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我国小城镇规划引入城市设计理论是个新课题,国内的实践不多。如何建立适合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理论,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对象、类型和不同阶段设计内容,按照城市设计研究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力图渐进式研究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进行成果的编制和实施研究。  相似文献   

2.
1 城市设计项目类型城市设计项目因方案创作的程序、所遵循的范式以及产品的不同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根据创作程序来划分,共有四种类型——总体城市设计(total urbandesign)、局部城市设计(all-of-a-piece urbandesign)、渐进式城市设计(piece-by-piece urbandesign)以及插入式城市设计(plug-in urbandesign);若根据所遵循的范式,则可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三种类型还可以细分成更多的类型;根据产品的类型,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新城镇、城市区域与基础设施因素。因此, 产生了36种最基本的城市设计项目类型——当然每种类型还…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尤需发展紧凑型城区。城市设计和景观控制导则都需要可以清晰界定的紧凑型城区的景观类型。一种重要类型是广场和公园融合的景观,它属于西方城镇开放空间的形态史上历史悠久的类型,在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争论中也有重要意义。在紧凑城市、TOD理论和国内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形态学和类型研究方法,对紧凑型城区内部的混合中心单元、社区中心单元的公园-广场融合型景观类型进行了研究。并分为两类:枢纽站公园-广场融合类型、围合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总结了其要素、特征、尺度和布局与特定城市空间单元、街区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紧密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州岭南特色街区实地调研,运用城市类型学等科学方法,对特色街区要素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岭南特色街区城市设计要素框架,探究街道肌理、建筑类型、界面尺度等城市设计要素类型,并提出了特色街区设计的若干设计指引,以作为加强街区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方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整合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飞  谷凯 《建筑师》2009,(2):53-58
本文系统介绍西方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近年来新的学术探索。综合形态与类型学的研究的方法强调利用地图与规划图分析城市历史变化过程和理解城市结构及其构成规律。全面与确切的类型和形态研究是城市景观管理和旧城更新规划和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通过讨论近年来国内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研究极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跨文化的综合形态与类型的研究方法对城市设计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新的建筑类型,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类型入手,阐述了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并以合肥市A城市综合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筑方案的设计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设计人员开展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小城镆规划引入城市设计理论是个新课题,国内的实践不多.如何建立适合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理论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城镇城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设计内容,按照城市设计研究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力图渐进式地研究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进行成果编制和实施研究.  相似文献   

