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铁路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庆元 《山西建筑》2009,35(8):317-318
通过对桥梁加固的分析,提出了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从而利用经济、简单、适用的措施以达到提高既有桥梁承载能力、抗弯能力、抗剪能力、荷载等级等的效果,促进日益发展的铁路桥梁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某既有单跨拱桥为例,在其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中,简述了动荷载试验准备及试验过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桥梁模型,模拟得到桥梁自振频率理论值。再通过脉动试验、动力试验检测得到相应实测数据。根据数据分析该既有单跨拱桥动荷载检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最后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为养护维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车辆荷载不断提高,而公路货运中的超限运输情况也非常严重,使得许多旧桥正在承受远远超过其设计荷载等级的重车荷载。过大的车辆荷载致使桥梁结构出现损伤以及承载力退化,严重时甚至引起桥梁垮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服役多年并存在显著损伤的既有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成为研究与工程人员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位于湖南省省道209线上一座服役43年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试验对象,利用千斤顶加载分别模拟超限运输状态下的单车道与两车道20 t、30 t重车荷载,进行了超限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既有梁桥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达到挠度允许限值时试验桥梁承受的荷载远大于其设计荷载;在一定程度超限车载作用下结构反应仍呈线性;整个超限车载试验过程中桥梁的横向连接刚度变化很小;两车道3倍30 t重车循环加载时结构出现了明显损伤累积。  相似文献   

4.
既有双曲拱桥承载力评估及加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大量桥梁呈现老化趋势,导致承载力下降。加强对既有混凝土旧桥的承载力评估及加固研究日显重要。结合具体的双曲拱桥实例,通过桥况常规检查、技术等级评定、荷载试验,来评估该桥的承载力,并进行加固,最后再通过荷载试验检验加固效果,介绍了该类桥梁承载力评估及加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公路或市政桥梁既有桥梁有轨电车改造的三种模式,并分析了其特点和适用条件,从既有桥梁改造评估入手,分析了公路、市政、有轨电车荷载对梁部内力的影响,以及梁部及桥墩结构刚度指标,给出了具体建议,提出了合理轨道结构等桥梁改造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公路桥梁安问题成为交通事业的主要问题,进行桥梁静力荷载试验,可了解桥梁结构当前的实际受力状况及其工作性能,评价当前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荷载等级要求,可为以后的营运、养护管理提供依据.公路桥粱的静力荷载试验(静载试验)-将静止荷载作用于桥梁上最不利位置,测试出桥梁结构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静应变、静位移、裂缝扩张及新增情况等,从而推断桥梁结构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和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 我国桥梁现状略析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 ,道路交通量大幅度增长 ,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 ,使得普通道路发展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而现有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中有相当一部分已不能满足使用上的要求 ,完善公路网提高公路等级 ,旧桥利用桥梁技术改造成了关键 ,这也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的桥梁现状大致也如此 ,满足现行线路荷载设计标准的不足百分之三十 ,存在缺陷需维修改造的占百分之四十 ;主要承重结构破坏荷载等级低于线路标准的三、四偏类桥梁占百分之三十 ,而较低级道路上桥梁的荷载等级更是编低 ,属于…  相似文献   

