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植草沟对苏南地区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同时为苏南地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现场试验数据及理论依据,在2016年10月1日—28日,对常州市戚墅堰污水处理厂内的植草沟设施进行监测,考察大、中、小雨型下植草沟对道路径流水质及污染负荷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大、中、小降雨事件中,道路径流各项指标大致呈现初期浓度较高、随后浓度不断降低的趋势,道路初期径流污染程度更大,且大雨时道路面源污染更严重; 3种雨型情况下植草沟对径流中SS和COD的去除效果良好且稳定,对二者的去除率分别在50%和30%以上,但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好,有氮、磷污染释放的现象发生;植草沟对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的削减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对SS和COD负荷的削减率超过了90%,对氮、磷污染负荷的削减率超过了80%。  相似文献   

2.
王彦红 《山西建筑》2007,33(31):184-185
指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来源及成分分析,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国内外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研究的资料,为我国的城市雨水污染控制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小清河(济南段)流域内干、支流水量及水质的实地排查和检测,分析了小清河(济南段)水质污染规律,并采用MIKE11软件对小清河(济南段)进行了河道水动力和水质模拟,构建了小清河流域的降雨径流模型(NAM)、一维水动力模型(HD)和对流扩散模型(AD)。通过模型运算分析了小清河各类污染源的污染权重值,结果如下:小清河现状水源(污染源)中,污染贡献程度排序为污水厂(站)尾水(34.0%)>雨水径流(33.0%)>直排污水(29.1%);水量贡献程度排序为污水厂(站)尾水(58.8%)>雨水径流(26.1%)>直排污水(5.5%);削减难易程度排序为直排污水>污水厂(站)尾水>雨水径流。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道路是城市汇水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受纳水体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道路雨水径流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总结了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物成分、来源,对国内外道路雨水径流的EMC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对我国城市道路排水现状的调研分析和部分雨水径流水质数据,对我国几个主要城市道路雨水径流年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并归纳推荐了一些针对我国道路排水现状的适用性控制措施,同时对我国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合流排水口溢流污染和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逐渐成为武汉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焦点。针对武汉东沙湖地区溢流污染问题,提出远期实施分流制改造和城市雨水径流管理,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近期采用"旱流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处理、中期雨水延长径流时间输送至长江、后期雨水排放入湖调蓄"的办法,通过减少排水口开启次数和削减排放量以缓解水体污染,以此探讨武汉市水体保护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6.
林小洛 《福建建筑》2013,(1):83-85,110
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中定义"城镇污水"为: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笔者认为应增加"合流制截流的雨水"和"初期雨水"这两部分内容。污水量测算虽为污水工程规划中基础性内容,但污水成分的构成却是制定污水系统方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特别是污水中雨水成分采用何种措施处置,目前规范中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措施。本文通过福清市城乡污水工程一体化专项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不同区域针对"合流制截流的雨水"和"初期雨水"的相应污染控制方案,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给水排水》1989,5(4):60-61
城市污水中一般含有有机氮和氨氮,来源于蛋白质和尿素,浓度随污水组分而异,国外城市污水含氮量一般为50mg/L。 磷是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元素之一,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国外生活污水中磷酸盐含量可达30mg/L,50%来自合成洗涤剂。20%的磷存在于悬浮固体中。  相似文献   

8.
初期雨水调蓄池运行效率的计算机模型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排水系统水力模型对上海世博园区的规划雨水系统进行了水力模拟,评价了初期雨水调蓄池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长期效果.结果表明:按照调蓄容量为30 m3/hm2的设计标准,在上海市平水年降雨条件下,调蓄池每年能够拦蓄约50%的雨水径流量;在分流制雨水系统具有一定初期效应的情况下,上述初期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的去除率为42.9%~67.4%;对于半分流制系统,在降雨期间允许向污水总管截流初期雨水的条件下,调蓄池具有更高的截流比例.  相似文献   

9.
针对上海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采用实验室小试、绿地现场测试、实例选取与计算分析等方法,就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的调蓄效应进行了探索。提出合理配置土地利用类型、保持适宜的水面率、适当增加绿化覆盖率、倡导铺设渗透性路面、建设下凹深度为10~30cm、面积比为10%~30%的下凹式绿地等是调蓄雨水径流的有效手段;可逐步实现"生态排水"。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城市绿地调控城市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植被覆盖、径流污染物浓度、土壤层深度、地下水、水力负荷与停留时间对城市绿地削减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中和高3种 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水平(CODCR 为68、137、550 mg/L;TN是3.01、7.51、30.06 mg/L;TP为0.29、0.69、2.73 mg/L; NH+4是0.44、1.61、2.19 mg/L),水力负荷为3.5、3.0、2.5 cm/h,持续进水1 h条件下,城市绿地具有良好且稳定的污染削减能力,对CODCR 、TN、TP、NH+4的平均削减率分别达到41.52%、78.96%、84.68%,50.21%、70.23%、60.91%,73.18%、95.88%、94.99%,62.72%、55.16%、69.98%。受土壤复氧能力和水力停留时间的限制,绿地覆盖对污染物CODCR 与TN削减率的影响不明显。城市绿地污染削减率随着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城市绿地对雨水地表径流污染削减作用主要发生在深度35~65 cm土层内。城市绿地对低、中和高污染浓度水平各污染物削减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道路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及初期弃流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政技术》2015,(4):81-86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高铁站附近道路为径流采样区域,对路面降雨径流进行监测,通过不同降雨径流事件,测试径流过程中悬浮颗粒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硝氮(NO3-N)质量浓度的变化,并利用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和M(V)曲线,综合研究该区道路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及初期径流弃流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道路降雨径流存在初期冲刷效应,其中SS、COD要比NH4-N、NO3-N、TP和TN的初期冲刷作用明显;综合分析得出初期径流截流率为30%~40%,所对应的污染物负荷比例为42%~70%,定量确定该区道路初期弃流量可控制在8 mm左右,并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酌情选定初期弃流量。  相似文献   

