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焕杰 《重庆建筑》2011,10(4):13-17
针对城市中心区公共安全问题,结合实地调研,本文从场地和建筑的关系模式、综合体外部空间的处理模式、综合体平面结构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综合体公共安全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湛江市城市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城市中心区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要求.本文将根据湛江城市空间和城市中心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条件,提出湛江城市中心区的建设范围、建设目标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和促进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新形式下的城市建设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下的市区的扩展和建筑类型的丰富以及道路交通的改善等方面的问题,城市建设在更多意义上更是包含了城市工、农、商三大基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又结合了新科技、新技术以及新的现代化城市理念的综合体建设。本文就我国当前城市综合体建设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希望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纲  原伟 《四川建筑》2010,30(1):10-12
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代城市建设中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模式,以及相应的设计要点,以期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具体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伴随着城市空间集聚和扩散,积极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向集约化、多中心模式转变。城市综合体复合了办公、居住、商业商务等多种功能,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格局调整的有效动力。在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中,要做好城市整体空间影响的论证工作,突出其凝聚核心的效应,应从功能用地与交通整合的角度进行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有效组织片区功能用地布局的协调发展,并着力引导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新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隐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蒋峻涛 《城市规划》2005,29(11):72-74
辨析了城市中心区与CBD之间的概念差异,针对近年来存在的城市新中心区规划建设过热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突破原有空间结构的束缚、财政困境下的城市经营以及竞争中弱者的扭曲心态是背后存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城市新中心区发展的商务和商业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基本判断,呼吁通过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和加强市场需求预测来缓解“过热”状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医疗投入的增加,城市中心区老医院往往无法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亟须改建和扩建。与郊区新建医院相比,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高层医疗建筑综合体不仅面临来自建筑自身的问题,更需解决来自外部城市环境的矛盾。文章基于实例分析,探索上述问题的设计应对方法,通过对总体布局模式、功能流线设计及公共空间营造的解析,为医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点,与城市交通系统耦合的城市综合体设计要点,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点,以及建筑设计时的一些体会与感悟。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中国城市中心区交通现状分析和未来所面临矛盾的预测,指出了地下道路将是解决未来城市中心区交通的新途径.通过利用国内外城市中心区修建地下道路的实例进行分析,从问题入手,探究其修建动因并进行总结,提出了未来中国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陆家嘴中心区城市空间演变趋势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浦东陆家嘴中心区城市空间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揭示了陆家嘴中心区空间形态由"国家视角"到"日常生活视角"的演变趋势。趋势表明,陆家嘴中心区自1990年代跃迁式发展之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关照成为空间塑造的核心考虑因素,这将使陆家嘴中心区的空间形态趋于优化、甚至促发质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城市普遍出现严重的空间失控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的低成本蔓延,另一方面表现为城镇内部更新引发的众多社会问题。新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思考方式,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石分析了资本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并探讨了生活空间的变化。空间不仅是物质环境,更是社会空间,因此对城市空间的关注最终将发展成一种公民运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首都城市设计和安全计划"。从该计划应对的问题、改造的对象和倡导的原则三个方面,发现并分析了我国首都北京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可能遭遇或者已经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城市管理和建设部门以及相关专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冰雪文化是该市空间的核心文化资本之一,文章借助“资本”理论分析了冰雪文化对于城市空间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具有冰雪文化特色城市空间的营造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的概念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西方提出,很快在西方城市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以至于有学者将社会资本对很多城市现象的解释能力概括为“一种灵丹妙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直至当前,社会资本的概念尚未在城市发展研究或者城市更新当中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为了探讨社会资本在中国城市更新中的表现及其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现状;接着探讨了在中国城市更新中若干影响社会资本的因素。文章最后指出,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更新,社会资本在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要实现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进行城市更新机制与城市管治模式的变革将是其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夏鹏  方彬 《华中建筑》2009,27(9):65-69
该文以湖北黄石市中心商业区设计为例,讨论城市设计在中等城市中处于重要地位的中心商业区开发中的意义、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浪潮中,城市快速发展、建设,高层居住区代替了原来的矮房,铁栅栏代替了原来的小街巷。居住区的边界像刀一般将城市切成碎块,城市、记忆连同知觉也都变得支离破碎。该文试图以居住区的边界作为城市"冷漠""令人不悦"等问题的切入点,从居住区边界来分析现今混乱的城市边界问题对于城市体验的影响。通过调研分析,并结合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的心智地图的方式,分析总结了若干个居住区边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通过向城市景观转化的重塑居住区边界愉悦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朱凌  鲍帆 《华中建筑》2010,28(7):139-140
在城市更新中,由于大规模资本注入,传统城市空间进行全面商业性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历史记忆也被取代。这是目前城市更新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模式,在很多城市都出现了这种资本与记忆产生冲突的现象,如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等。该文通过分析对城市空间的变迁因素,对比其传统价值与城市更新后的转换价值,认为应当在传统城市空间中将鼓励原住民驻留和自主经营城市空间,适当调节外来商业置换的比例,取得资本和记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绿色空间是山地城市区域内非建 设用地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维护山地区域 生态安全和支撑城乡持续发展的本底。由于 山地环境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快速城镇化 建设对绿色空间的干扰远大于平地,通常的 规划思路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山地环境之处。 笔者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实践经验,提出在 山地环境下应特别重视多目标导向、多尺度 整合、重视环境单元、维护动态过程、协调 关联边缘效应、构建控制要素体系等适应性 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9.
侯宇红  张学文 《规划师》2007,23(5):9-12
目前,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空间建设处于复杂的背景环境中,且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居住空间片面、狭隘的理解,形成的一套实践模式也产生羁绊.在此情况下,社区空间营造应以土地使用为基础,以居住与休憩为核心,以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建筑形态及其组合的引导与管理为内容,以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为对象进行各方面规划.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城市更新相关研究多聚焦于老城区、老厂区等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存量空间,对上一阶段增长主义造成的非城市中心区低效蔓延空间研究较少。由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政府财政能力有限,非城市中心区往往公私产权复杂、边界模糊、空间破碎、功能混杂,法定规划常常失效,街头摊贩等非正规经济活跃,空间侵占和违建现象屡禁不止。非城市中心区具有城市更新的特殊性:一方面,非城市中心区作为城乡之间的“中介场域”,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庇护空间,降低了弱势群体落脚城市的成本,在更新中应关注该类群体的发展诉求,改善人居环境,体现包容性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针对监管不严、建设不全而滋生的消极空间,有必要通过正规力量建构发展秩序,提升空间品质。而正规力量的介入往往会引发空间剥夺和功能绅士化,导致外来劳动力的生存困境,削弱原有的街区活力,破坏原有的生长秩序。本文基于中部地区非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逻辑和特征,结合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当下腾退空间短期无法连续成片、土地权属复杂多方利益博弈、政府决策和弱治理绩效并存、以及后期空间功能释放不确定的情况,建立非城市中心区发展框架:利益聚合、生态整合、生活缝合、时空叠合和社会融合。并提出以完善产权制度实现利益聚合、以生态整合引导基底完善、以日常生活实践建立时空共处原则、以空间设施融合实现共享发展、以渐进性改造实现社会融合,尝试寻找一种非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协作路径和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