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疏桩支撑路堤结构的作用特点,在一定简化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上部路堤荷载转移分析模型和基底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式,综合考虑上部路堤与疏桩地基的相互影响,根据基底位移连续条件,得出了一种计算带帽疏桩路基中桩、土荷载效应值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现场实测结果对该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其它计算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法计算的桩、土应力接近实测结果,说明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同时,讨论了桩土荷载分担随填土高度、填土黏聚力和桩间距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疏桩理论基础和工程实测验证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疏桩基础技术在施工方面的优势、理论基础、试验和程实测验证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合理评估路堤下刚性疏桩复合地基桩、土之间的荷载分担,首先基于单桩分析模型和Marston土压力理论,将上部路堤的土拱效应简化为桩顶上方虚土柱与其周围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路堤荷载传递分析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复合地基桩体承载机理,考虑基底桩土刚度差异对路堤荷载传递的影响,给出了一种计算刚性疏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的方法;最后,通过与工程实测结果和其他计算方法结果的对比,对本文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并通过算例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随填土高度、填土粘聚力和基底桩土刚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依据上海、江苏、浙江等地10例疏桩复合桩基工程的原位实测土反力资料,对大比例模型试验与软土地区疏桩桩基工程之原位实测土抗力的主要区别以及承台效应系数的适用范围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疏桩基础有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建平 《施工技术》2004,33(9):29-31
对疏桩基础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疏桩基础的理论基础、试验和工程实测验证;同一基础下可采取不同的疏桩率;疏桩基础技术在施工上的便利;疏桩基础的推广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硬化土模型(hardening soil模型),针对一位于昆明市中心复杂周边环境桩锚与桩撑组合支护的城市深基坑工程实例,通过基坑场地土样固结排水三轴压缩试验和固结试验选取了硬化土模型中的参数;采用 MADIS/GTS对该基坑工程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m法计算结果、工程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与m法计算结果、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硬化土模型可用于桩锚与桩撑组合支护深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利用硬化土模型可得较符合实际的基坑开挖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一平均深度为22.4m的超高层建筑基坑工程逆作法施工进行了实测分析。采用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对基坑工程的逆作法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理论计算,分析各个工况的中柱桩隆起、轴力、剪力和楼板弯矩以及地下墙竖向轴力的变化,并与实测的中柱桩的隆起进行对比,结果相当吻合。论证了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对逆作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桩–土–桩相互作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比例尺模型试验、工程实测结果与弹性理论解进行对比,指出弹性理论解夸大了桩–桩、桩–土、土–土相互作用影响,造成沉降计算值偏大和过高估计桩顶反力的不均匀性和筏底地基土反力的不均匀性。据此,建议进行上部结构–基础–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计算时,必须充分估计弹性理论解与真实值的差别,以工程实测和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弹性理论解进行修正,方可获得较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疏桩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和受力机理,论述了概念设计在疏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应用,讨论了疏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综合确定。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论证了既有结构的倾斜原因及加固方案,同时阐述了疏桩复合地基在既有结构加固、纠偏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疏桩复合地基在迫降纠偏中应用的可靠性,指出概念设计可以成功地应用于疏桩复合地基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纠偏的工程中,并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应用疏桩复合地基对既有结构进行迫降纠偏,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以武汉阅马场首义广场隧道工程为依托,以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为主要研究目标,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该工程中的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和弯矩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实测位移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计算结果,研究分析了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侧向位移和受力弯矩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疏桩基础中桩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减少和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并使建筑物基础满足整体承载力的要求。针对黄土地基存在湿陷性的特点,对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处理应充分考虑复合桩基设计的要求。研究了地基土刚度和桩基支承刚度的调整对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吉福  郑刚 《岩土工程学报》1979,41(11):1992-1999
