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木构建造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生设计教学中的木构建造实验和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邹青 《华中建筑》2012,(12):176-181
在木材施作、构造系统、节点和营造工艺等方面,新型木建筑均已突破了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审美局限,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和材料复合的巨大潜力。该文以建造表现为切入点,探讨木材料构造与形式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从构造表现角度对木构建筑涉及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分析,提出对基于木材料特定属性的构造形式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缪峰 《南方建筑》2006,(10):128-131
本文从建构的理论意义出发,探讨“建造实验“在现代建筑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一次实验性的教学尝试,学生参与建造的真实体验可能是最为珍贵的知识收获.  相似文献   

4.
袁烽  柴华 《新建筑》2022,(4):9-14
面对高质量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需求,建筑的智能建造与工业化日益成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装备的批量定制生产能力能够有效应对装配式建筑大批量、柔性的生产需求。定制开发的机器人工具端为灵活高效的建造工艺体系奠定了基础;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反馈技术提高了生产系统对多样化的复杂建造任务的适应能力;基于计算设计平台的机器人控制软件直接将几何逻辑转译为建造逻辑,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一体化发展。文章以木构建筑的机器人装配式建造为例,诠释面向批量定制的装配式建筑数字建造技术体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建筑向高层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由土累筑,土上架木;二、在土石基上,纯然用木架构;三、以砖石砌筑。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构为主要潮流,则前面的两个阶段,恰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向高层发展的尝试性阶段,研究这一发展过程的大致情况及其衰落的原因,探讨这一过程对于古代木构建筑发展的主要影响,对于认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干栏式木构民居一直是广西、湖南、贵州等地侗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侗族建筑的代表。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下,传统民居的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和挑战。本文结合通道皇都侗寨的建设情况,针对侗族村寨中因无序建设导致村落整体风貌散失的问题,要求建筑更新需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以达到既不失传统特色,又融合现代文明的目的。建立新建筑的建设引导模式和老建筑的改造模式,对于以木结构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聚落环境的整体风貌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鉴于当下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及入户阳台增设的改造更新现状,通过分析交通模块增设对原建筑结构、立面、采光及其关联环境的影响因素,发现当前增设交通模块存在施工周期长、与原街区风格不协调、采光差等问题。通过借助集成木构技术的高度工业化、快速装配、质量轻及绿色低碳的优势,将电梯、阳台及厨卫等功能设施集成于交通拓展模块内,可以标准化、模块化地解决当前住户空间拓展更新的现状,继而提出一种集成钢木结构的交通模块增设解决方案。以期对当下存量时代旧改增设入户电梯及住宅更新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系统介绍了瑞士木构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当代应用,结合案例分析木构建筑在过去百年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比传统和现代木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探讨了木构建筑发展中文化价值和技术创新所发挥的作用,旨在为木构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论木构建筑     
孟文华 《山西建筑》2005,31(5):25-27
介绍了木构建筑的技术问题,简述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废弃建筑材料、木材、森林资源等方面作了论述,指出最理想的建筑材料是木材,木造建筑是真正的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10.
DAMlab以自发组织的模式,将分布于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及从业建筑师组成远程研究网络,在数字设计、数字建构与智能建造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教学探索,并以国际联合工作营和论坛作为平台进行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分享。联合工作营以教研结合为目标,在探索适用于数字建构及智能建造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能够将已有的研究进行转化或进一步提升。第四届国际联合数字工作营于2019年4月在青岛理工大学举办,DAMlab以机器人建构为主题,进行了机器人陶土打印、机器人木构以及机器人空间3D打印的教学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基于结构性能的建筑设计的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可以被划分为三个时代:在静力学图解时代中,由于图解静力学理论的建立和应用,建筑师能够清楚地表达结构概念并试图寻求结构性能的最优方案;在力学建构时代,由于社会经济需求和结构性能设计的发展,高结构性能的特殊结构原型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方法的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重复性,建筑师亟需新的设计计算工具辅助:在结构性能生形时代,建筑师充分应用电脑计算及模拟技术,为之前的实践方法和理论注入新的血液,更重要的是,建筑师创造了许多更为科学、准确以及创新的设计方法。文章以建筑视角对基于结构性能的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比较和分析目前的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并评估其对当下建筑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木屋架结构技艺的演绎是日本 现代木建筑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文章以 日本传统木屋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勾勒其历史 演变进程,明确技艺内涵;继而通过逻辑推导、 案例分析等方法推演日本现代木建筑对传统木 屋架结构的传承方式,揭示出3条路径:传统屋 架结构模式的重构、传统节点重组的屋架塑型、 传统节点在大跨屋架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当下 的木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数字建构学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回顾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数字建造方面的实践,并提出数字建构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12,(5):99-105,98
文章从环境/空间关系、材料/氛围及挑战哲学二元论的设计理念等三个方面解读袁烽设计的五维茶室。  相似文献   

15.
ROBOT软件在特种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吕伟 《特种结构》2006,23(2):65-66
结合实例介绍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ROBOT在特种结构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彭怒  王飞 《时代建筑》2012,(2):32-36
作者以"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国际研讨会学术策划人的身份,对会议的论文和现场讨论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和批评,强调了这些观点和讨论对中国建筑界理解建构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轻型木结构建筑体系典型结构施工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北京地区一座轻型木结构建筑设计,介绍了轻型木结构体系所用木材的规格与性能,屋面、墙体和楼面结构的典型施工技术,同时采用SAP2000进行有限元整体建模,以分析结构整体性能和关键技术应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轻型木结构建筑体系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以及较好的墙体抗剪性能,且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8.
某工程为装配式大跨径木质张弦梁结构,主跨长45.6m,具有整体抗侧刚度弱、稳定性差、节点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等技术难点.以此为例,总结了张弦梁结构的总体施工流程与施工技术.着重对拉索安装及张拉顺序、张拉过程监测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异曲同工之妙——话说中国木建筑与木家具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与家具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建筑是表,家具是里。而木建筑与木家具又因为都源起于木而使得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本文试从材料,艺术价值,结构,工艺,外型,装饰手法等方面比较木建筑与木家具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于雷 《室内设计》2014,(6):43-50
当形式与功能,结构与空间等论题 还在被激烈地讨论时,一种整合诸多资源的 解决方案已经悄悄地出现。数字建造作为一 种新工业革命的符号,其已经渗透到从工业 制造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建筑学也无 法独善其身。从学科的角度来讲,数字建造是 一个综合多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工程,是诸 多技术在某种设计原则引导下的精准表达。 本文通过一些数字建造案例来剖析从设计到 建造的生成过程及其研究方法。同时,一种潜 在的结构与形式的理性脉络也在这个生成的 过程中被严谨地发展并遵循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