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空间数据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基础性的数据资源,又是其他信息交换、共享与协同的载体。本文在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基于“中台”架构理念,结合南京市不同领域对空间信息的应用需求,提出集空间数据、异构GIS平台服务、通用地理信息业务及技术于一体的“地理信息中台”能力建设,作为智慧南京的地理信息智慧“底板”,真正实现“一处建设,多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数字漳州建设实际出发,综合应用多种先进技术,论述了满足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公众需求的漳州地理空间数据框架设计及总体建设目标,探讨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模式与内容和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并在建立数据动态更新、集成管理、共享交换机制基础上,开展地理空间数据服务与示范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进程,有效地收集、存储、分析与利用地下空间数据,需确定城市地下空间数据标准,即确定收集数据种类和内容、数据分类和编码方案等。从城市地下空间所涉及的地理数据、地质数据、岩土工程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地下建(构)筑物数据5个方面出发,调查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数据标准化现状,阐述了可供城市地下空间数据标准借鉴和参考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地下空间数据标准化的4个发展趋势:拓展现有数据标准在城市地下空间中的应用;数据结构化与XML交互;元数据标准化;原始数据和全过程数据标准化。最后给出了城市地下空间数据标准化的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地理时空数据的专业类别多、数据格式多、数据分散等诸多特性,提出了栅格式数据、图形式数据、要素式数据、类GIS数据、Arc GIS数据5大类地理时空数据的管理方案。采用基于富客户端的地图增强技术、基于时间帧的时空数据动态表达技术和空间数据及平台功能自扩展定制技术,对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开发了集管理与应用于一体的资源创建与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共享系统、数据交互应用系统,实现了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的高效性。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法已在长沙市规划交通勘测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共享平台项目建设中得到验证,为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GIS已经成为支撑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基于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数据一体化存储管理成为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漳州为例,采用Oracle 11g为数据库平台,ArcSDE为空间数据库引擎,构建了C/S体系结构下的基础空间数据及元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的高效整合和集成管理,为城市相关空间数据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东钱湖智慧地理信息系统克服传统规划与地理信息的零碎分散、信息孤岛和不一致等问题,充分集成和管理各类基础测绘成果、历年规划成果和地理空间资源数据,实现基础测绘与规划数据采集、更新、处理、分析和办公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在线动态管理各类规划编制、建设工程审批和地理空间数据成果,以城市三维仿真平台生动直观地辅助新城核心区规划,并基于东钱湖智慧地理信息系统创新规划移动办公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在概念语义上的集成问题,采用本体语言提供的逻辑描述,以本体的地理空间认知为基础,从数据的语义角度出发,构建时空本体,并把基于本体的时空数据模型应用到智慧城市交通信息的组织管理中,实现对交通数据的有效组织,同时探讨了城市交通信息关联一体化的管理方法,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Internet环境下多源地理数据集成的方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强  张迪峥  孙雁 《城市勘测》2005,(3):11-13,24
在分析Internet环境下多源地理数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数据集成的要求,提出了多源地理数据集成的方法——基于空间元数据的分布式部件方法,针对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体系,定义了管理多源地理数据的空间元数据模型,并利用分布式数据获取部件,有效解决了多源地理数据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北京博阳世通公司开发的BeyonServer平台,实现了符合OGe规范的地理空间 信息服务发布和管理,可用于B/S架构模式的业务系统快速搭建。支持发布多种类型的地理空间数据,包括BeyonDB空间数据以及其它商业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文件数据、栅格影像数据、OWS服务数据、API服务接口。应用的范围很广:可以在水产养殖、城市管理、室内外导航、旅游业、文物管理以及公安悄防等领域一展身手。  相似文献   

10.
胡志勇 《城市勘测》2015,25(3):9-11
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将其构建为智慧城市的基础空间信息设施。本文以福州为例,在分析数字福州地理空间框架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总体框架、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数据资源、功能服务、增值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向智慧福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转型升级的建设内容,以为其他省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升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城市问题的日益突出,智慧城市作为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迅速成为当前全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与规划关注的焦点领域。本文在解读智慧城市的发展起源、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态势,总结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同时智慧城市理念的探索和实践对未来城市发展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对城市数据系统的整合性、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开放式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市民的参与鼓励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对ICT技术的依赖性,我们仍要清新认识到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仍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风险。  相似文献   

12.
王向东 《山西建筑》2012,38(7):218-219
根据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结合CORS系统的特点,主要从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构建,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城市空间数据采集三个方面阐述了CORS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期待能够对数字城市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城乡规划在经历不同阶段发展之后,迎来了以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为技术手段的新时期。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在城乡规划领域逐渐得到认可,并在近几年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将浅析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探寻新兴技术和概念如何协调和配合传统政策,从而辅助提出传统城乡区域解决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将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综合考虑分析,相互协同,统筹数据分析和利用资源,用信息时代的方法为城市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福州市基础地理数据整合与建库为例,阐述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解决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因部门、行业分割造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分散、共享困难等问题;通过数据整合试验,探讨城市基础地理数据整合与建库的技术方法,介绍了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在实现城市基础地理数据整合与建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信息化总体框架与地理空间信息在线网络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宗华 《规划师》2007,23(9):65-68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在C2PA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数据管理中心、协同办公平台、"数字武汉"地理空间信息平台、规划国土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信息化规划编制体系、信息化城市勘测生产体系、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信息化管理工作体系.作为城市规划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内容之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不仅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支撑,还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城市交通、电子政务、城市网格化管理提供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在线服务.  相似文献   

16.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城市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在其建设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概念内涵、功能定位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在建设标准、云架构、智能应用开发、智能感知和知识挖掘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研究和突破时空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物联网感知信息集成、云GIS一体化共享服务体系等多项关键技术,以常州为实验区域,建设"智慧常州时空信息云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质量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依托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使得城市运行更加智能化、智慧化,从而能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管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城市管网运行维护效率.因此,本文对智...  相似文献   

18.
The smart energy city is an emerging concept in urban development, aiming to optimize urban energy syste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citizens. However, smart energy city development requires a well-defined and consistent conceptual core in order to ensure its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and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fine smart energy city development not only in a theoretical context, but also in terms of practical solutions. We adopt the 5W + 1H (why, what, who, where, when, how) model integrated with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ert knowledge elicitation, i.e., focus groups and interviews. This results in: (i) clarification of general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mart energy city, smart city, and sustainable city; (ii) a holistic, multidisciplinary, and comprehens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smart energy city, revealing its principles, objectives, domains of intervention, stakeholders, and time and spatial scales; and (iii) a set of smart energy practical solutions and technologies categorized in the eight domains of intervention: buildings and districts, transportation and mobility, energy and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s, collaborative planning, consumer behavior management, energy and data management, as well as two cross-cutting domains. We suggest that sustainable, rational, and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collaboration of multiple stakeholders,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urban energy domains, mainstreamed in energy specific targets, enable distinguishing real from labeled smart energy city development. We suggest that smart energy solutions are mostly effective when combined with other sustainable solutions. This research is applicable for all smart energy city stakeholders, particularly decision makers and researchers, in order to enhance a common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mart energy city concept and its practical solutions to foster sustainable smart energy cit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