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溶解氧仪对某污水处理厂SBR池的溶解氧(DO)浓度进行了现场跟踪监测,发现曝气期间DO浓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DO浓度没有上升,但波动较大;第2阶段DO浓度稳定上升;第3阶段DO浓度接近最高值,上升非常缓慢。第1阶段DO浓度波动主要是由于SBR池混合不均匀、生物吸附作用导致的有机物浓度突变等因素引起的。由数据分析可知,SBR池曝气量偏大,曝气末混合液中DO浓度偏高,使进入缺氧条件的时间滞后,加之后搅拌时间短,缺氧条件延续时间不足,影响了反硝化效果。为此,建议污水处理厂采用阶段曝气的方式,从曝气第2阶段开始,减少曝气量,以达到节能和提高处理效果的目的。另外,该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耗氧速率(OUR)及比耗氧速率(SOUR)偏低,为解决此问题,除减少曝气量外,还应采取提高污泥负荷、及时排泥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集便器污水高COD、高NH_3-N、高SS的特点,在SBR反应器启动前,选择了逐渐加大进水COD质量浓度的方法驯化污泥,研究了COD、TN、NH_3-N等指标随污泥驯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根据DO质量浓度、曝气时间和COD质量浓度对SBR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优化了反应系统。  相似文献   

3.
杨平平  王红涛 《山西建筑》2005,31(6):135-136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试验装置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讨论了影响SBR脱氮除磷的碳源、pH值、好氧曝气等因素,并对SBR工艺中脱氮除磷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以同时脱氮除磷的一种SBR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宝鸡市某污水处理厂SBR系列处理工艺中曝气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设计,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在传统曝气法(生物吸附法、阶段曝气法和延时曝气法)的基础上,出现了NO、N/O、AB、氧化沟、unitank和SBR等工艺。传统曝气法处理工艺在我国应用较早,有上百家污水厂采用此工艺,运转安全可靠,出水稳定,处理效果好,积累了丰富的运转经验,此工艺处理效果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规定的标准,对我国环境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试规模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过程中,主要考察变频控制DO浓度恒定条件下温度对脱氮除磷及运行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系统中COD和磷酸盐去除性能影响不明显,对系统中的氨氮去除影响比较显著。温度在11~26℃范围内,比氨氧化速率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同时,常温条件(18~26℃)下微生物放磷和吸磷速率几乎维持恒定;低温条件下(11~18℃),放磷和吸磷速率随着温度下降大幅降低。最后,考察了不同温度条件下,SBR曝气阶段耗电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温度下变频控制DO浓度对SBR工艺曝气阶段耗电量的影响,为SBR污水处理厂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转费用低、管理方便、出水稳定、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水解酸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超过5h,提高有机负荷能有效抑制污泥膨胀,选择DO作为SBR池曝气时间和反应周期的运行控制参数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有机碳源及溶解氧对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文澧 《山西建筑》2010,36(14):179-181
介绍了有机碳源、溶解氧对常用污水生物脱氮处理工艺(A2O,Carrousel氧化沟,SBR)的影响,指出反硝化除磷、间歇曝气、低氧脱氮除磷技术在处理低碳、高氮磷城市污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陕西某污水处理厂微孔曝气SBR工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造,对原有SBR池重新进行功能分区,采用射流曝气系统替换微孔曝气系统,并对射流曝气SBR工艺运行方式尤其是冬季低温条件下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改造后运行效果表明,出水水质在不同季节保持稳定,尤其是在冬季水温为8~12℃的情况下,系统出水NH+4-N稳定在3.13~6.79 mg/L,TP为0.14~0.42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粉末炭/SBR工艺处理高浓豆制品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粉末炭(PAC)/SBR工艺处理高浓度豆制品生产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AC用量、曝气时间、曝气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C用量为400 mg/L、PAC/SBR反应器进水COD负荷<6 000 mg/L及限制曝气时间为6h时,最终出水的COD和NH 4-N浓度均能达标.COD由2850 mg/L降至611mg/L时,反应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COD<611 mg/L时,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