8.
影响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抗剪承载能力的因素很多,如自身结构特性、结构损伤状况、结构的材料、荷载情况以及人为因素(如设计水平、施工质量及养护条件等)和环境因素等.鉴于这些因素往往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应用模糊数学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既有桥梁抗剪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中缺乏疲劳设计的相关内容,滞后于国外同类规范;另外,我国混凝土桥梁占比较高,随着交通荷载的攀升以及桥梁结构性能的退化,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的疲劳性能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综述了公路桥梁结构疲劳荷载及应力水平,混凝土材料、钢筋及锈蚀钢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既有研究成果,总结了已有锈蚀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疲劳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面临的难点及发展趋势,以供致力于桥梁结构疲劳及长期性能的研究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爆炸荷载引起的桥梁结构损伤事故频发,确保桥梁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日益重要。综述了桥梁结构爆炸荷载的种类和特点,介绍了不同桥梁结构动态响应分析方法,着重指出了数值模拟分析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既有桥梁结构抗爆分析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悬索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策略,为进一步研究悬索桥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损伤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验射箭桥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同时了解桥梁的受力性能,判断桥梁实际承载能力,评价桥跨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需要对该桥梁进行检测。对射箭桥进行了混凝土强度及静、动载试验研究,将现场实测的数据与专业软件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射箭桥满足公路-I级、人群荷载3.5 k N/m2设计荷载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司炳君  孙治国  王清湘 《工业建筑》2006,36(Z1):257-260
为正确评价某立交桥的承载能力,对其中的一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建立了梁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基于静载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论证了利用该模型对梁进行弹塑性全过程分析的可行性。然后模拟了构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加载直到破坏的全过程。得到了梁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预应力增量曲线以及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等,为立交桥承载能力的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何华春  章亮亮 《山西建筑》2009,35(32):292-293
依据大桥实际结构病害与现状评定结论,开展了对肋拱式腹孔肋拱桥采用外包混凝土法进行加固提载的技术研究,以使加固后的大桥能够满足现行规范荷载等级“公路-Ⅱ级”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强度等级在CL40以上的高强轻质混凝土(HSLWC)应用于大跨度桥梁结构,具有减轻自重,有效降低结构内力,增大跨度,减少桥墩数量等优点。以云南安宁至楚雄高速公路14号达连坝段公路桥为原型,按照1/4比例设计了一个3跨预应力高强轻骨料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桥面结构采用CL50混凝土,进行了多种荷载工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高强轻骨料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1倍和1.5倍等效车队荷载通过时,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2倍等效车队荷载通过时,部分指标不满足使用要求,但桥梁表现出了较好的延性;在严重超载情况下,桥梁虽破坏严重,但仍可保持较好的承载力水平且不会发生跨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国大范围的农村路网改造,原有桥涵等级低、承载不足、桥宽不够、线形不畅及老化破损,加之沿路建筑、河道的制约,老桥改造已成为道路改建的难点和关键。除常规的加固维修利用外,着重提出了便桥使用、借鉴学习、环境保护等新的利用途径和利用观点。对老桥利用从加强调查、安全第一、总体规划、结构验算等方面提出了注意事项。最后总结了老桥利用之对策。  相似文献   

16.
跨径136米的石潭溪大桥加固方案采用在吊杆横梁之间加设钢管桁架加劲纵梁。提高了桥道系的整体刚度,改善车辆通过桥面时的振动性能。在活载作用下,吊杆受力更加均匀。通过有限元加载计算分析,表明该桥加固前后均能满足新规范的荷载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荷载等级的不断提高,旧桥加固问题愈加突出。为研究大跨度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后的结构性能以及锚固块空间应力分布情况,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别对主跨160 m连续刚构桥加固后的承载能力和边跨锚固块的空间应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能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改善结构性能,应用于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加固是有效可行的;同时指出,锚固区箱梁中的主要拉应力存在于箱梁边缘及转向孔边缘。分析结果可为同类桥梁的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上某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基于现场荷载试验方法,对其在运营状态下的承载力及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试验过程中应变、挠度及振动模态测点的布置方式;然后,根据荷载效应等效原则确定试验设计荷载,针对连续刚构桥结构内力分布特点,选取典型截面最不利正负弯矩的活载布置方式,确定静力加载工况,同时制定了考虑不同车速及行车方式影响的动载试验方案,通过脉动试验提取模态测点数据,利用相关仪器中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出模态结果;最后,将实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载试验的应变和挠度实测值均小于计算值,满足规范要求;动载影响下,冲击系数对行车方式更为敏感,表现为当车速为20 km·h-1时,主跨跨中截面跳车时冲击系数(0.25)较匀速跑车(0.05)增大5倍;桥梁结构整体承载能力及刚度满足设计荷载(公路 Ⅰ级)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n-destructive approach for load rat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s without structural plans. The approach is found on a hybrid method, which employs vibration and live load testing coupl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odel updating techniques, to converge on estimate of unknown structural parameters.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bridge and the amount of reinforcing steel for calculating the bending capacity of a bridge are determined through model updating results and nondestructive approaches. The updated model is then employed to determine load effects for calculating load rating factors, and these results are combined with live load test result to arrive at the bridge capacity, and ultimately the load rating. The method is validated by testing a skewed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bridge for load rating purposes. The bridge was instrumented with accelerometers and strain gages, and the responses of the bridge under vibration and quasi-static tests were measure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the bridge capacity and load rating factor with good accuracy, and not only can be used for load rating of concrete bridges without structural information, but also can be useful in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existing concrete bridge with available as-built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