8.
运动中的秩序——对城市设计实效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世福 《城市规划》1999,23(8):28-31
本文基于对无序状态的研究必须拟定有序化框架的思路,对城市设计的对象系统———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从状态、层次、类型三方面深入剖析,形成对城市设计工作特征的认识,即在建构目标的同时,“设计”实现目标的措施,强调设计和管理的协同互动,指出城市设计关注代表公众利益的“公共价值域”,进而明确城市设计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新城市主义的住宅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20世纪70-80年代兴起并盛行的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促进邻里和社区的运动,其思想影响到了当今美国以外的许多城镇建设。住宅类型的多样化和灵活运用是新城市主义塑造场所环境进行城市设计的重要手法,本文分析了住宅类型发展的根本动因,并通过对新城市主义的住宅类型及其应用的研究,为住宅类型的研究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0.
把城市设计理论运用到小城镇规划设计,是国内实践较少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建立出适合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理论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是我国当前发展小城市建设的关键。本文主要论述了寒地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对象、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设计内容,力图实现对寒地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核心问题的研究和成果的编制。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高度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快速发展,但综合管廊与其他类型地下空间的分离导致城市发展遭遇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必须将综合管廊纳入城市地下空间实现一体化设计和建设。通过案例研究和资料总结,以建筑设计的视角,研究综合管廊与不同功能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包括综合管廊+地下车道、综合管廊+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车道4种,探讨其适用情况及优缺点,以及与点状、线状、围合式、商业街式4种类型建筑综合体地下空间的3D接口模型。该论文的研究在原有“建筑-城市一体化、建筑-交通一体化”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城市市政一体化理论,在建筑设计方法上提出了管廊与城市地下空间接口的多种模式,对城市空间立体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has promoted the active state of urban design practice.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the practical scope of urban design has gradually expanded.This paper took a design institution in Nanjing as a case study and sorted the trends in design project types and themes over the past 20 years,which pre-sented a partial and diverse state of evolution in urban design practice.Concept,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were extracted as the three main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urban design prac-tice development.The relative positions and relationship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design work were interpreted through mapping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dimensions.This study pro-vided a foundation for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urban design in China and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managers,urban design practitioners,scholars of related disciplines,and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13.
袁红  何媛  姚强 《南方建筑》2021,(1):42-49
当前我国大城市呈现高度集聚性及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TOD 理论不能完整诠释中国大城市的TOD 发展模式。在 智慧城市及城市高度集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研究城市立体化发展理论基础及实际项目,提出城市中心型轨道站点核心区立体 TOD(3D TOD)城市设计模式,根据站点核心区土地利用及城市功能特征,总结出“商务+商业、商业+公共枢纽、商务+ 公共枢纽、会展+商务、商业+教育、商业+历史街区”六种中心型站点立体TOD 模式的发展类型,构建站点核心区智能化 立体TOD 城市设计方法技术框架,研究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核心区立体集聚发展的机制,优化TOD 理论,为智能化城市设计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has promoted the active state of urban design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the practical scope of urban design has gradually expanded. This paper took a design institution in Nanjing as a case study and sorted the trends in design project types and theme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which presented a partial and diverse state of evolution in urban design practice. Concep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were extracted as the three main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urban design practice development. The relative positions and relationship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design work were interpreted through mapping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dimensions. This study provided a foundation for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urban design in China and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managers, urban design practitioners, scholars of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15.
刘伦  王辉 《城市规划》2019,43(1):117-124
城市图像一直是记录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载体,在当前的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随着图片分享网站、社交媒体、街景地图等线上平台的蓬勃发展,可获取的图像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同时,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经过4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大量进展,使对海量城市图像的大规模、自动化判别与解析成为可能。近年来,计算机视觉与城市研究的交叉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形成一个具有重大潜力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这一领域前沿成果的梳理指出,当前计算机视觉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环境认知评价、城市与建筑文化识别、建成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分析、城市风貌与城市设计评估四个方面。同时,计算机视觉在视觉认知研究拓展、城市文化计算模拟、城市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展现出了较大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着技术方法、研究对象、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局限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patial, temporal, age and gender patterns of outdoor social activities in urban neighbourhood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properties of urban form. Informed by theories and mapping techniques in urban sociology, urban design and behavioural research, the paper develops a methodology for mapping outdoor social activities and applies it to four case studies in London and Berlin. Findings demonstrate how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ities are spatially distributed, reflecting soci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iven neighbourhood.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research to ongoing debates such as gendered space and age-friendly communities and suggests methodological improvement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特性,从交叉口交通流通行环境、交通流构成、交通渠化形式以及交通信号控制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为使通行能力、道路设计、交通安全等相关研究能更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现状特征,重点对比交通渠化的各种设计模式。最后指出了在交叉口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rivers behind a recent “urban turn” of planned knowledge locations in Europe. While acknowledging a general tendency towards more urbanity, we argue that a dense and diverse urban environment is not equally relevant for all types of knowledge-based activities because of nuanced workers’ preferences and innovation modes. Based on a theory “considering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bases”, we suggest that activities that more intensively rely on symbolic knowledge (e.g., media, design) tend to have a stronger preference for urban settings, while this is less the case for activities based on analytical and synthetic knowledge (e.g., biotechnology and advanced engineering). We illustrate our thesis by three case studies: Kista Science Park in Stockholm, The Digital Hub in Dublin, and Biocant in Coimbra.  相似文献   

19.
喻祥 《城市建筑》2014,(10):24-26
城市设计作为干预城市空间发展的技术手段,对城市建设过程的调控具有实质性作用.以城市设计项目的视角探讨城市设计实施机制的创新,通过城市设计项目库的构建、运行维护和动态调整,强化对各类城市设计项目的集中统一管理.以城市设计项目库为载体,将城市设计所提出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目标转化为实际的建设任务,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方面采取系统性办法对项目库中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和不同特征的项目实施进行统筹协调与有效控制,进而提高城市设计实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董慧玲  杜岩 《山西建筑》2009,35(29):248-249
通过对济宁市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总结了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基本形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对济宁市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提出了个人建议,从而满足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