现行规范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分析方法不能反映单桩承载力、桩帽等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的路堤稳定安全系数严重偏大,导致部分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滑塌。为克服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现有稳定分析方法的缺陷,在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滑塌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路堤滑塌时桩土相互作用,及刚性桩提高路堤稳定性的机理。然后,在分析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现有稳定分析方法的缺陷的基础上,将修正密度法完善为修正重度法。最后,为研究单桩承载力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利用修正重度法分析了刚性桩长度、间距、扩底、桩帽等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稳定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设计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单桩承载力对密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影响很小,对疏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影响很大;增大单桩承载力比减小桩间距更合理;刚性桩在持力层中扩底比加大桩长更有效;利用桩帽、土拱等措施将大部分路堤荷载转移到桩顶方可发挥单桩承载力对路堤稳定性的作用;软土强度随深度增大不明显时应慎用悬浮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宜采用“强桩大帽”的疏桩复合地基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Mindlin解所得的Geddes应力公式将桩端阻力、桩侧阻力简化为集中力。对于长径比较小的短桩,按其计算结果导致近桩端平面以下的应力集中,此时计算竖向应力系数与实际考虑桩径影响的结果相差甚远。按Geddes应力公式计算时小桩距群桩带来的问题较小;用于计算单桩、单排桩、疏桩沉降将使计算深度范围内的应力大大超过土的强度,使土进入塑性状态,导致计算失真。推荐的应力计算方法考虑了桩径的影响,用于计算单桩、单排桩、疏桩沉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疏桩支护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花城大道地铁车站深基坑为例,在分析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土拱理论对深基坑进行支护优化设计分析,并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计算了基坑的位移与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土拱理论进行设计的深基坑疏桩支护是安全可靠的。深基坑疏桩支护方案在地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是一种既具有足够安全储备又经济节约的支护手段,值得在相应条件下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修正应力法为依据,假设桩体在疏布状态时,其承载力达到单桩设计承载力极限值,在此前提出一种计算深厚软土地基中疏桩基础沉降的新方法,命名为疏桩极限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该方法在适宜的条件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长短桩桩基础与其它类型基础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  杨敏  杨桦 《建筑结构学报》2006,27(1):124-129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全短桩、全长桩、长短桩复合地基和长短桩桩基础进行了比较分析。筏板分析采用弹性薄板理论,土体采用莫尔-库仑弹性-理想塑性模型,桩体采用线弹性模型,桩土之间接触面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针对不同基础类型,从沉降性状和桩顶荷载大小以及长短桩的桩身轴力分布规律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长短桩桩基础的平均沉降小于全短桩基础和长短桩复合地基,但仍大于全长桩基础。长短桩桩基础中长桩的中性点位置比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要深一些,受到的负摩阻力稍大些。长短桩桩基础中短桩作用发挥要比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短桩充分,而且其长桩的最大桩身轴力相比也小。  相似文献   

17.
桩数沉降关系是按变形控制设计桩基础(减少沉降桩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受荷载大小、桩位布置和场地类别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结合某工程现场实测数据,运用近似数值方法和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对2幢采用不同桩数的多层住宅桩筏基础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不同桩间距对地基压缩变形、基础内力和土体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对桩数减少一半时基础沉降几乎没有变化这一问题给出合理解释。结果表明,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水平越低,桩侧与桩端土层可压缩性差异越小,基础沉降量对桩数变化越不敏感。对于深厚软土地基中的低承台群桩基础,按变形控制进行桩基设计,能最大程度地节约基础用桩量,可获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于鹏  王建平 《山西建筑》2007,33(32):25-26
对最近理论界提出的两种布桩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在筏板基础中应用疏桩基础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于疏桩基础可能产生过大沉降的弱点提出了处理措施,以满足建筑物对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抗滑桩技术以其施工方便快捷、效果明显和经济节约等突出优点在滑坡处理中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软土地质情况下抗滑桩的受力特点相对复杂和土拱效应的形成机制较难控制等因素,所以在软基处理技术中的使用相对较少。结合实例叙述软土地质情况下,抗滑桩配合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用于处理软土地基沉降与稳定的工程,就抗滑桩在软土地质条件下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