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丹丹 《建筑师》2014,(2):6-13
19世纪西方建筑物中普遍存在着新材料和旧形式的矛盾。而事实上,同时期建筑言论已经形成结构形态应该和结构材料属性相符的总立场。本文从两个角度剖析19世纪建筑界对形态和材料关系的设定。其一,讨论基本立场。以古典时期建筑形式原则为对照,揭示其作为新形式标准的客观性。其二,讨论具体标准,以其后对该时期观点的回顾为参照,揭示其中包含的诸多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2.
空间结构形态与建筑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建筑形态的美是每个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的重要目的之一,而力求结构设计的合理又是每个结构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责任。结构形态应该是结构内在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建筑与结构不仅应做到形式上的结合,也应做到内在规律的结合。本文拟在建筑形态构成与结构理论等方面,对空间结构与建筑形态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作为今后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总是创造最合理的结构形式,形态万千的自然界蕴藏着无穷优美的、可供选择的合理结构,自然界的创造能力常常要超越人类的设计和想象能力。利用仿生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空间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形态设计的概念内涵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结构形态与建筑形态的分析,从建筑与结构的辩证关系角度阐述了结构设计发展史中的主要流派和思想,并对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异形建筑及相应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对未来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展望并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结构逻辑形态理论和建筑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对当今建筑前沿所出现的“复杂性建筑”现象进行有选择的分析和归结,以结构逻辑的方法和视角重新审视信息时代极大丰富和复杂化的建筑语言.提出了“超结构逻辑形态”的概念,以结构逻辑理论为基础,将超结构逻辑形态的建筑语言中的有序性现象与无序性现象归结为复合结构的形态语言与变异结构的形态语言.从语义系统、语形系统和语法系统三个方面分析了“超结构逻辑形态”的建筑语言特点,并对超结构逻辑形态的建筑语言的价值和未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玲玲  韩敬伟 《城市建筑》2014,(22):116-118
拱悬挂结构是混合吊挂结构体系中较为常见且极具表现特色的结构形式之一,在大跨体育建筑中多有应用.本文从结构受力及形态的角度出发,分别对拱悬挂结构的特质、应用形态和表现特征进行解析,为更广范意义上结构形态设计指导下的大跨建筑创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拱悬挂结构是混合吊挂结构体系中较为常见且极具表现特色的结构形式之一,在大跨体育建筑中多有应用.本文从结构受力及形态的角度出发,分别对拱悬挂结构的特质、应用形态和表现特征进行解析,为更广范意义上结构形态设计指导下的大跨建筑创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现有的钢结构建筑,分析了钢结构在现有建筑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论述了钢结构对于建筑形式的表现力,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第一、钢结构作为结构形式的技术表现;第二、钢结构在人文方面的表现。同时本文也将从形态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常见的钢结构建筑细部设计,从而将建筑形态设计与钢构件尺寸设计联系起来,将表现与技术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张玉函  华峰 《山西建筑》2007,33(1):21-22
论述了探求建筑地域性问题的必要性,探讨了创造富有地域特色建筑的发展及成就,阐述了地形结构与建筑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能对以地形结构为切入点进行建筑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建筑结构体系出发,比较分析各种建筑形态的异同,根源。并归纳建筑形态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构形态学从整体上研究结构形式与其受力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较广泛,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但尚未形成基本理论体系。空间结构是典型的形效结构,而且形式丰富多样,如何实现新颖结构形式与合理结构性能之间的协调统一是空间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因此,结构形态学的研究对空间结构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结构形态学的研究范畴与发展脉络的阐述,为结构形态学提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结合张力结构、自由曲面结构、自由拓扑结构等现代空间结构形式对结构形态学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评述,重点介绍了作者团队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形式原型是人类共同存在方式和集体实践经验在其深层心理的历史积淀。形式原型本身就是共同心理内容、形式结构及意象的统一体,具有形式的含义。形式原型既以精神的方式存在,也渗透到了具体的物质事物中。通过对形式原型的创新表达来实现精神与物质、个人和集体、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沟通是提高当代纪念性建筑设计质量、体现其普遍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通过解析形式原型含义、建构其层次模型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各层次上形式原型在当代纪念性建筑中的创新表达,对提高纪念性建筑设计质量和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冬青 《建筑师》2014,(4):35-38
本文在简要回顾并反思我国城市形态学、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物质空间形态设计作为城市设计核心内容的观点。作者从知识关联和互动机制两个方面初步讨论了城市形态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展望了两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analyses a case of citizen-driven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in Sydney, Australia. Drawing on a case study of the local resident action group REDWatch the analysis is undertaken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hybrid forms of technocratic, participatory and neoliberal planning that are operating in the New South Wales planning system. Framed by the concept of monitory democracy, the analysis explores the four key features of monitory forms of civic action: (1) monitoring powerful social actors; (2) encouraging difference, disagreement, debate and change; (3) making formal power structures more 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 and (4) fostering new forms of informal political power.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analyses of formal community consultation events and participatory planning policies are far too narrow to determine the civic utility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Expanding the analytical borderland beyond the formal structures of the planning system exposes important informal citizen participation practices that are operating from outside of planning systems. Unlike formal state-driven participatory planning events and policies, these informal citizen-driven participatory planning practices can deal with planning hybridity and conflict, which are increasingly central to many contemporary plann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级地震及多次余震,对长宁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量村镇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长宁地区进行了震害调查,从地震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两个方面,分析不同形式结构的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震害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地震中,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震害较轻,但仍有少量木结构出现了倒塌,部分框架结构出现了吊顶、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砌体结构则是当地村镇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缺乏正规的抗震设计和有效抗震构造措施,在此次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根据震害原因和四川省的具体情况,对村镇建筑的抗震加固、抗震构造措施、非结构构件抗震和地震次生灾害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供我国城乡抗震韧性建设和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筑结构仿生的形体建构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仿生研究模型的分析,指出仿生结构的形体建构必须因循力学原理和形体类比的原则,并归纳出生长模式、编织模式、运动模式、胀压模式和表面模式等5种基本形体建构模式,最后就建筑结构仿生的发展和误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俞志杰  袁勇 《工业建筑》2006,36(Z1):805-808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也得到大力开发,大空间、大规模的地下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对地下结构形式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根据地下结构的埋深和跨度,探讨了地下大空间的定义和意义;简单概述了目前应用较广的地下结构形式和现在新兴的地下结构形式,并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还从结构经济的角度对各种地下结构体系在不同环境下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意见,最后举出两个具体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8.
建康城是中国古代城镇建设史中因地制宜的典例,借助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成果,从建筑学科学角度,对其空间结构及环境建设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亮 《山西建筑》2003,29(14):17-18
介绍了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应用及其类型划分 ,并从空间网格结构、张力结构两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提出了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 ,以使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