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建筑能耗与房间空气品质评价过程中,气密性都是重要参数。本文采用示踪气体的浓度衰减法对徽州传统民居气密性进行了实测。分析徽州传统民居不同天井类型、不同功能房间、不同门窗开启度下房间气密性变化。实验表明:徽州传统民居厅堂较厢房的通风效果好;厢房换气次数与门窗开口的大小及位置分布有关;回字形天井民居对自然通风的调节能力较一字形天井民居更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传统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特点及形成机理,对徽州传统民居夏季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壁面温度、风速进行实测。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传统民居的夏季隔热、通风效果优于现代民居。传统民居各功能区域低于热舒适区上限温度的时间频率均高于85%,但湿度较高,夏季热环境良好。阁楼夏季的热缓冲层效果明显,传统民居坡屋顶及屋面构造、空斗砖墙构造对于夏季隔热效果显著。此外,天井热压通风量夜间大于日间,夜间通风是带走室内热量的重要手段。白天围护结构隔热,夜间天井通风是徽州传统民居营造夏季室内环境的被动式策略。  相似文献   

3.
宏村徽州传统民居过渡季节室内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宏村典型传统民居进行过渡季节实测和CFD模拟,分析徽州传统民居往过渡季节时室内的环境特征以及成因,发现其防热效果好,而保温以及通风较差,天井的通风潜力未能充分挖掘,这和徽州民居采取封闭紧凑体晕加狭小天井的建筑策略以及"厚外墙、薄顶,薄隔墙"的构造体系有关.同时也预测了这种民居在冬夏两季的室内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4.
天井能够组织调节徽州民居室内的自然通风,人工封闭天井后能够使得建筑体形系数变小,节能效果更明显,但在过渡季节也会影响天井原本的自然通风性能。本文以徽州黎阳不见山客栈的封闭天井为例,运用CFD模拟的方法,对原始天井的室内风环境及不同开窗位置下封闭天井的通风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封闭天井对室内风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对比优化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天井在传统的徽州民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室内热环境的作用,选取黄山地区4个典型徽州民居,从温度和湿度两方面思考不同形式的天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结合对传统徽州民居的调研与实测检验,阐明天井对徽州民居室内热环境改善具有的重要价值,同时,为气候适应性住宅的设计和研究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选取闽东传统合院布局的福州长乐"九头马"古民居群进行夏季热环境的实地观测。通过对民居基本单元和冷巷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风速等气候数据的分析,结合对当地村民的生活经验探访和实地热舒适感受,提出结论:出于防风的考虑,闽东沿海传统民居较为封闭,这种情况下,基于气候适应和人体热舒适,民居群以夏季遮阳设计为主,自然通风设计为辅;门洞开口和门廊相通加强冷巷与民居院落的通风联系;周边的植被增加了冷巷和后天井的空气湿度;天井、冷巷、热缓冲空间等空间系统相互协调可有效改善民居热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徽州地区传统民居天井空间的原型和类型,在徽州地区传统建筑天井空间特征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传统徽州民居天井空间的"原型"语言,探索新徽派建筑地域类型与徽州建筑原型相结合的空间特征,揭示徽州天井空间在新徽派建筑平面布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浅述徽州民居的特殊空间──天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天井”的印象和感觉 参观徽州民居,进入大门先见“天井”,这是徽州民居一大特点,由于民居四周为高出木构架的封护墙,开窗很少也很小,故天井主要为通风采光之用。在徽州,天井作为“光庭”而被室内化了。正对着大门朝着天井开放的部分被称为“正堂”或“祖堂”。其它的房间被壁板等遮隔住,无法知道其中情况。除去四角关闭着的房间,在这个四周被高墙所围的“天之井”的底部所展开的狭长形空间,完全是一个从石块和砖头的表面所透出的微微冷气中,在紫烟飘逸的丝丝微风中,在透过窗上的木雕而摇曳着的青冷光线中,在与外界完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气候环境与民居形式特点的关联性,通过Ecotect生态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徽州民居各要素(如马头墙、天井、墙体、屋面及开窗方式等)对于夏冬两季气候条件下内环境营造的影响,得出徽州民居中天井空间与马头墙的尺度和比例是影响夏冬两季太阳能利用矛盾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一种对徽州民居改进方案的设想,其对于地域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徽州民居的建筑色彩、山墙、天井、庭院、梁架结构、雕刻艺术等方面的介绍与分析,挖掘徽州民居的特色与成因,展现民居背后的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针对徽州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展开空间组织模式分析,对63处传统民居庭院进行调研,提取了面积、面积比、长宽比、饱和度和边界系数五个量化指标对庭院空间进行描述,并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庭院空间进行分类。总结出中小规模方整型、中小规模条型、中小规模不规则型和大规模复杂型四种庭院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庭院位置与其中要素的分布规律进行归纳。研究得出:四类庭院在位置分布与要素布置上均有所不同,中小规模方整型庭院作为空间过渡与补充,以前院和后院居多,多布置绿化、漏窗等要素;中小规模条型庭院以前院为主,组织规模较大的宅居组团的入口交通,要素上多以构筑物、拱门、字匾和二次轮廓要素结合布置;中小规模不规则型庭院往往作为宅居空间中的亮点,多位于前院和侧院,以绿化、水面、漏窗要素居多;大规模复杂型庭院多为生活化的后院,绿化、水面、石凳等要素较多。  相似文献   

12.
