌体带所受附加剪力及其产生的附加弯矩,给出了其计算公式.对分析建筑物受地基沉陷影响的程度和使用的安全性,研究地基沉陷区已有建筑物的保护,以及进行地基沉陷区新建建筑物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土力学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长江漫滩建筑物荷载的三维计算模型,探讨了漫滩典型地质条件下土体弹性模量、承台弹性模量及建筑荷载等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普通单体建筑荷载对南京河西新城漫滩地面沉降的水平和深度影响范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建筑物沉降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普通单体建筑荷载水平和深度影响范围也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对在长江漫滩典型地质地区建筑物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规律得到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围海造地、码头堆场、堆载预压等填方工程的面积越来越大,它们都属于大面积荷载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荷载的累加效应也具有大面积荷载的性质。通过对城市工程建设与大面积荷载关系的揭示,对大面积荷载的特征及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进行初步定义和分析。大面积荷载对变形的影响深度大于一般建筑物的影响深度,但小于按常规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在对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们所发现的上海地区城市建设与沉降的关系,如建筑密度越大,建筑容积率越高,地面沉降越显著,新区建设较旧城改造沉降效应明显等,给予较好的解释。同时得出,容积率一定的情况下,高层建筑由于密度小,间距大,将会比密集的多层建筑更有利于减小整体地面沉降等结论。有关分析对城市建设规划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工程监测“影响建筑物”沉降有助于了解其沉降发展状况,对其自身安全进行监视。而对“被影响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有助于了解其受影响程度和有无病害等。文中主要探讨由观测得到的沉降数据进行最终沉降预测的计算,并由此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由此为相同地基条件下的建筑物设计提供可靠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9.
邵政胜 《山西建筑》2010,36(27):115-116
分析了建筑物沉降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建筑物沉降的防治措施,结合建筑物沉降的主要特点,从建筑物本身、建筑措施、相邻建筑物间隔、整体刚度及施工工艺等方面阐述了防治沉降的办法,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某住宅楼倾斜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建筑物产生倾斜原因的基础上,采用调整建筑物荷载重心和斜孔纠偏技术对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偏。即将沉降较大一侧的一层地面下土体挖除,改为架空地面;在沉降较小的一侧加荷调整建筑物荷载重心。然后在建筑物沉降较小的一侧成斜向孔,进行应力解除,使其闭合产生沉降,迫使倾斜建筑物逐步回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