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绿色建筑》2012,(6):10-10
2012年9月,飞利浦完成了一次以光线书写工作空间的精彩展示,亮相中国上海建筑纪元展(ARCHITECT@WORK)。灵感创意办公空间——想象力的边界就是设计的边界自然光的采集和利用,能够给予人办公时更好的健康关爱和情绪提升。在灵感创意办公空间的设计中,自然光和人工光得到了良好的互动,飞利浦照明(中国)设计总监姚梦明对此作出了最佳注释:"我们在不同时段为办公室提供不  相似文献   

2.
《现代装饰》2012,(7):145-145
日前,由飞利浦照明举办的2012“光,创见家的感动——未来家居照明趋势主题论坛”系列活动在同济大学正式拉开帷幕。著名建筑设计师李玮珉、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副理事长沈立东、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娄永琪以厦汤物臣肯文设计事务所董事谢英凯等嘉宾与会。  相似文献   

3.
这是专门为0-5岁的幼儿设计的幼儿园,位于日本滋贺县长滨市郊区。建筑为单层,着力于营造一种每个空间之间的通透性,同时与外部景观建立联系。建筑师将其称为"光之家"。通过建筑锥形上部空间的光井引入光线,这些位于高高天花之上的"光线引入处"  相似文献   

4.
不论内外,这座建筑都透着动感,令你感受到那种亮丽完美,建筑师们所谓的"天堂制造"的效果。这座建筑浑身上下,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为了在视觉上和空间上达到一种流动性的通畅空间效果,建筑师引入了一个公共的空虚空间,将光线投射到地板上,同时从视觉上将不同楼层相连接。为了内外空间之间的衔接,建筑外立面的一侧设计了一个只有12层高的纵深空隙空间,而不是一个与建筑一样纵深的空间。该空间成为建筑内部连接整个建筑的部  相似文献   

5.
正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现代建筑语言》中指出:"在现代建筑中,室内空间由光与实体(造型)来表现,人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是在光和形成空间的实体元素的参与下完成的。"换言之,光是室内设计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光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它对空间氛围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恰到好处的光线处理能让用户更好地感知空间,唤起其与空间的共鸣。于室内设计而言,光的来源有自然采光及人工照明两种形式,如何将光线与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光线去暗示和引导用户体验空间,是一门需要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学问。巧妙地利用自然采光,能让室内外景观建立起联系,并能增强用户与自然或室外景色的互动;而人工照明则能起到补充与装饰的作用,从灯具到灯光的样式都可以根据实际的空间需求来调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新的建筑随处可见,新的地标也开始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正像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所指出的,一个新的中国的"建筑时代"已经来临.这位在北京著名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中设计了"竹屋"的建筑师认为:"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一样,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时代'.  相似文献   

7.
冮明鸣 《建筑与环境》2007,1(6):115-118
光是世间万物之源。在建筑设计中,光一直是建筑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建筑空间中,光又是视觉影像的必要因素之一,有效的运用光来营造建筑空间成为许多设计师构思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善用光线的现代建筑大师们的作品以展开关于光(指自然光)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李亚迪 《景观设计》2014,(3):40-45
光给了建筑影子,使建筑具有可以辨识的形体,跟随光的脚步,人们可以去发掘和探寻建筑的空间,在空间中放置功能结构。同样,光也给了建筑阴翳,那些介于光明和黑暗之间的区域,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层次。自然的光是不断运动的,随时间的流逝而无声地划过。光线让建筑有了“情绪”,从明媚的开朗到柔和的安定,最终陷入深邃的寂静。建筑周围以树为墙,将自然和人隔开,但只要有缝隙,光会投射进来,在内外两个空间之间建立起联系。该项目的设计便从光开始。  相似文献   