王鲁民 《建筑师》2008,(4):97-101
文章对伊东忠太提出的中国传统建筑是以合院式住宅为原型的“宫室本位”说提出批评,并通过对早期建筑遗址形态系统地梳理,认为合院式住宅是在居住建筑中采用祭祀、礼仪建筑格局的结果,做出了中国传统建筑是“庙堂本位”的结论。并指出中国传统合院式住宅的流布在空间上经历了一个由中原到边缘,由政治文化据点到广大乡野的过程;在社会使用阶级上则经历了一个由上层社会到普通百姓,由富人到穷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空间意境再现——现代中式住宅庭院空间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式住宅的出现不仅使其具有丰富住宅空间、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等重要作用,而且促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价值a文章主要从庭院空间角度来解读传统空间意境,分别以低层和多、高层的现代中式住宅的水平庭院和垂直庭院为客观载体.探讨现代中式住宅对庭院空间所进行的重新演绎及全新的空间形式。通过分析指出中式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的不足,为现代中式住宅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求具有良好自然通风的传统民居形式,本文对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气温度和风速进行了实测;并利用CFD软件对其室内和院落的风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各建筑因素(院门的开启、院墙的高低、畜棚的位置及门窗的设置)对自然通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窗户和百叶、增加通风槽、扩大正房厦子能有效提高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合理调整附属建筑的位置、院落尺寸和院墙高低能改善院落的自然通风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风环境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住宅的热环境主要依赖被动方式调节,其中自然通风是夏季调节热环境的主要方式。采用AIRPAK软件分别对鄱阳湖地区的传统农宅、现代农宅和新农村建设期的典型农宅的自然通风进行模拟,分析了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期能为农宅自然通风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可为今后农村住宅的建设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一幢典型传统民居进行为期一年的室内多项环境参数现场测试以及连续监测,从舒适性角度对民居室内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徽州传统民居具有"冬冷夏凉"特性;夏季自然通风、遮阳以及隔热性能良好,其室内热环境较为适宜;冬季防寒保温及密闭性效果不佳,其室内热舒适性差;过渡季(春、秋季)室内热环境较好,人体热舒适性好。徽州传统民居室内具有较好的声环境,但是光环境不佳,大部分时段不能达到现代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屏山村为例谈徽州古民居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红云 《山西建筑》2010,36(18):35-36
通过对屏山村的实地考察,立足于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角度,从徽州古民居屏山村的选址、布局、庭院空间、少费多用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屏山村所具有的良好的生态居住适应性,从而为生态建筑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两甩袖"院落的当代传承--冀南民居模式的发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城市住居“同质”现象日益加剧。如何挖掘传统民居富有人文内涵的住居空间形态,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模式并保持地方特色,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对传统“两甩袖”院落式民居现实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院落住宅设计理念,阐述了传统民居模式在我国当代住居中的传承价值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建红 《华中建筑》2007,25(8):159-161
徽州民居庭院受到用地条件的限制,住宅庭院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园林"的条件.但徽州人建宅通过"移植"、"引用"或"微缩"的处理手法进行造景,在有限的宅院空间内达到了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该文从空间环境的内外交融,声光在庭院中环境气氛的营造等方面,分析了园林景观在徽州民居中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