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威  王宁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1):102-104,176
岩体声发射技术是地下工程中监测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大量的现场岩体稳定性声发射信号参数,提出了评价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声发射相对强弱指标,综合考虑了岩体失稳过程的声发射事件率或能率的时间序列,可以消除测点布置方式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声发射信号参数的影响,更准确地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变形声发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声发射检测是当今国内外积极开发研究的岩体动态监测新技术之一,为了保证三峡船闸顺利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声发射技术对船闸高边坡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测。声发射作为动态监测技术在大型边坡岩体动态监测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应用到声发射检测之中,能够准确地对岩体稳定性进行预测预报。现场监测表明,利用声发射技术对大型船闸高边坡岩体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和边坡支护效果,作出了符合实际的评价和有效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3.
岩体声发射混沌与智能辨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岩石试件加载及破坏过程的声发射进行了试验,对工程岩体声发射进行了监测。采用混沌动力学研究了岩体声发射活动规律,计算了工程岩体在变形与破坏过程中不同阶段声发射混沌吸引子。用混沌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岩体声发射预测模型。根据岩体声发射各阶段特征,建立了工程岩体稳定性智能辨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声发射活动存在4个不同的阶段:稳定期、声发射活动初期、声发射活动加剧期和活动反转期。岩体破坏出现在声发射活动反转期,声发射出现反常,混沌吸引子减小,破坏特征呈现。工程应用实践证明,混沌动力学能较好地反映岩体的声发射特征,所建立的预测与智能辨识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和分析工程岩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梁国华 《建造师》2010,(6):47-49
岩体破裂过程中声发射现象能够很好的揭示岩体破裂机理。本文对岩体破裂过程中声发射现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通过岩体破裂过程中内部结构状态变化(损伤演化)和声发射特征的对应关系,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岩体的破裂机理。文中首先分析了岩体声发射参数与损伤演化的关系,对岩体声发射的特征进行了全面描述。应用RFPA软件对岩体声发射进行模拟,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为岩体声发射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材料损伤的声发射动态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在实验基础上,给出了定量描述声发射活性的特征函数,导出了声发射参数同损伤参量之间的关系及用声发射参数表示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方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深化方程的正确性。探讨了根据混凝土受载后的声发射特征来动态评价和估计混凝土材料的损伤程度问题,为混凝土损伤的研究和损伤因子的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声波测试在核电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宁斌  伍秀群  曾夏生 《山西建筑》2009,35(32):124-125
介绍了声波测试原理及设备,通过测试数据和有关的计算指标对岩体完整性评价、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围岩分类、测定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及判断地基岩体中节理密集带和断层破碎带的范围、埋深等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核电厂厂址的地基安全和稳定性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依据钻孔岩芯、钻孔电视录像可直观定性判定岩体质量,实施声波测井可准确测定岩体纵波速度,根据可靠的声波测试成果结合对岩芯、孔内录像的直观分析可判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孔内岩体静弹模测试值的可靠度,从而去伪存真,建立有效的动、静参数相关式。对某工程钻孔原位测试所获岩体动、静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的动、静参数与岩体的岩性、结构面发育情况和风化程度等密切相关,其相关式不仅可将大量的声波测试成果转化为静弹性模量,为建基面确定、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稳定性评价及静弹模分区、应力分析和三维设计提供实用指标,还可供类似地质区域借鉴。  相似文献   