12.
家庭生活污水是滇池流域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家庭生活污水特征进行研究是采取有针对性污染控制措施的基础。磷是滇池流域最常见的水质超标因子,也是造成滇池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监测滇池流域城市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和常见的家用洗涤洗护用品磷含量的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污水中COD、TP、NH_3-N和T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7、13.586、53.825、82.47 mg/L,人均排污系数分别为70.12、1.80、7.17和10.97 g/(人·d);来自家庭生活的TP占全流域TP产生量的60.0%,占入湖量的65.6%;滇池流域来自家用洗涤洗护用品的人均TP产生量为1.93 g/(人·年),2018年洗涤洗护用品贡献的TP为7.9 t,占城镇生活源TP产生量的0.3%,滇池流域"禁磷"成效显著。人均排污系数是研究污染负荷总量的重要参数,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应建立长期、持续的跟踪研究机制,以推动流域精准治污;对于磷的控制应综合施策,在不断提升流域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的同时,加强面源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以厦门市不同行政区、功能区、道路等级和特征的市政道路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与试验,采用径流污染物出流过程采样与降雨量同步观测、MV曲线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了厦门市典型市政道路的雨水径流水质参数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和初期雨水径流冲刷效应,提出厦门市市政道路污染物设计浓度参考值和道路初期雨水控制径流深度两个基础参数,以及重点防控的道路类型、初期雨水控制径流深度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对应关系,可为厦门市道路面源污染控制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彭亮  魏桃员 《市政技术》2013,31(1):77-79,101
通过对武汉市白沙洲大道道路雨水的水质监测得出道路雨水水质较差,并且初期雨水水质的污染物指标远高于生活污水,但是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之后,其水质指标基本可以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指标的结论。因此认为,对道路雨水的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轻市政排水压力,控制径流污染。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3)
对在不同混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文蛤Meretrix meretrix)模式下的氮、磷收支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饵料是池塘氮、磷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氮总输入的71.6%~87.1%和磷总输入的67.0%~79.3%;由海水带入的氮和磷占氮、磷总输入的10.9%~14.6%和17.0%~20.2%;在氮、磷支出中,收获的养殖生物分别占氮、磷总输入的20.4%~34.1%和15.5%~24.8%,沉积物为氮、磷支出的主要途径,各占氮、磷总输入的69.6%~73.4%和86.7%~93.5%;3种模式下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9.8%~31.1%和5.6%~24.3%。本试验中的最佳养殖模式为牙鲆(小规格鱼)-缢蛏(小规格,高密度),该混养模式产量高,对氮、磷的利用率高,污水排放少。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生物滞留系统因缺乏有机碳源而导致的脱氮性能不稳定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自养反硝化的硫铁矿改良生物滞留系统,研究了以硫铁矿代替电子供体的生物滞留系统对无碳源雨水径流的脱氮除磷效能,并对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雨水径流中无有机碳源的情况下,硫铁矿基质生物滞留系统仍可实现反硝化脱氮,对NO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9%和86%,同时亦有高效稳定的除磷效果,TP去除率达到81%。硫铁矿基质可提高生物滞留系统内部微生物的反硝化能力,反硝化相关菌种Pseudomonas和Thi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7%和1.6%。  相似文献   

17.
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初期雨水弃流至市政污水管道可有效减少雨水受纳水体的污染,同时降低雨水收集处理与利用的成本。建筑小区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可分为容积式、半容积式、切换式、流量式、雨量式等多种型式。从构造、原理、特点等方面对现有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建筑小区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选用提供帮助,并对今后初期弃流装置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近30年的降雨资料,并结合雨水径流污染随降雨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调蓄标准下年径流污染控制总量和经济效益,进而归纳出适合天津市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水环境质量,减少初期雨水冲刷地面导致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笔者分析了现有的排河口净化截污技术,重点阐述了水力旋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并以北方某市护城河排河口改造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措施、水力旋流技术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降雨初期水力旋流分离器进、出水水质的检测分析发现,水力旋流分离器对SS和COD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峰值去除率均超过90%,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和31%,出水水质均明显优于进水水质。由此可见,水力旋流技术可以有效削减初期雨水径流污染,且水力旋流分离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无需电耗、运行维护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因此,水力旋流分离器是一种非常适用于排水管网径流污染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沈阳市地表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雨水中重金属的来源,选取沈阳市8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采样点,对地面雨水径流中的铁、锰、铜、锌、铅、镉、砷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铁、锰、铜、锌、铅为主要成分,其中铁的含量占7种重金属含量的68.686 2%,锰含量占18.463 0%,铜含量占8.877 3%,锌含量占3.484 9%,铅含量占0.483 3%。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地表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其中火车站与中街地表雨水径流中重金属含量高,三好街、制药厂、热电厂及立交桥四者地表雨水径流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公园与小区地表雨水径流中重金属含量较低,通过分析可以推断出地表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可能来源于土壤灰尘和交通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