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R22为工质,对环形热管换热器在不同充液率和风量下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形热管换热器在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充液率在70%左右,当充液率一定时,环形热管换热器的换热量随着风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换热量增加的效果随着风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试验所测数据再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进行研究,改变换热器热流体进口雷诺数和温度探究对热管换热器换热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论冷侧流体流态如何,提高热流体温度都可以有效提高换热功率,其增幅百分比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通信基站内试验研究了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性能,得到了热管换热器排热量和排热能效比随室内外温差及风机功率的变化特性。在DeST平台上建立了通信基站的典型模型,计算了空调单独排热工况和热管换热器-空调联合排热工况的运行参数,分析了联合运行工况的节能率、节电量和静态回收期,结果表明,通信基站采用热管换热器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R22和R134a作为工作介质,实验研究了环形热管换热器在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不同充液率等情况下的换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作介质的换热最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在相同条件下,R22的换热量比R134a高30%左右.研究结果可为空调用环形热管换热器工作介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翔 《煤气与热力》2012,32(6):9-11
建立了CO2热管性能实验台,对不同充液率下,CO2热管蒸发段所在实验箱内温度进行了测量.对于特定结构CO2热管,选取充液率为36.5%、42.0%、49.5%、53.5%、57.5%、69.0%,对应的CO2充注质量分别为950、1 100、1 300、1 400、1 500、1 800 g.当充液率为36.5%时,实验箱内温度变化平稳,降温最低,认为充液率36.5%为最佳充液率,该充液率下实验箱内温度最低可降至- 34.4℃.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管换热器回收燃气热水器烟气余热(显热、潜热),对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换热量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结合试验方法,利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家用燃气热水器烟气显热、潜热,考察不同工况下热管换热器理论换热量与实测换热量。在试验中回收到了凝结水,说明设计的热管换热器具备同时回收烟气显热和潜热的能力。由于蒸发段翅片间残留凝结水,影响了换热效果,使得实测显热、潜热换热量小于理论换热量。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通过优化翅片结构等方式,减少凝结水的残留,进一步提高热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晶晶 《山西建筑》2014,(15):219-220
简要介绍了热管换热器的特点,通过对热管换热器与其他换热器的对比分析,明确了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热回收领域的优势,并结合工程实例,以实际数据证明了热管换热器在空调节能方面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通信基站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及热管换热器凭借着其优良的传热特性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分析了通信基站用重力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结合通信基站实例,利用VB语言编写了重力热管换热器的计算程序,设计了一款结构和性能较合理的重力热管换热器。  相似文献   

9.
通过发展圆管外表面液膜流动状态的计算模型,基于椭圆的分段圆弧化方法,建立了椭圆管外表面液膜流动状态的计算模型,并给出各分段的液膜厚度沿换热表面分布计算方法。降膜流动特性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差异较小,验证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可为强化淋激式换热器的管外侧换热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锈钢—水重力热管,实验研究了变倾角在不同充液率(15%,30%和45%)下对传热的影响.分析讨论了倾角对壁温时间响应特性,上下壁面温差分布及传热系数等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倾角对重力热管的壁温特性及传热特性有显著影响.在倾角为65° 时热管的启动速度快于其余角度,所有实验倾角下热管内蒸汽流动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趋于稳定,壁温波动振幅减小.管壁上下表面间的温差随着倾角的增加而减小,最大温差发生在液池高度附近可达7.23℃左右.蒸发段和冷凝段管壁上下表面传热系数均随倾角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佳传热倾角在55° ~65° 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2月,深圳汉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光公司)喜迎成立20周年庆典。汉光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能源(水、电、气、热、冷等)的能耗数据采集、运营监测、节能管理等产品与软件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汉光公司结合国家智慧城市、节能减排以及物联网产业政策,始终坚持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不断拓宽产品领域,逐渐形成了汉光品牌,依托深圳辐射全国市场,目前产品已遍布北京、天津、深圳、宁波、济  相似文献   

12.
地埋管换热器形式、管径及岩土温度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单U形与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外径25mm与32mm的单U形与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模拟研究表明,相同管径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比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提高20%左右,但外径25mm的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可以获得更大的进出口温差;对于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外径32mm与25mm相比,换热性能无明显优势;工程应用中,在地埋管用地面积充足时,建议选用外径25mm的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否则应选用外径25mm的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岩土温度每升高1℃,出口水温升高0.23℃,换热量下降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对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器建立单管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工作参数(烟气进口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烟气温度分布、水质量流量)、结构参数(肋片数量、肋片厚度)和水管顺、逆流排布对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锐  张旭 《暖通空调》2012,42(2):71-75
建立了接近实际情况的三维水平连接管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埋深对水平连接管夏季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运行24 h后埋深0.5m和1.0m的水平连接管的出水管从土壤吸热,导致竖直地埋管出水温度经过水平连接管后升高;而埋深1.5m和2.0m的水平连接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向土壤放热,且换热量比埋深0.5m和1.0m时大大提高,占整个换热器换热量的比例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现有地表水源热泵换热器设计资料粗糙且不完全符合我国地表水的特点,应用误差较大.本文通过塑料螺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简化数学模型的大量数值计算,可知在工程设计值范围内,影响其换热能力的显著因素是换热器进出口温差和地表水体流速,而换热介质种类、换热介质流速和地表水体温度等因素对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供热、供冷工况的基本线算图和换热器进出口温差的修正系数公式、地表水体流速修正系数表.在保持基本线算图简便特性的同时,大大扩展了线算图的使用范围.本文结论可为我国地表水源热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省昆山市地源热泵桩基一体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地埋管换热器与能量桩桩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试验对比,分别对传统并联双U垂直地埋管、并联双U灌注桩基埋管和并联双螺旋灌注桩基埋管等形式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性能测试,得出3种埋管形式的平均换热量、单位管长平均换热量和单位埋管深平均换热量等因素的比对结果,并通过数据得出并联双U灌装桩基埋管换热器和并联双螺旋灌装桩基埋管换热器的每延米换热量分别是传统地埋管换热器的近2.5倍和5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对其各装置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下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及有、无蓄热水箱对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性能的影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制热性能系数随地下埋管换热器进口水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其出口水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地下埋管换热器出口水温升高,蒸发器传热量增大。当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中无蓄热水箱时太阳能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高于有蓄热水箱时的瞬时集热效率。就总体效果而言,有蓄热水箱要优于无蓄热水箱,这样可使地源热泵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基于竖直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岩土导热系数、岩土体积热容、岩土孔隙率、原始地温、地下水渗流速度、埋管深度、管内流体流量、地埋管进口水温及运行模式等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了单位井深换热量及地埋管出口水温与各个参数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