8.
循环载荷对工程岩体长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微裂纹的萌生、发展及贯通的时空演化规律,文章以石灰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石灰岩在单轴循环加卸载声发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石灰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获得了不同加载阶段的声发射信号特征,证明了声发射信号特征可反映岩石微破裂;通过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得了声发射信号特征随应力的变化特征,并具有一定的记忆特征,具体表现为地应力条件下,岩样内部微破裂活动较低,声发射信号强度较弱,而高应力条件下,岩样内部微破裂增多,声发射特征强度增强,表明声发射可有效获得岩石内部微裂纹发展的全过程,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军涛 《山西建筑》2008,34(1):115-116
为了克服传统岩体声发射监测边坡崩塌的不足,文中应用声发射技术并结合现代工程数学手段,对AE参数进行处理,建立边坡岩体崩塌的预测预报模型,并应用于工程实例中,实践证明应用突变模型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岩石破坏声发射强度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对岩石单轴受压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实验,建立了岩石破坏声发射强度分维模型,研究了岩石破坏全过程各个应力水平声发射分形特征以及分形维值随实验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初期岩石试件声发射强度分形维值变化不稳定,分形维值的大小变化有反复,但从分形维值总的变化趋势来看,这一阶段的分形维值还是处于较大水平;加载中后期声发射强度分形维值出现较强的规律性,其值逐渐由大变小,试件破坏前的分形维值最小。由于实际应用中最小分形维值点(临界值点)难以确定,故提出将岩石破坏前声发射强度分形维值的持续降维作为岩石破坏的前兆特征,从而对利用声发射参数进行岩体稳定性现场监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节理化岩体强度与力学参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节理化岩体强度与力学参数可根据Hoek-Brown准则进行估计。然而,推广之后的Hock-Brown准则确定地质强度指标GSI时对岩体结构的划分缺乏定量的描述。当评价大体积节理化岩体的地质强度指标GSI时,为使大体积节理化岩体结构的描述定量化,引入Jv(节理数/m^3)。通过算例,说明了应用这一方法的具体过程,这为大体积节理化岩体强度与力学参数的估计提供了新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判准则研究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29  
在评价现有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从摩擦理论和矢量几何出发,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成果,导出了三维可能滑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并根据工程稳定问题的力学机理,建立了岩体稳定性评判的干扰能量法。针对没有明显滑动面的岩体稳定性问题,基于可量化的干扰能量准则和静力准则,建立了确定潜在滑动面、最危险滑向和最小安全系数的失稳警戒指标的量化标准,完善了岩体稳定性评判体系,从而为解决没有明显滑动面的岩体稳定性评判量化指标这一难题奠定了力学基础。地下洞室群及高拱坝坝肩稳定性的工程实例计算表明,根据岩体的干扰能量值及等值线分布情况定出滑面,按静力法和干扰能量法量化评判岩体稳定性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概率屈服准则的弹塑性随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偏微分技术,采用增量理论建立了弹塑性随机有限元增量初应力法的计算格工,考虑屈服准则的不确定性,对岩体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进行随机分析,以代替随机有限计算中屈服准则的定值分析,最后,编制了基于概率屈他准则的弹塑性随机有限元分析程序,并对两个算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三峡船闸边坡卸荷扰动区范围及岩体力学性质弱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采用岩体声波测试和现场岩体变形试验等于段,研究了三峡船闸边坡卸荷扰动区范围以及岩体力学性质弱化程度和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成果表明,强、弱卸荷区岩休性状弱化程度分别为60%和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pose a new detec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amage locations in pile foundation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using acoustic emission data. First, the damage location is simulated using a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deep learning model with an acoustic emission data set acquired from pile hit experiments. In particular, the damage location is identified using two parameters: the pile location (PL)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pile cap (D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acoustic emission parameters, numbers of sensors, sensor installation locations, and the time difference on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PL and DS. In addition,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damage location and acoustic emission parameters are investigated. Second, the damage step condition is determined using a classification model with an acoustic emission data set acquired from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experiments. Finally, a new damag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pile foundations is proposed. This new method is capable of continuously detecting and evaluating the damage of pile foundations in service.  相似文献   

16.
长大竖井围岩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混凝土为内衬支护结构的长大竖井井筒,采用理想弹塑性材料本构关系及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围岩受力及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给出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分布特征、竖井周边特征点的变形(位移)大小及破坏区的范围;对比讨论了现浇混凝土支护结构不同支护厚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围岩稳定性良好,竖井的初步设计是合理的,改变支护厚度对纵向及总位移影响较大,随支护厚度的增加围岩应力分布更均匀。按一定深度建立竖井水平剖面的二维模型对井筒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将二维与三维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二维分析存在较大误差,说明了二维简化分析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拉伸试验,得到了钢绞线整个损伤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参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计数、能量、持续时间、幅值和时间的相关点图来综合表征损伤,不但可以跟踪全过程损伤,而且还可以准确判断出断丝信号和非断丝信号以及断丝位置,并发现钢绞线在屈服变形之前,声发射特征参数并不明显,屈服阶段之后,声发射的特征参数逐渐增大,在临近断裂时,声发射特征参数迅速增大。最后采用声发射特征参数时间序列分形理论研究了钢绞线的损伤演化规律,在加载初中期,分形维数变化不大,当钢绞线裂纹进入快速扩展阶段,分形维数出现“最大-最小”变化模式,运用此模式可为钢绞线临界损伤破坏提供一个新的判据。  相似文献   

18.
岩体破坏演化的物理细胞自动机(PCA)(Ⅱ)——模拟例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作者所建立的二维物理细胞自动机(PCA)对岩石破坏的不同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物理细胞自动机(PCA)能有效地模拟岩石的力-变形关系,声发射演化等典型的力学特征。该模型对进一步研究岩体破坏的混沌性和自组织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a lot of testing data from Xiluodu hydroele ctric power station and Ertan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the parameters, such as m and s, of the Heok-Brown strength criterion are analyzed. It i s found that m and s are a couple of variables with great correlativity. Whi le the strength of rockmass is a constant, there is negative correlativity betwe en m and s determined by the property and location of rockmass. It is pu t forwar d that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m and s is very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an not be negl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