9.
《化学建材》2012,(1):9-9
近日,飞利浦以研究办公照明的"办公·人·灯光"主题活动暨飞利浦2011办公照明创意大赛的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据悉,此次创意大赛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历时一年时间,最终半透明设计事务所曹聪伟、沈阳理工应用技术学院邵志帮等12位选手胜出. 此次大赛分为3个主题,分别是我是灯光控、智能绿动力和灵感新天地.曹聪伟的"和谐的光"是"我是灯光控"主题优胜作品."利用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结合(一个大型光源),营造出种一新的自然工作空间,通过光线的律动变化和相互融合,达到功能上的应用和视觉上的艺术效果,除了提高办公人员工作积极性,还能在个充满轻松、愉快、有趣的空间享受工作."这是他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潘岩 《城市环境设计》2012,(10):198-205
以伦敦为基地的创意工作室SpActrum Studio谱空间工作室最近在北京完成了一个室内设计项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年,随其产业变革而生的生产能力和专业知识为建筑产业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和铺垫,我们期待属于这个时代的建筑喷涌而出。以对生活方式的分析入手,谱空间工作室重新组织了建筑内部空间,对建筑元素做了重新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8)
<正>最近,知名艺术团队teamLab打造的艺术展登陆深圳,不出所料,朋友圈里掀起了一股刷屏热潮。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艺术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唯美的幻境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光的惊艳魅力。光,一直以来都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安藤忠雄说在他的作品中,"光永远都是一种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贝聿铭也说,"让光线做设计"……这些建筑大师所指的"光",大多是指自然光线,空间与光的交错和相融,赋予了空间灵动而有生命力的语言。除了自然光线以外,人造灯光则是光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人类为了在黑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中的Presence,让人回想起那些感知神采的动人时刻。就拿朗香教堂来说,和现场的体验相比,书本里耳熟能详的照片无疑是单薄的,柯布创造了一个自洽的完整世界,对每一面墙、每一扇门、每一个窗……几乎每一个物件都进行了设计,丰富的细节支撑起他想象中的世界。现场的材料触感也令人印象深刻,喷浆的大体积粗犷混凝土墙体与人工拼模浇筑的小尺度精细混凝土家具(如布道台),构成了蓄意的对比——混凝土工法精度的不同,对应了与人的身体关系的不同。作为朗香教堂的造物主,柯布没有围绕那些理性可辩的逻辑,设计中包容了许多非理性的冲动与沉吟,将独特性与复杂性铭刻。这是精神层面的感召,而非理性的陈述,正如那曲面屋顶所制造的黑暗,如谜一般深邃。最感人至深的是那三个如同"神之耳"的光龛空间,被高耸墙体所包裹的空间与光线,仿佛让人感知到母体般的温暖与仁慈,相对于弥漫绚烂光线的大殿,耳室的私密更像是留给人与神独自对话的场所。整个建筑没有一个电灯与插座,仅在墙上的壁龛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知名艺术团队teamLab打造的艺术展登陆深圳,不出所料,朋友圈里掀起了一股刷屏热潮。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艺术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唯美的幻境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光的惊艳魅力。光,一直以来都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安藤忠雄说在他的作品中,"光永远都是一种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贝聿铭也说,"让光线做设计"……这些建筑大师所指的"光",大多是指自然光线,空间与光的交错和相融,赋予了空间灵动而有生命力的语言。除了自然光线以外,人造灯光则是光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人类为了在黑  相似文献   

14.
虚拟日光     
柯布西耶说无论在哪儿.我都会把我的建筑面朝阳光.即使是在印度,东南亚,因为它是一切生命.建筑的根本。光让建筑有了形体.也让空间有了灵魂。在绝大多数的建筑中,光线都是建筑师考虑的第一要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空间都能够有在阳光下展现的机会——对于一个阴暗的地下室空间.要如何赋予它同样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钻石般闪耀     
项目位于上海黄浦江边的——属于上海市区的精华景观地带.业主需要一处作为展示未来楼盘的暂时性空间.因其特殊的空间功能性,设计师从展示空间的角度出发来设定整体的创意方向——以比较晶莹剔透的感觉来表达建筑和黄浦江水面这虚与实、柔与刚的对比与呼应关系.并通过水面与建筑的相互折射造就各种光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王冰 《世界建筑》2014,(5):86-89
<正>该建筑位于奥斯陆的一个老工业区"Vulkan"中,该区域毗邻风景如画的阿克斯河和库巴时尚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思源于一个"格格相扣"的想法,建筑的体量比地基的轮廓范围小,设计师在沿着建筑地面层的外沿设计了一条玻璃光带,从而创造出一个富于变化的地下空间。白天,地下空间汲取着日光的能量,夜晚,光线又会由此透射出来,就仿佛在建筑自己的空间内创造了一个"自发光体"。  相似文献   

17.
从绿色建筑的内涵入手,提出学校建筑空间天然光环境改善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学校建筑的能耗现状,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教学空间的不同空间组合类型、不同组合类型下教学空间采光口与光源布置特点以及光线的分布状况,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绿色教学空间天然光的改造措施及建议,以达到设计绿色教学空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筑》2008,(1):82-83
雷德蒙市市政厅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北部,堪称可持续建筑的典范之作。该项目具备办公功能,并带有公共展示特征。自然光线充沛的高效办公空间构成了建筑的东西两翼,而连接两翼的玻璃中庭成为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中不设后门,强化了公开性,并将专卸区及服务功能区(即垃圾回收)作为设计的一部分,保证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呈现出艺术品般的美感。  相似文献   

19.
山形栖居     
正一树建筑,由陈曦创立于美国纽约/中国深圳。事务所专注于中小规模公共与艺术建筑项目,尊重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人群的设计需求,力求为当代城市创造出独具创意与精神内涵的空间作品。命名"一树",我们们相信每一个或微小或宏大的空间里都蕴藏着世界的奥秘,与生活的光荣。我们希望精心种下每一树安静而茁壮的空间,让生活与故事在其中繁茂生长。  相似文献   

20.
先贤石     
正当我们在谈论建筑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空间形式,光的哲学,形态规则,功能流线。这些陈词滥调我们已经用了几千年。我们的思维已经是一座筑成的"建筑",墙里的人挣扎着怀疑自己的园囿之所,似乎总能因为墙外探进来的一只红杏树而感到迷失感伤。我们在这里想做的是,设计一个"形致简"的黑色方盒,来放入"意致繁"的宗教纠葛。我们让耶路撒冷地区的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纠缠不清的3000年历史来生成一砖一瓦、一墙一柱;让逻辑与几何来规范材料结构与空间形态;让宗教标志来装点每一个转角与每一寸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