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建筑》2018,(6)
西式木屋架早于近代之前已传入中国,厂房是最早使用此类屋架的建筑类型之一,木屋架技术大发展亦出现在近代工厂创办之初盛期。通过分析《建筑新法》所列木屋架类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参照不同时期及地区对西式木屋架的认识,廓清其技术发展概况。发现近代早期官办厂房等在建筑技术史上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要点,其木屋架作法历经照搬模仿、消化吸收、在地创新三个阶段,反映了技术传入初期曲折进步的特点,折射出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取舍、最终实现本土与外来结合后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2.
对青岛德占时期建筑外表皮风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与原型建筑外表皮风格的差异,指出德式建筑对青岛近代建筑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青岛近代建筑。  相似文献   

3.
在1984年发生的房屋倒塌事故中,据统计由于屋架破坏而导致屋盖塌落的事故为数最多,占40%。在这些屋架事故中,又以钢屋架最多,约占二分之一,其次是钢木屋架、木屋架。近几年,由于木材比较短缺,不少城乡  相似文献   

4.
里院是青岛的特色居住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与德式建筑风格融合的产物,是青岛近代市民文化的载体。里院建筑作为商住一体的住宅,其空间模式、功能布局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了青岛里院建筑的空间特征,以期为里院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里院建筑是近代青岛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特殊建筑形式,也是典型的青岛地域性本土建筑.大鲍岛街区是青岛现存里院建筑最集中、类型最齐全的区域,也是青岛唯一留存下来的里院建筑区域.从大鲍岛街区里院建筑的历史变迁、现状问题出发,提出了里院建筑的改造利用策略,并以亲身的设计实践进行验证,以期为将来里院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德殖民地时期留下的山东省青岛市里院文化建筑发展状态岌岌可危。从建筑文化保护出发去保护里院建筑并衍生出不同的建筑模式,采用不仅保护而且改造的模式,使得里院建筑的利用不仅保留里院场所精神,而且功能方面得到改善。里院文化的薪火相传一直在延续,应当受到高度的保护,同时也是在保护文化风韵的基础上对里院进行部分改造,保护场所精神,发扬历史文化。本文从滨海城市青岛里院建筑的某地块保护与发展进行分析,并衍生出对周边所有里院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从而得出近代古城的改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青岛本土居住建筑——里院,是青岛历史时期在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的城市居住类型,汇集了社会环境、气候、传统文化的精华.基于青岛本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里院建筑的成因,通过比较里院建筑与现代居住并得以启示,在尊重历史和自然的基础上将本土建筑特点继承并运用到青岛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创作中来,营造人性化居住空间,培育多样性邻里社区,希望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岛地域性现代居住设计寻找一条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钱毅  任璞 《华中建筑》2014,(10):19-24
殖民地外廊风格是19世纪后半中国近代建筑最主要的建筑风格,对德占时期青岛近代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该文首先对青岛最初的德国建筑中广泛使用殖民地外廊风格的状况进行分析;接下来通过两组案例研究,说明外廊空间在建筑中作用的逐渐演变;其后分析了后期的德国建筑中外廊空间向装饰性元素的蜕化。全文通过对殖民地外廊风格在青岛德国建筑中从风行到淡出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力图呈现出青岛德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一条脉络。  相似文献   

10.
苏州三香路杨家桥天主堂是具有典型性的中西文化与建造技术冲突与交融的载体。天主教的中国本土化策略,导致该建筑在空间布局、山墙立面、屋架结构、构造节点上都具有显著的中西合璧的特征,体现了近代教会建筑遗产独特的价值。该文以杨家桥天主堂为例,分析其在形制与工艺上的西方溯源与地方传统的关系,并探讨"混合性"的建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陈雳  武云霞 《华中建筑》2001,19(5):92-95
青岛近代建筑主要受德国建筑的影响,但是在德国人建立青岛建筑原型的同时,建筑形式的变异也随之产生了,德据之后青岛近代建筑的发展多是这种原型变异的延续。该文着重从建筑细部、建筑形体等方面分析这种外来建筑文化原型在德据时期、日据时期、民国时期及今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裘鞠  周亚博 《河南建材》2021,(5):147-149
武汉里分建筑是武汉最具特色的民居形式之一,反映了武汉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人文风貌.其是武汉传统民居在近代发展中的特殊产物、武汉本土文化的凝练与展现、是武汉城市个性智慧的一种宣扬与传达、也我国住宅发展史上从古代住宅形制演变成近代住宅形制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对武汉里分民居形式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和破坏,并且为了适应现代居住环境的需要,对武汉里分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某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厂房大跨度木屋架的检测鉴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保证了屋架后期的使用安全,也可为目前正在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大跨度木屋架的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某建于50年代的厂房大跨度木屋架的检测鉴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保证了屋架后期的使用安全,也可为目前正在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大跨度木屋架的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裘鞠  周亚博 《河南建材》2021,(5):147-149
武汉里分建筑是武汉最具特色的民居形式之一,反映了武汉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人文风貌.其是武汉传统民居在近代发展中的特殊产物、武汉本土文化的凝练与展现、是武汉城市个性智慧的一种宣扬与传达、也我国住宅发展史上从古代住宅形制演变成近代住宅形制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对武汉里分民居形式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和破坏,并且为了适应现代居住环境的需要,对武汉里分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为重点,从建筑的风格特点、空间布局、装饰造型、材质选择等方面对青岛德占时期建筑进行分析。青岛德占时期建筑展现了德国风格建筑的独特魅力,又趋于本土化,形成了青岛独具特色的城市建筑群,反映了德占时期建筑在青岛城市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坡屋顶由于具有独特的造型及防水优点,而且木屋架构造简单,加工容易,所以,一些小型建筑及有特殊造型要求的建筑,经常采用木屋架作为屋盖的承重结构。过去,木屋架的制作主要采用放足尺大样的方法,即先按图纸放出屋架轴线、起拱线(弹墨线),再按图纸要求做出各杆件,这一过程称为放足尺大样。为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计算放样法。在这里把这种方  相似文献   

18.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以青岛德占时期的基督教堂为研究对象,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等角度,重点分析其内部空间、外立面、小广场、钟楼等外部空间设计艺术,以求对城市风貌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有所帮助,并进一步评价了其在青岛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以青岛德占时期的总督教堂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角度对其内外空间设计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进一步评价了其在青岛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分析了该优秀历史建筑原设计者的主屋架结构设计过程。并以有限单元法对最终的屋架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并为后步的修缮加固提供依据,以期对钢木屋架类似项目有所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