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大学副校长谭志松教授的<湖北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一书,以民族教育为视角,为中国劳动力转移研究带来了显豁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积累了难以估量的财富。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劳动力所需转移的规模和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受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政策、体制的制约,所以其所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6)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我经济市发展也因此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欣欣向荣,第二、第三产业因为大量廉价农村劳动力的涌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也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土地规模种植经营,在机械化种植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农民生活也因非农转移就业获得了改善,这说明要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必然要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村人口。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了另一新的阶段,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使过去无限廉价劳动力供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经济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持续高点不下,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受到劳动力供应的差异而发展不均衡,相对的却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临严重问题,同时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有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相关资料的大量阅读,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
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是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的前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土地经营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所在,同时,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也促进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向着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本文主要结合朝阳县农机化的现状,就农机化在对于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发挥好农机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思考与理性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而农业生产仅需劳动力不过2亿,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必须要创新思维,尽快制定短中长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划,坚持农内与农外主渠道相结合、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出发点,多管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一、继续发挥农内的蓄水池作用,缓解转移矛盾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目前主要还是在农村,要靠农业本身。在当前,我们可以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以…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和全国各民族的正确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是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参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及《中国特色的社会化之路》等书籍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展开论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主观臆断的、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9)
本文就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各类问题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来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劳动力素质低下、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及"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8):210-2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河南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解决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村劳动力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7)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为有效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政治治理模式和制度上的设计。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将从新制度主义的理性选择出发,深入探讨我国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为改善民族地区的贫穷和民族文化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同时对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地区本身文化的继承,也影响了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将探讨民族地区居民面对大量涌入的游客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政策通报     
《建筑》2004,(5)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启动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组织实施4月7日上午,由建设部、农业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正式启动,六部委有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2004~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  相似文献   

12.
建设广角     
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以转移培训哺农村惠农民4月25日,在河南省林州市召开的全国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上,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强调:要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大力推进建筑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傅雯娟分析说:"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开展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开展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开展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加强建筑业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劳动力“一次转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一是从农业生产领域流向非农产业;二是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初期快速扩张的产物,劳动力转移只是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三亚某学院近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一些策略,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19)
<正>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但其中也存在着劳动力转移组织化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劳动力工作环境差且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一、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1.组织化程度低,转移存在盲目性近年来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数明显增多,但是从劳动力转移的总人数来看,政府起的作用仍然很小。农民工自发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
十六大以来,我国民族宣传工作在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和新闻工作创新、以及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护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新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宣传工作,需要把握好新世纪新阶段"两个共同"主题思想,学习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为寻找有效途径,有组织、有秩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建设厅村镇处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5)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理论,进一步有效保护民族药物资源,提高民族药物质量,加快民族药物创新药物及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是民族医药包括藏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以我国传统藏药的现代研究与二次开发为例,分别从藏药材资源保护、藏药质量标准化、藏药炮制现代化、藏药化学、药理研究、藏药的产业化与二次开发,以及藏药现代化研究的科研立项及文献初步分析6大方面,对我民族药物的现代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与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0)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强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各级农广校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找准位置,不断探索农民科技培训之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本文就如何强化农民科技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论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汪法频 《建筑》2005,(7):20-25
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为农村劳动力提高技能,保证新职业稳定创造条件的。从大局讲,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农民增收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大力推进—◎进入建筑业市场的农村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的只占总数的10%左右,劳动力转移培训任重道远记者:我们注意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