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洁  乔杰  洪亮平 《城市规划》2023,(5):106-120
县城是我国重要的城乡人居形态,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是实施我国双碳战略的重要领域。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影响,山地县城建设面临建设用地局促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约束,高度形态管控是处理好就地城镇化空间容量和山水生态安全格局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支撑。传统高度形态管控路径偏向引导经济“增量”空间集聚,缺乏对地方山水格局传承和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的技术回应。研究以浙南山区永嘉县上塘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梳理绿色低碳建设与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的空间逻辑,提出以山水融入为基础建立空间秩序框架,以主客互馈为原则满足空间价值需求,以山城眺望为支撑建构空间管控途径。借助山城视觉互馈的技术方法,提出山水融入目标下的高度形态管控指标体系,构建“主客互馈”的整体管控数字模型并建立“空间高度+控制强度”双维管控机制。最后,在山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中,从整体空间结构重塑、视廊景观层次丰富、城市魅力界面优化三方面实现高度形态的绿色低碳管控及其空间技术传导。  相似文献   

2.
山地总体城市设计是科学规划山地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山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形态、文化问题,从山地总体城市设计的学术基础、理论内涵、设计方法等方面提出学术思考。科学总结山地总体城市设计"山水—城市融合共生"的核心理念,提出山地总体城市设计思想及其理论内涵:整体观、环境观、生态观和文化观。梳理山地城市边界划定、高度管控、低影响设计、历史保护决策模型等技术创新,并以重庆九龙新城、龙洲湾、铜梁区为例,构建山地总体城市设计与实施管理的操作框架,实现山地城乡规划理论创新的实践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仙居县山水特征显著,而城市迫切的发展需求导致了盲目过度开发,为避免进一步导致山水资源景观破坏,有效引导与管控彰显仙居县山水城市特色的空间形态构建,笔者参与了仙居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总结当前总体城市设计空间格局构建与管控的一般技术路径,探讨并反思山水城市内涵、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因素及总体城市设计过程中空间形态构建管控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四态融合"为目标,"双向管控"理论模型为技术路径的山水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法,通过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导向的基础形态模拟与基于山水城市美学目标的山水形态修正模拟,实现空间模拟双向综合,构建四态融合的仙居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并提出三类管控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中心城历史地区由于建成时间长、环境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更新利用需求迫切,在其保护和更新过程中,传承历史风貌又满足现代功能需求,鼓励历史地区进行整体风貌控制引导,协调新旧城市景观,是这些区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城市设计作为法定规划的有效补充,既能从宏观上通过肌理高度控制统筹协调整体风貌,也能从微观上通过细节设计丰富历史地区空间环境的人性化体验。在整体空间格局保护的前提下,总结现状问题,结合已经开展的保护规划和建设项目,构建城市设计要素管控体系,从空间肌理、建筑形态、景观环境和微观空间设计等方面研究分析具体设计手法,希望能够对中心城历史地区的风貌保护与更新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仙游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编制,思考城市总体景观风貌格局及塑造城市特色需把握的关键内容。认为:景观风貌规划编制,首先要梳理出城市风貌定位、总体结构、山水格局、眺望系统、竖向形态、特色历史风貌区等控制体系内容;其次,要厘清城市风貌定位是否与总体规划定位和城市发展方向相吻合。基于山水格局是城市风貌的基础,历史风貌区是城市的精神底蕴,因此,控制体系内容应通过制定景观图则向城市控规传导,才能有效实现对城市风貌的引导和管控。  相似文献   

6.
沈磊  沈佶 《城乡建设》2016,(8):51-54
当前中国城市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即由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增量向存量转变.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阶段“干城一面”的共性问题也日渐突出,不少城市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忽视自然山水格局的保护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对城市风貌特色缺乏整体、系统地管控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沿江空间是城市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较为显著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亟需对沿江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和管控。既有研究中,对我国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仍存在边界不清晰、管控要素不全面、管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该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城市武汉为对象,首先通过最小阻力模型划定武汉市沿江空间范围,基于格局与过程原理对沿江空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继而利用CA模型模拟武汉市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的城市增长情况,在考虑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兼顾的前提下,试图构建“分区管控—动态反馈—政策保障”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以期为后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的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设计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总体城市设计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研究工作,迫切需要按照新要求构建和完善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新方法。充分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规划管理需求,结合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积极探索市县域层面总体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针对性提出“塑特色——优格局——强管控”的实施路径。在市域景观风貌特色定位的战略共识指导下,重点从安全、品质两个维度,强化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的融合统一,塑造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禀赋相协调的特色空间格局,全面支撑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和“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建立“分区、分类、分级”的设计管控体系,以风貌分区为空间范围,以要素分类为引导对象,以管理分级为管控标准,实现对总体设计目标的价值传递和总体管控要求的落实传导,系统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广东肇庆山水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其在六个不同时期城市发展和自然景观变迁之间的相互联系,总结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肇庆山水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现状,从“山”“水”“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肇庆市的具体景观格局,分析其空间特点、视觉联系、生态影响和现状问题,从而提出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肇庆山水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为今后肇庆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肇庆山水城市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发展目前正由高速变化转为优化更新,改善城市风貌也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城市风貌由制度性的规划控制细则和技术性的城市设计方法来引导、控制。以建筑学为母体的城市规划,其相关规划控制细则主要由建筑学视野制定;主要从建筑学背景出发的我国现行规划控制细则,无法全面保障城市空间的公共利益、良好地引导城市山水风貌的保护。文章从风景园林视野出发,对广州现行与城市山水风貌相关的规划控制细则进行文本分析,总结现行规划控制细则的不足,在国际城市相关规划控制经验的基础上,从“对山景的眺望保护”、“对水景的眺望保护”、“水景与人的关系处理”、“山景的延续”、“完整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6方面提出对广州山水格局规划控制细则的完善建议,以拓宽建筑学视野,完善城市规划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